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像診斷學骨關節系統

影像診斷學骨關節系統

影像診斷學骨關節系統|資料整理

千年整理,僅用於北京中醫藥大學考試複習資料,有誤請指正諒解。

各疾病重點位於X線表現。

標紅為重點。非紅色可略看。

做了題以後會發現,你永遠不知道重點在哪兒,哪兒都要背,哪兒都是重點,細節很多,好好仔細看,嘻嘻……

一.骨、關節的影像檢查方法(三種方法對比)

(一)X線檢查

X線攝片是骨關節系統首選的檢查方法(選擇)

1. X線片:攝影注意

A任何部位都要拍攝正、側兩位

B範圍足夠(四肢長骨攝片包括一個臨近關節,選擇)

C雙側對照

2. 血管造影:用於肢體動脈。血管疾病、良惡腫瘤。

(二)CT檢查

1.X診斷疑難進一步檢查。

2.對軟組織病變和骨骼解剖較複雜的部位(盆骨、脊柱等)可首選(選擇)。

(三)MRI檢查

1.對正常軟組織(脂肪、肌肉、韌帶等)病變顯示較好。

2.對鈣化和細小骨化顯示不如X線、CT。成像時間長,限制多。圖像影響因素較為複雜

3.對多數骨和軟組織病變,MRI應在平片基礎上進行。

二、正常骨關節系統影像學表現

(一)正常X線表現

1.長骨X線表現

(1)小兒骨骼(重要)

1)骨幹

由原始骨化中心發育而成的管狀骨。

X線骨皮質均勻緻密影,骨髓腔呈管狀半透明區,骨膜不能顯影。

2)干骺端

松質骨構成,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綿狀.

3)骺

在胎兒及兒童期呈軟骨(選擇),X線不顯影。

具有化骨作用,形成二次骨化中心,骨化形成松質骨,X線呈小點狀骨性緻密影。

4)骺板(骺盤)

骺軟骨與干骺端不斷骨化,二者間軟骨變薄呈板狀,X線表現為半透明線狀影,亦稱骺線。

最後與骨幹結合,完成骨發育,X線表現為骺線消失。

(2)成人骨骼

與小兒相似,但骨發育完全,骺與干骺端結合,骺線消失。

1)骨幹

2)骨端:包括骨性關節面(層殼狀骨板)、關節軟骨(X片不顯)

2.脊柱X線表現

頸7,胸12,腰5,骶5,尾4-5

脊柱:

1)脊椎:

①椎體:中央為松質骨,周圍為密質骨

②椎弓(2個椎弓根、椎板,棘突、橫突、上下關節突)

2)椎間盤: 軟骨板、髓核、纖維環

[椎管:由椎體後緣和兩側椎弓組成]

3.關節X線

1.兩個或兩個以上骨端組成

2.骨端關節復蓋一層關節軟骨

3.關節軟骨間有關節囊:內層 滑膜由疏鬆結締組織;外層 纖維層 緻密結締組織

關節間隙(X線)=關節軟骨+真正關節腔

(二)正常CT表現

(三)正常MRI表現

二、骨關節基本病變影像學表現(重要)

(一)骨骼基本病變(掌握概念和X線表現、好發部位)好發部位易考選擇、填空;名解,問答都會出

1.X線表現

(1)骨質疏鬆:

1)概念:一定單位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組織減少。常為有機質和無機質同時減少,但比例正常。

2)X線表現: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粗糙、網狀結構空隙增大;骨皮質變薄,髓腔增寬;椎體易反映:上下緣內凹,椎間隙寬。

3)常見疾病:廣泛性-老年、絕經期婦女、營養不良、代謝內分泌障礙;局限性-多見於廢用、骨折後、感染等

(2)骨質軟化:

1)概念:一定單位體積內骨組織有機成分正常,礦物質含量減少,未鈣化骨樣組織相對增多,骨硬度減小而發生軟化。

2)X線表現:骨密度減低;骨小梁和骨皮質邊緣模糊,承重骨骼變形,假骨折線

3)常見疾病:佝僂病,成年為骨軟化症

(3)骨質破壞:

1)概念:局部骨質為病理組織所代替

2)X線表現:局限性密度減低;骨小梁稀疏及缺損;骨皮質中斷;邊緣銳利(慢性、良性)或模糊(急性、惡性);形態、大小不一。

3)常見疾病:炎症、腫瘤、結核

(4)骨質增生硬化:

1)概念:單位體積內骨量增多,成骨增多或破骨減少,或兩者並存

2)X線表現: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骨骼的增大;皮質增厚、緻密;小梁增粗、多、密,髓腔窄小

3)常見疾病:局限性-炎症、外傷、良惡性骨腫瘤;普遍性-代謝內分泌障礙、甲狀旁腺功能降低、中毒

(5)骨膜增生(骨膜反應)填空:

1)概念:骨膜受剌激後成骨細胞活動增加引起骨膜增生,提示存在病變。

2)X線表現:

骨骼增粗或不規則隆起。

骨皮質外緻密陰影。

骨膜形態:線狀-急性炎症開始時,成層狀(蔥皮型)蔥皮狀、花邊狀-炎症或惡性腫瘤——提示良性

垂直型(針刺形)-惡性腫瘤,散射型(日光型)-骨肉瘤(填空)——提示惡性

花邊型-慢性骨髓炎

(6)骨內或軟骨鈣化:

1)x線變現:顆粒狀或小環狀無結構的緻密影,分布較局限。

2)常見疾病:軟骨源腫瘤-腫瘤軟骨內鈣化;骨梗死-骨髓內鈣化;關節軟骨或椎間盤退變-軟骨鈣化

(7)骨質壞死(VS骨質破壞)

1)概念:指骨組織局部代謝停止。壞死的骨質稱為死骨,主要原因為血液中斷。

2)X線表現:骨質局限性骨密度增高,呈遊離的條狀或顆粒樣緻密陰影;死骨骨小梁表面新骨形成;死骨周圍骨質吸收,肉芽、液體包繞。

3)常見疾病:化膿性骨髓炎、缺血性壞死、骨折後。

【以下較不重要】

(8)骨內礦物質沉積

1)概念:鉛、磷、鉍大量沉積於骨內(主要干骺部)。

2)X線表現:多條橫行、相互平行的緻密影,厚薄不一。

氟可引起成骨活躍,亦破骨增加,表現為骨小梁粗糙、紊亂,骨密度增高。

(9)骨骼變形

1)多與骨骼大小改變並存

2)常見疾病:骨腫瘤-骨局部膨大變形;發育畸形-一側骨骼增大;垂體功能亢進-全身骨骼增大;骨軟化症,成骨不全-全身變形。

(10)周圍軟組織病變

1)X線表現:軟組織腫脹、密度增高。

2)常見疾病:軟組織腫瘤、惡性腫瘤。

2.CT表現(了解即可)

分為骨窗和軟組織窗

骨窗:骨皮質-緻密線狀、帶狀

骨小梁-細密網狀

軟組織窗:中等密度-肌肉、肌腱、關節軟骨、骺軟骨、積液

低密度-脂肪、氣體

3.MR表現(了解即可)

鈣化、骨化-低信號

纖維化-低信號

活動性出血-T1W和T2W高信號

組織水腫-T1W低信號、T2W高信號

腫瘤-T1W低信號、T2W高信號為主

壞死、囊變-T1W低信號,T2W高信號

(二)關節基本病變

(1)關節腫脹

1)常見疾病:見於關節積液或關節囊及其周圍軟組織充血、水腫、出血或炎症所致。

2)X線表現: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密度增高,大量關節積液可見關節間隙增寬。

(2)關節破壞

1)概念:關節軟骨及其下骨性關節面骨質為病理組織侵犯、取代

2)X線表現:僅累及關節軟骨-間隙變窄;累及骨關節面-骨破壞、缺損,嚴重時引起關節半脫位、變形。

(3)關節退行性變

1)概念:關節軟骨(選擇、填空)變性、壞死、溶解、骨板吸收,由纖維組織或纖維軟骨替代,廣泛壞死,關節間隙變窄(填空)(核心環節關節軟骨變性)。

累及骨性關節面-增生硬化、骨贅形成,關節囊肥大、韌帶骨化。

好發於脊柱、膝關節、髖關節

2)X線表現:

早期-骨性關節面異常

中期-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皮質囊性變(填空);骨性關節面邊緣骨贅(填空)形成;軟組織關節囊增厚,韌帶骨化

2)常見疾病:老年人,慢性創傷和長期承重

(4)關節強直

1)骨性強直:關節明顯破壞後骨端由骨組織所連接。

關節間隙消失;骨小梁貫通關節;見於化膿性關節炎癒合後

2)纖維強直:也關節破壞的後果

關節間隙狹窄;無骨小梁貫穿;見於關節結核

(5)關節脫位

1)概念關節骨端脫位離正常相對關係。常見於髖關節、肘關節、肩關節

2)分類 程度:完全,不完全性(半脫位)

原因:外傷性-常伴撕裂性骨折;病理性-化膿性或結核性關節炎;先天性-關節發育不良

四、常見骨關節疾病的影像診斷(重要,背背背,問答)

(一)骨折

1.長骨骨折

1)首選X線檢查(軟組織損傷為磁共振)

2)分類:原因-外傷性、病理性、疲勞性;程度-完全、不完全(青枝性);皮膚完整-閉合性、開放性;形態-橫形、斜形、螺旋形、線形、星形、縱行;骨片情況-粉碎、撕脫、嵌入、壓縮、骺離

3)X線特點:基本表現-骨骼發生斷裂,骨的連續性中斷;骨骺分離也屬於骨折;骨皮質連續性中斷;骨小梁斷裂和歪曲;骨折線:骨斷裂處可見邊緣光滑、銳利的線狀透亮陰影(填空)。

嚴重骨折骨骼常彎曲變形;嵌入性或壓縮性骨折時骨小梁紊亂,甚至密度增高,無骨折線。

對位:骨折斷端內外、前後、上下移位。

對線:成角青枝骨折移位。

4)兒童骨折

1)骺離骨折:

X線表現:骺線增寬,骺與干骺端對位異常

2)青枝骨折(選擇):

X線表現:局限性骨皮質和骨小梁扭曲、皺摺、凹陷或隆突,不見骨折線。

5)骨折癒合

肉芽組織期 血腫形成,機化,肉芽組織形成

骨折線模糊

骨痂形成期 骨折後2-4周,內外骨痂形成

骨折線消失,斷端骨密度增高

骨性癒合期 骨折後3-12周

塑型期 兒童1-2年,成人3-4年

6)併發症:

①骨折延遲癒合或不癒合:複位不良、固定不佳、局部供血不足等。不癒合的表現:斷端為骨密質封閉,斷端間有明顯裂隙。

②骨折畸形癒合:可有成角、短縮、延長改變。

③骨質疏鬆:失用性。

④骨關節感染:見於開放性骨折或閉合性骨折手術複位後。

⑤骨缺血性壞死:動脈供血中斷或反覆手術複位,如股骨頸骨折斷後股骨頭壞死。

⑥關節強直:黏連。X片上關節間隙仍存在,可見骨質疏鬆和軟組織萎縮。

⑦關節退行性病變:關節內骨折或骨折畸形癒合可引起。

⑧骨化性肌炎:骨折後軟組織形成廣泛骨化。

2.脊柱骨折:

X線表現:

1)椎體壓縮呈楔形,前緣骨皮質嵌壓。

2)斷端嵌入,不見骨折線,可見橫行不銳利,不規則的線狀緻密影。

3)椎體前上方可見分離的骨碎片,上下椎間隙保持正常。

4)嚴重時常並發脊椎後突成角、側移;椎體錯位,壓迫脊髓引起截癱。

5)常並發棘突間韌帶撕裂,棘突間隙增寬;並發棘突撕脫骨折,也可發生橫突骨折。

3.椎間盤突出

1)定義:髓核從破裂的纖維環進入其它區域。多見於腰椎(選擇,L4-5和L5S1)。

2)X線 :無特異性,可提示診斷:

①椎間隙變窄或前窄後寬。

②椎體後緣唇樣肥大增生、骨橋形成或遊離骨塊。

③脊柱生理曲度異常或側彎。Schmorl結界表現:椎體上或下面的圓形或半圓形凹陷。邊緣有硬化線,常對稱見於相鄰椎體上下面,多累積數個錐體。

1)CT:纖維環型膨出、髓核突出、髓核膨出。未穿破後縱韌帶進入硬膜囊外間隙者稱之為突出,反之為脫出。

①椎間盤後緣變形,局限性突出。

②硬膜外脂肪移位、消失。

③硬膜外間隙有軟組織密度的塊影,CT值通常高於硬膜囊。

④硬膜受壓變形和移位。

⑤神經根鞘移位或消失。

⑥約4%椎間盤疝盤物質有鈣化。

⑦椎管內有含氣現象,氣體出現在硬膜外間隙。

2)MR:清晰顯示突出椎間盤

(二)骨關節感染

1.化膿性骨髓炎

為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膿性炎症。金色葡萄球菌。好發於脛骨和股骨。

(1)急性骨髓炎:發病10日後開始修復性改變

1)X線:2周內出現(選擇)

①軟組織腫脹:7-10d內

②骨骼改變:干骺端骨松質內局限性骨質疏鬆。骨破壞、骨質增生,骨小梁模糊消失,骨破壞周圍密度增高。易向骨幹發展。(與長骨結核的區別,選擇)

③骨膜增生(分層狀、平行狀、花邊狀)。

④死骨形成(主要表現,選擇)(長型與長軸平行、密度高於皮質)。

(2)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1)X線:以骨增生硬化為主(選擇),廣泛骨皮質增生硬化,可見明顯修復。骨膜反應花邊狀(選擇)。如未痊癒,可見骨質破壞和死骨(CT檢查最佳);選擇。

2)排膿瘺管經久不愈或時愈時發原因:膿腔或死骨的存在。

(三)骨關節結核

1. 骨結核

(1)長骨結核:

多見於干骺端、骨骺,常破壞軟骨,侵及關節。

病灶為偏心、無明顯硬化邊緣的囊狀骨質破壞。

X片:①局限性、邊緣清、類圓形、骨質密度減低破壞區。②周圍無骨質硬化,偶見死骨碎屑影(泥沙樣死骨)。③無骨膜反應,骨質疏鬆,軟組織腫脹。

(2)短骨結核:

多見5歲以下兒童,好發手足軟骨。

X線:①骨小梁疏鬆,囊狀密度減低區,可見數條殘留骨小梁影。②骨皮質薄。③骨幹膨脹性擴大,似梭形(骨氣鼓)。④骨膜增生,骨外形粗大。

2. 關節結核

好發於髖關節、膝關節(填空)

(1)滑膜型關節結核

關節滑膜炎性腫脹

X線:

①早期 :腫脹,關節間隙可增寬

②進展期:骨質疏鬆;蟲蝕狀,對稱性關節邊緣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出現較晚(缺少蛋白溶解酶)

③晚期:關節纖維性強直

(2)骨型關節結核

骨結核發展來,骨質破壞較明顯。

X線:

①關節間隙變窄、不對稱,可緊張為強直變形

②關節一側骨質圓形或不規則形破壞區

③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

3. 脊椎結核(VS壓縮性骨折)

骨結核中最常見的,以腰椎最多。

X線:

①椎體楔形變(松質骨破壞和脊柱承重)

②椎間隙變窄或消失(早期病變累及椎體上下緣)

③冷膿腫形成(選擇),甚見竇道

④脊椎後突,側彎畸形

(四)骨腫瘤

1. 良性骨腫瘤

(1)骨軟骨瘤

好發於長骨幹骺端(選擇)

X線表現:

①骨幹骺端向外突出類圓形或圓形骨質陰影,以細蒂或廣基與骨相連(外生骨疣)。

②骨性腫塊的特徵是:外層為薄層骨皮質,瘤內含骨松質及骨密質,頂端有軟骨覆蓋,可鈣化。

(2)骨巨細胞瘤

起源於骨骼非成骨性結締組織,腫瘤組成細胞類似破骨細胞,又稱破骨細胞瘤,以長骨骨端多見(選擇)。

X線表現:

骨端偏側性、膨脹性骨質破壞透亮區,呈圓形、分葉或橢圓;骨皮質變薄,並向外膨出;邊緣無硬化帶,一般無骨膜增生。良性透亮區內可見不規則骨性間隔分隔成的泡沫樣多房影。

2. 原發性惡性骨腫瘤

骨肉瘤:起源於骨間葉組織,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青年男性多見,好發於干骺端,常見股骨下端,脛骨上端,肱骨上端。

1)X線表現:骨質破壞;骨膜增生 Codman三角;瘤骨形成(主要表現,選擇);軟組織腫塊。(無死骨形成,選擇)

2)分型

Ⅰ 成骨型 以瘤骨形成為主,無結構的磨玻璃樣斑塊狀或大片狀緻密骨質硬化改變(象牙質變)。

Ⅱ 溶骨型 以骨質破壞為主,邊緣模糊的密度減低區。

Ⅲ 混合型 成骨和溶骨程度大致相同,骨膜層型或放射型,腫瘤突破骨膜處袖口征樣改變,形成骨膜三角影,軟骨腫塊。

3. 轉移性骨腫瘤

在惡性骨腫瘤中最為常見,主要為血行轉移

X線表現 :

Ⅰ 溶骨型 多見,溶骨性破壞為主,常出現病理骨折,一般無骨膜增生和軟組織腫塊

Ⅱ 成骨型 相對少見,轉移灶呈斑片狀或結節狀高密度影,密度較均勻

Ⅲ 混合型 兼有溶骨和成骨的骨質改變

4.骨良、惡性腫瘤鑒別

良性 惡性

生長 緩慢,無轉移 迅速,有轉移

病灶 膨脹,輪廓清 輪廓模糊,邊界不清

骨皮質 完整 、變薄 中斷,破壞

骨膜增生 無 針狀,放射狀

軟組織 正常 腫塊、鈣化或瘤骨

參考文獻

《診斷學基礎習題集》 主編戴萬亨

《診斷學基礎》 第二版 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十二五」規劃教材

老師PPT

請多關注多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學醫 的精彩文章:

影像診斷學總論

TAG:千年學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