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特朗普欲建天軍打星球大戰 網友:別遇上火星僱傭軍

特朗普欲建天軍打星球大戰 網友:別遇上火星僱傭軍

原標題:特朗普欲建天軍打星球大戰 網友:別遇上火星僱傭軍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道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一個海軍陸戰隊航空站演講時突然提出,美國應該組建「太空部隊」,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軍種以執行「保衛太空」的任務。消息一出,便引起美國政軍界和輿論的熱議。2017年一直在為太空部隊獨立成軍奔走的一些國會議員立即對此表示支持,持觀望態度的一些美軍高官則不免感到尷尬。當然,更多的網友對此事做出了各種調侃。有網友在社交網路上給《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導演留言,稱「外太空部隊」即將成真;有網友「自作主張」為「太空部隊」製作了具有魔幻色彩的軍種標誌,也有網友擔憂特朗普的「太空部隊」或許為爭奪火星領土而對馬斯克的火星僱傭軍「開戰」。由此,「太空部隊」立即成為美國民眾的輿論焦點。


不過,調侃歸調侃,一向思路清奇卻言出必行的特朗普,卻有可能將太空部隊獨立成軍的設想付諸實現。那麼,從美國政局和太空軍事力量的現狀來看,組建太空部隊的倡議蘊含著什麼動機?其前景又如何呢?


從特朗普突然宣布組建太空部隊的時間點和背景來看,這番言論可能既出於其讓美軍「再次強大」的構想,也與他所處的國內政局相關。特朗普此次演講的要旨,即是向軍人聽眾們強調他支持增長軍費和擴充軍備的決心,並在強化美國軍力方面有所作為。因此,除強調繼續增購F-35隱身戰鬥機和新型艦艇等老話題外,也需要太空部隊這種引人注目的新倡議來吸引關注和資源。同時,此舉恐怕也有為即將到來的國會中期選舉注入「強心劑」的考慮。共和黨在國會兩院佔據的優勢,對特朗普推行各項富有爭議的政策提供了政治運作層面的保障。如果國會的控制權易手,特朗普未來兩年的日子恐怕會十分「難捱」。由此觀之,特朗普在近期屢發驚人之論,可能也包含著拼湊政績以爭取對共和黨支持的用意。

網友為美國太空部隊設計的軍種標誌。


從美國太空部隊的現狀以及未來軍用航天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太空部隊獨立成軍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無論是太空軍事運用的範圍,還是目前掌握的太空軍事資產規模,美國都在全球處於首屈一指的地位。然而,在領導與指揮體制方面,美軍卻可能居於落後地位。近年來,俄羅斯通過整合組建空天軍,將其太空軍事力量整編集中,並制定了明確的太空發展規劃。相比之下,美國的太空部隊不僅在地位上附屬於空軍,在指揮鏈條上也存在多頭管理的現象。目前,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國防太空委員會以及主管太空作戰行動的空軍副參謀長均對太空部隊的運用管理負有責任,在發展規劃和資源分配方面經常難以協調。其他軍種也在發展自己的太空軍事資產。此外,同時管理航空力量、核力量和太空的力量的空軍,對於太空部隊的發展也愈發力不從心。這種離散式的指揮體制不利於美軍對其太空軍事資產進行整合利用,限制了美國太空軍事資源優勢和潛力。而太空部隊脫離空軍獨立建軍,或許能打破目前美軍太空部隊所處的體制困境。


雖然太空部隊獨立建軍有著上述利好,也值得特朗普為此進行大膽嘗試,但來自美國軍界和國會的反對意見,對於這一設想的落實恐怕會起到阻礙作用。早在去年美國國會爭論是否建立獨立的太空部隊時,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就曾明確表示反對。而在馬蒂斯背後,還有美國空軍參謀長戈德費恩,美國參聯會副主席塞爾瓦,以及現任戰略司令部和太空司令部的司令等多名美軍高官持相同的意見。馬蒂斯認為在沒有明確的戰略規劃和追加投資的情況下,盲目地使太空部隊獨立成軍不但對太空力量整合沒有益處,還增加美國國防管理體制的負擔。而許多出身美國空軍的高級將領則顧慮太空部隊脫離空軍會降低空軍的地位和預算額度。雖然在特朗普公開提議建立太空部隊以後,空軍參謀長戈德費恩稱樂見總統對於太空力量的重視。但基於避免體制混亂和維護空軍利益的考慮,原本持反對意見的軍界高層很難支持特朗普的設想。


在美國國會層面,對這一提議可能產生的反對意見則更為多元。除具有空軍背景的議員會站在空軍一邊外,具有陸軍、海軍以及軍工集團背景的議員政客們,對於太空部隊這種爭奪軍費的「吞金巨獸」的出現也未必支持。此外,主張推動太空和平利用和限制太空軍備競賽的議員們,主張特朗普政府應控制軍費開支的議員們,以及企圖在政治議程上阻滯特朗普實現其政績的在野黨政客也都會成為太空部隊建軍的障礙。雖然特朗普有充分的動機和熱情去推動「天軍」的發展,但現實存在的諸多困難使得這一提議的前景殊難預料。(文/馬騏騑)

星球大戰設想圖。

圖為蘇軍圖-22「眼罩」戰略轟炸機。

提起蘇聯空間站,大部分人會首先想到20世紀60年代的「禮炮」系列,但實際該系列還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其中軍用型被稱為「鑽石」系列,但出於保密需要,在發射時對外仍沿用「禮炮」代號。整個「禮炮」系列中,禮炮2、3、5號均為軍用型。圖為「鑽石」軍用空間站與「聯盟」載人飛船對接示意圖。

「鑽石」軍用空間站計劃最初於1964年10月提出,目的是為與美國爭奪太空控制權,最主要的任務是軍事偵察和監視,其次才是攔截美軍衛星。 圖為藝術家筆下的「鑽石」(禮炮2號)軍用空間站繪圖。1

「鑽石」軍用空間站總長14.6米,最大直徑4.2米,站內有效容積100立方米,可搭載2名航天員。站內主要有2種設備:「瑪瑙1」型照相偵察系統和一門R-23速射航炮。 圖為「鑽石」(「禮炮」軍用型)空間站剖面圖。

R-23M太空機炮由圖-22的R-23尾炮改進而來,備彈32發,固定安裝在空間站前下方,被稱為「盾牌-1」系統。航天員可利用瞄準具轉動整個航天站,使機炮瞄準選定的目標。由於「鑽石」站的機動能力有限,蘇聯顯然認為該武器與其說是一種進攻性系統不如說是一種自衛防禦系統,其有效射程為3000米,但射界十分有限。

在3座「鑽石」空間站中,只有「鑽石2號」(禮炮3號)搭載過R-23M航炮。「鑽石2號」從未在載人的情況下進行射擊試驗。1975年1月24日,在航天員撤離後,空間站在遠程遙控狀態下進行了首次試射,共打了20發炮彈,結果十分成功,炮彈均成功命中目標(或為蘇聯退役衛星),但由於射擊時,空間站發生劇烈震動,類似試驗只進行了一次。

圖為禮炮3號的紀念封,可以看到其整體外形,圖中描繪的還是與一艘聯盟載人飛船對接的狀態。

圖為在地面組裝階段的「鑽石」(禮炮3號)軍用空間站。

圖為「禮炮」6號(民用)空間站的地面展示模型,雖然軍用型和民用型在用途上存在較大差異,但在總體設計上還是有相似之處的。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蘇聯軍用太空戰設想圖,其中可見「暴風雪」太空梭。

由於射速和威力有限,R-23航炮後被著名的GSh-23-2雙管航炮所取代。


(2015-11-23 08:32:46)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乘公共汽車前往拜科努爾發射場。

「東方1號」宇宙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


「東方」號宇宙飛船的登陸設備。


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著陸後


1961年4月12日出版的《消息報》在「尤里· 加加林:人與傳奇」展覽上作為展品展出。本次展覽在聯邦檔案館的展廳里舉辦,紀念歷史上首位宇航員誕辰70周年。


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尼基塔· 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在同首位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進行電話交談。


阿拉木圖縫紉廠的女工們在通過收音機傾聽塔斯社播報蘇聯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於1961年4月12日在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太空飛行的消息。


首都居民們在紀念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飛往太空的遊行集會上「搖晃著」不熟悉的飛行員。


宇航員瓦蓮京娜· 捷列什科娃(右)祝賀尤里· 加加林(左)在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順利答辯。


蘇聯宇航員安德里安· 尼古拉耶夫(左)和尤里· 加加林(右)在克里米亞休息。


蘇聯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左二)向女兒蓮諾奇卡(左三)展示他飛往太空的飛船。

蘇聯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在商店購買電影攝影機。


在紀念瓦列里· 貝科夫斯基乘「東方5號」宇宙飛船、宇航員瓦蓮京娜· 捷列什科娃「東方6號」宇宙飛船成功完成太空飛行的群眾集會上,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尼基塔· 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宇航員瓦蓮京娜· 捷列什科娃,帕維爾· 波波維奇和尤里· 加加林(自右至左)在紅場列寧墓講台上。


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與女兒葉蓮娜、加林娜。


蘇聯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在滑水。


(2016-07-13 00:17:5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我們與美國不一樣」!這國外長否認中俄軍事威脅論
中國出招了!這一步精準打到特朗普的「七寸」?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