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了張學良,把最美的青春都給了他,卻落得如此下場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 ,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一個是花花公子,一個是大家閨秀;一個風流倜儻,一個美貌無雙;然而,張學良和于鳳至的結合併非自願,于鳳至的父親於文斗救過張學良父親張作霖的命,張作霖無以為報,正好聽一個算命先生說,救命恩人的女兒福澤深厚,鳳命,名字正好又叫于鳳至,於是就有了這樁包辦的婚姻。張學良本人十分不情願,但是大軍閥張作霖說一不二,就連兒子也不敢反抗,於是註定了這樣的結合是一場悲劇。她在美國整整度過了50年。這50年里,她不僅一個人照料三個子女,而且還憑著堅強的意志戰病魔、投資地產和股市,由罩在丈夫光環下的民國時期東北第一夫人轉變成一位傑出的事業家,為子女、也可以說是為張學良積累下一份讓人難以置信的家業。「救漢卿,我要奮鬥到最後一息」的信念牢牢地支撐著她,她90餘年的人生歷程,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生死相許、什麼叫忠貞不渝。
于鳳至(1897年6月7日-1990年3月20日),字翔舟,富商於文斗之女,生於1897年吉林公主嶺,為張學良的原配妻子。1915年和張學良結為伉儷。1936年「西安事變」後陪伴張學良,其間乳房爛瘡日益嚴重。1940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同年赴美求醫,病好後在華爾街股市拼殺,賺了許多錢。張作霖和於文斗是舊友,一次偶然的機會,張作霖得知於文斗的女兒于鳳至「福祿深厚,乃是鳳命」。張作霖是一個頗自負的男人。他深信「將門虎子」與「鳳命千金」是難得的姻緣,兒子張學良作為「虎子」,如果娶了「鳳命」的于鳳至,婚後一定大富大貴、大吉大利。只是,張學良不喜歡,他成親的時候還小,才15歲,是著名的花花公子,又是有名的美少年,權利金錢,往往伴隨著風流,張學良也不例外,他並不想老早找個媳婦成家,管著自己。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作霖得知於文斗的女兒于鳳至「福祿深厚,乃是鳳命」。張作霖是一個頗自負的男人。他深信「將門虎子」與「鳳命千金」是難得的姻緣,婚後一定大富大貴、大吉大利。從那時起他便許下一個心愿:一旦得勢,他的兒子必與於家女兒成親,用以相近相報。後來張作霖做了奉天督軍,權勢兩得,讓張學良娶了於文斗的女兒做了他的兒媳。于鳳至美麗而又智慧,愛新覺羅·溥傑就曾盛讚于鳳至「長得很美」。她生就一張很古典的臉,清清秀秀的,宛若一枝雨後荷塘里盛開的蓮。
張學良同於鳳至的婚事,是由張作霖一手包辦做主的。張學良最初並不滿意這門親事,因而持反對態度。學良跟隨父親住進省城奉天后,開始學英文,在這一過程中結交了許多英美朋友,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充滿了他的腦海,所以對婚姻方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分反感。張作霖面對兒子的不感興趣則出以折中的態度,他對張學良說:「你的正室原配非聽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舊式婚姻,你和於家女兒成親後,就叫你媳婦跟著你媽(指繼室盧夫人)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張學良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了這門婚事。
但是父命難違,張作霖甚至揚言:「原配的兒媳婦一定要是我說了算,哪怕你在外面自己找女人,我也不管」。他的一句話,于鳳至的一生卻深陷泥潭。1916年二人結婚,那時張學良只有15歲,于鳳至也僅18歲。婚後,于鳳至可謂雙重身份:既是妻子,又是大姐。婚後二人的生活還算幸福,于鳳至經常隨張學良參加進步青年舉辦的紀念會,去學校工廠等地發表講話。張學良說:「鳳至是我的好幫手和賢內助,有時軍政大事經常與她談論,並聽取她的意見。」
于鳳至家世好,美貌,有文化有思想,又具備女子的美德,和婆婆形同母女,心地善良,整個帥府後院多少女人,獨獨她得到上上下下的敬重。連張作霖都對她高看一眼,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他平時脾氣不好,發起脾氣沒有人敢上前,但是于鳳至輕柔一勸,他馬上就消氣。就連張學良也稱呼于鳳至「大姐」,少了兒女情長,卻有尊重依賴和信任。于鳳至始終稱呼他「漢卿」,全心全意堅貞不渝,但並未失去自我。于鳳至在府內做事有板有眼,事有見地,人們有事多願意與她商量。就連張學曾、張懷曈想要給許夫人辦壽酒都請她給出主意。在張作霖的幾位夫人中,于鳳至對盧夫人格外敬重。她十分欽佩她能視冠英、學良、學銘如己出的美德,所以一直尋機加以回報。和盧夫人形同母女,她不但對自己的親屬畢恭畢敬,盡心竭力,對下人亦不擺少奶奶架子,于鳳至平易近人,帥府的下人都願意接近她。
好景不長,張學良仍舊改不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習慣,經常不陪伴在於鳳至身邊。後來,張學良在舞場上偶然遇到16歲的趙四小姐(趙一荻),更是變本加厲,二人如膠似漆,情意綿綿。張學良決定把趙四小姐娶進家門。平時從不管張學良在外面亂搞的于鳳至,面對趙四,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不安,女人的敏感和直覺,讓她心生忐忑。于鳳至一開始並不同意,張學良一怒之下,從腰間拔出手槍對著她。被逼無奈,于鳳至還是答應了這門親事。殊不知自此以後,她苦命的生活剛剛開始。趙一荻,又名綺霞,出生於香港,東方天際出現一片綺麗多彩的霞光而得名,趙一荻名字的來歷是由於她的英文名是EDITH。因上有哥哥和姐姐,故而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家人親昵地稱她為趙四小姐。出身於一個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其父趙慶華(字燧山)是浙江蘭溪人,在北洋政府時代,歷任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曾任東三省外交顧問,並官至交通次長,為人耿介不阿,為官清廉。1928年(一說1927年)與張學良相識於天津,後歷經瀋陽、北平、西安事變、幽禁。經過半個世紀的苦戀,1964年7月4日,張學良與趙一荻正式結婚。
張學良和趙一荻整日甜蜜,再也沒有踏進于鳳至的房門,1937年,張學良被扣押,于鳳至也過上了居無定所的生活,她和張學良此後再也未見過一面,令人唏噓。而于鳳至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最終連女人身體的驕傲也沒能保全下來。1990年,于鳳至突發心臟病離世,結束了她悲劇的一生。儘管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戀情,有此波折,但堪稱紅粉知己。張學良的原配于鳳至比張學良大三歲,是張學良父親張作霖訂下的親事,趙四小姐比張學良小十一歲。于鳳至日後接納了這位「小妹」,張學良稱於夫人為大姐,稱趙四小姐為小妹。趙四小姐雖無夫人的名分,對外則稱為張學良的私人秘書,長期侍從左右,並於張學良於1933年3月11日通電下野後,伴其由上海乘義大利郵輪啟程赴歐洲考察。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在台灣一直過的幽居生活,直到1990年,慶祝張學良九十歲生日的聚會於6月1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正式脫離了幽居生涯公開露面,從此我們所見,不論身在何處,趙四小姐總是陪伴在他身旁。少帥夫婦的後半生里,幾乎全以信仰基督為依歸。二人後來信奉耶穌基督,心如止水,不聞窗外之事,儘管世事總是無奈,他們卻始終洋溢著對人情的豁達和對愛的忠貞。相伴70餘載,毫無悔言,有的只是趙四小姐在《新生命》一文中寫道的「為什麼才肯舍己?只有為了愛,才肯舍己。世人為了愛自己的國家和為他們所愛的人,才肯捨去他們的性命」和張學良用他那濃重的東北口音講過的「這是我的姑娘」。好的愛情能留存於記憶,刻骨的愛情能灌注於建築,時間越久,越值得回味。有了情感的襯托,建築便不再是一般的建築,它已經是人們思古懷舊的歷史載體,閱讀這些「凝固的歷史」,可以喚起人們的很多思考,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百年之後的力量仍在延續。


TAG:念之話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