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振寧:後代子女今何在?

楊振寧:後代子女今何在?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論起物理學的成就,他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的13項世界級貢獻,楊振寧可以說是在牛頓愛因斯坦之後第二行列里的偉人了。

很多人都知道霍金,殊不知楊教授的貢獻其實遠不低於霍金,霍金年少成名後就一直受到西方媒體的愛戴,連中國人對霍金都是連連稱道,教科書更是對霍金大書特書,可是反差的是,作為中國國籍、中國血統、受中國教育長大的楊振寧卻顯得默默無聞。楊振寧因宇稱不守恆拿獎,但是真正偉大的人類歷史上留下永恆豐碑的成就是「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和「楊-巴克斯特方程」。目前為止,有7個諾獎得主是因為找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預測的粒子而獲獎,另外有6個菲爾茲獎(最高數學獎)是研究楊振寧的方程而來。

盛名之下,我們大概並不真正了解楊振寧。也許名聲的確是誤解的總和,圍繞楊振寧的各種聲音都對他缺乏真正的了解和理解。在《人民日報》的一次採訪中,楊振寧回應說:「我知道網上是有些人對我有種種奇怪的非議,我想這裡頭有很複雜的成分。我的態度是只好不去管它了。」

楊振寧,李政道(右一)與家人合影.

楊振寧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現狀也是令人羨慕。長子楊光諾,是一名美國電腦工程師,事業上取得不錯成績;次子楊光宇,專門從事小行星等的搜尋工作,發現2000多個小行星,在全球業餘小行星搜索者中排行第二,同時也是一名化學家,成就還是比較耀眼的。女兒楊又禮,從事的是喜愛的醫生工作。雖然子女們取得的成就遠沒有父親來的大,但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做著自己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文化軒 的精彩文章:

鄧麗君墓與姚貝娜墓,風格不同,墓地設計寓意感人!

TAG:古今文化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