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20多萬棵樹,這位88歲的老人讓我們懂得了耐心和堅持的可貴
緣起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打坐參禪是修行
誦經禮佛是修行
《維摩詰經》上說
蓮花不會生長在清凈的山頂
而是出自淤泥纖塵不染
蓮花也代表佛法
看似最難成就的紛雜世間
也正是修行的絕好所在
讓我們來看看本周新聞
太虛大師圓寂紀念日
2018年3月17日,是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太虛大師的圓寂紀念日。太虛大師是近代馳名中外的佛教改革家,是中國近代佛教界的泰斗、新佛教運動的巨擘。他「志在整興佛教僧會,行在瑜伽菩薩戒本」,提出了「人生佛教」思想,與佛教「三大改革」,近一個世紀以來,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佛教發展的主流思潮。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太虛大師
3.15「消費者維權日」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此後,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及有關組織都要舉行大規模活動,集中宣傳消費者的權利,顯示消費者的強大力量,以推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運動進一步發展。
每個人都是消費者,誰也不願意成為被坑的對象,同時每個人也是從業者,我們更不能因此造下惡業。佛教講「正命」,也是修學佛法的「八正道」之一,我們要選擇合理的謀生手段,尊重生命,敬畏因果。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閉幕
2018年3月15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閉幕會。全國兩會關乎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在今年的兩會上,各界代表紛紛發聲。
其中不少佛教界代表也出席會議並提交提案,紛紛為實現佛教的健康和諧發展發聲。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去世,享年76歲。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將宇宙科學,帶到了普羅大眾的身邊。他在科學上的傑出貢獻以及身殘志堅的精神,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史蒂芬·霍金
造林30多年
8旬「愚公」義務種樹20多萬棵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據媒體報道,山西省長治縣南蒼和村88歲的范富生老人,一直在當地默默植樹造林。30多年間,300多畝地,老人自己采籽、栽苗、種樹、開荒坡,日以夜繼,年復一年,已種植20多萬棵樹。「做一項工作,沒有耐心不堅持,成不了功。」老人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能堅持。學佛更是如此,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持續不斷地精進修持,才會有解脫煩惱,進而成佛的機會。
11歲男孩記了156筆賬
只為長大後報恩
浙江衢州11歲男孩尹晨軒有個記賬本,上頭記錄了156筆賬,都是親朋或好心人給家裡的資助款。2015年底,晨軒的母親被確診為重症肌無力,為看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積蓄。晨軒說,記賬本除了記錄受到的幫助,也提醒自己,今後要這樣幫助別人。給少年點贊!
「上報四重恩」,在佛教里,感恩這個詞是貫穿始終的,佛教導我們以真誠心、恭敬心待人,絕不跟人結冤讎,也教導我們「知恩報恩」,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
編輯 | 千江
圖片 | 網路
責編 | 慧弘


TAG:上海玉佛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