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再爆驚天大丑聞:竊取5000萬Facebook用戶數據,為了操控人心

美國再爆驚天大丑聞:竊取5000萬Facebook用戶數據,為了操控人心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觀察者報》爆出了一個驚天大新聞:

一家叫做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公司,非法竊取5000萬Facebook用戶資料後用演算法進行大數據分析,根據每個用戶的日常喜好、性格特點、行為特徵,預測他們的政治傾向;

藉助Facebook的廣告投放系統,這家公司可以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對每個用戶進行個性化定製、有高度針對性的新聞推送,進行潛移默化的洗腦,最終達到不知不覺中影響他們投票選擇的目的;

他們和特朗普的競選陣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公司的投資人是死忠的共和黨保守派支持者,特朗普的資深幕僚曾經是公司的副總裁,而他們的目的是在美國打一場「文化戰爭」。

消息的來源是劍橋分析的前員工威利(Christopher Wylie),他向媒體詳細地披露了其中的內幕。

幾個數字足以看出這件事的熱度:

紐約時報網站上一般文章的評論不過幾十條上百條,但這一次有幾千條評論;

《觀察者報》隸屬衛報集團,衛報網站上的報道被轉發了14萬次。

聽起來匪夷所思,但通過大數據來影響選民的政治傾向並不算是什麼太新鮮的事,過去媒體上已經有不少相關的報道。

這一次之所以成為重磅頭條,是因為:

第一,數據的量級實在恐怖,整整5000萬Facebook的用戶數據,接近Facebook美國活躍用戶總數的三分之一,美國選民人數的四分之一。

第二,這些數據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非法竊取後用於政治目的,媒體因此定性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泄密。

劍橋分析是怎麼竊取Facebook用戶數據、又怎麼使用這些數據的呢?

先說一件幾年前我在美國一家財經雜誌上看到的事情。說的是美國某個內陸州一個中年男子向Target超市投訴,因為這家超市給他未成年的女兒投遞孕期用品的小廣告。

結果幾天以後,這個父親又來道歉了,因為他的女兒去醫院做了檢查,發現真的懷孕了。原來Target的系統根據她女兒近一段時間的消費購買習慣,自動分析出她有了懷孕的跡象。

這就是大數據的恐怖之處——可以在家人朋友、乃至本人知道懷孕之前,就先推算出你懷孕了。

Target雖然是一家規模很大的連鎖超市巨頭,但手頭的數據畢竟只是用戶買過哪些商品。Facebook就不一樣了,坐擁22億的活躍用戶,數據規模要比Target大得多,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因此可以分析出來的東西就更多、更精準。

這些海量的數據是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也是Facebook最大的財富,讓每一個有野心的人都垂涎三尺。

Facebook有個特別的地方是,絕大多數用戶都用真名真姓註冊,同時會在上面登記大量的個人信息——生活的城市、畢業學校、工作單位,等等等等,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把自己生活中的社交關係鏈完整地移植到了Facebook上。

Facebook還有一個獨創的機制,叫like,微博的點贊就是向他們學的。Facebook鼓勵用戶點贊,每個用戶每天都會有大量的點贊行為。

而這個點贊,可以透露出很多甚至連家人朋友都不知道的隱藏信息。Facebook內部就一直通過分析點贊行為,來實現廣告的精準投放。

學術界對此也有很多的研究。劍橋大學有一個「心理測驗學研究中心」,他們可以從用戶點贊哪些帖子和新聞,分析出每個人的性別、性向、宗教信仰、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政治理念是自由開明還是偏保守、是不是種族主義者、會給哪個黨的候選人投票,等等等等。

2013年,億萬富翁、共和黨的大金主羅伯特·默瑟(Robert Mercer)和女兒在極右派的斯蒂芬·班農的建議下,試圖把原本已經在商業領域被證明是有效的數據分析引入政治領域,讓數據分析為自己的保守政治主張服務,通過潛移默化地影響滲透每個人的大腦,改變美國的政治版圖,來打一場「文化戰爭」。

他先是找劍橋大學合作,但劍橋沒有答應。於是他們私底下找到了劍橋心理學教授科根(Aleksandr Kogan)。

這個科根的身份挺可疑的,他出生在東歐國家,在俄羅斯生活過很長時間,後來才移居美國,有俄羅斯和美國雙重國籍。

媒體發現他在聖彼得堡大學也擔任教職,還拿過俄羅斯政府的資助做數據分析研究,但他對外的履歷里卻刻意隱藏自己的俄羅斯背景。

媒體還發現,劍橋分析和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公司(lukoil)私下裡也有過接觸。所以這件事的背後,很可能也有俄羅斯的勢力。

在科根的幫助下,羅伯特·默瑟出資1500萬美元創辦了劍橋分析公司,聘請班農擔任副總裁。

劍橋分析的另一個核心人物,CEO亞歷山大·尼克斯(Alexander Nix),野心勃勃地想要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政治數據分析之王。

劍橋分析開發了一個讓用戶進行「個性人格測試」的 Facebook app(類似微信的小程序),每個用戶做完這個測試,就可以得到5美元。

因為這個app是寄生在Facebook平台上的,用戶需要授權開發者獲得自己的Facebook資料以及自己的好友信息才能使用。通過這樣滾雪球的方式,劍橋分析最終得到了5000萬名用戶的資料。

他們為最初的一批測試者建立心理畫像,通過比對他們的回答和他們的個人資料建立一個強大的演算法模型,再用這個模型來預測和影響其他用戶的行為模式和投票選擇。

比如說,針對那些還在猶豫不決的中間選民,他們會推送有針對性的新聞乃至假新聞,潛移默化地改變和操控他們的心理。

容易被煽動起來的,就推送聳人聽聞的內容;看起來智商比較高的,就把內容包裝得再巧妙一些;雖然支持特朗普但是可能不太願意捐款和出門投票的,就強調下形勢的嚴峻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總之就是投其所好,高度精準的個性定製。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這一套戰略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但表面上看起來是極其成功的。至少我們看到了特朗普上台,而班農也一度被聘請為白宮首席戰略專家和高級顧問。

劍橋分析公司也私下宣稱,自己才是特朗普得以勝選的幕後功臣。

除了美國大選,劍橋分析還號稱曾經介入和影響全世界許多國家的選舉,包括肯亞、印度和哥倫比亞。甚至連英國公投,可能都有他們的因素。

Facebook原本有機會制止這一切的發生。早在2014年,他們就監測到了劍橋分析大量獲取用戶資料的異常行為,但可能是過於麻木,並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而是放任劍橋分析繼續非法使用自己的用戶數據。

而對外界,他們一直隱瞞著這一切,上個月他們在接受美國國會關於Facebook上假新聞的質詢時,還堅稱自己的用戶數據從來沒有被挪作他用。

甚至在這次《紐約時報》和《觀察者報》的重磅報道出台後,他們做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封殺了爆料者、劍橋分析前員工威利的Facebook賬號。

正是因為這樣的做法,所以Facebook現在站在了風口浪尖,成為美國人千夫所指的邪惡公司。

如何對這樣坐擁海量數據、但卻缺乏透明度的公司進行立法監管,是現在美國人正在激烈討論的話題。

幾年前,中國網路上流傳一個笑話,說如果搞一個一人一票的海選,那不管評選什麼馬化騰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勝,他只需要發個QQ彈窗許諾給每個選他的人發Q幣就可以了。

在中國,這可能永遠都只會是一個段子。但現在在美國發生的事可以看成這個段子的現實升級版,一樣顯示了網路操控人心的可怕力量。

只不過,用的不是發Q幣這樣簡單粗暴的手段,而更像是《盜夢空間》那樣精心設計的洗腦藝術。

其實不光是Facebook,一切存在中心化機制的社交網路都有這樣操控人心的力量——相比之下,微信的去中心化機制顯得是如此珍貴,朋友圈除了明確標示的廣告你看不到任何微信官方的推送,時間線也不會受到干擾。

微博就不一樣了,把某個話題在微博熱搜上掛一天,你可能真的就以為那是全天下都關注的熱點;

某件事發生,你原本還沒有太明確的態度,假如微博篩選出十條某一派的相似觀點,一股腦地放在你的時間線上,你可能也就會被說服了。

說到底,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楚門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假裝在紐約 的精彩文章:

無論蘋果員工有沒有竊取用戶信息,這件事都給我們提了個醒

TAG:假裝在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