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十年代的玩具:雞毛毽子

七十年代的玩具:雞毛毽子

文具店門口,擺著一堆毽子,五顏六色,很好玩的樣子。細看,不過是一個模具底座,上面插幾根顏色不同的塑料羽毛而已,古板,生硬,沒有一點生氣。

每每,會因此想起我小時候踢的雞毛毽子。印象中,踢雞毛毽子是我投入地玩過的一項遊戲。在故鄉,踢毽子一般在冬季,開始穿棉鞋、棉褲的時候,這時節天寒地凍,踢毽子往往會出一身汗,能防禦寒冷。不像跳房子,會用鞋尖踢一塊瓦片,幾天就把鞋子踢爛了,踢毽子用鞋幫,一般磨損不到的鞋子,所以大人們不反對。

現在的孩子,玩具都可以買,我們那時候都是自己動手做。做毽子首先要幾枚銅錢。我故鄉的人把銅錢叫麻錢兒,什麼乾隆通寶,咸豐通寶,雍正通寶,統統叫麻錢兒,統統拿來踢毽子,我們不懂得它值不值錢,只認識它外圓內方的形狀適合做毽子。

剪兩片布,上下包裹著兩個銅錢,拿針線,沿著銅錢邊縫一道,然後沿著針腳外緣一小指寬的地方,剪成一個圓形底座。再縫一個筷子粗細的一寸來長的小筒,從麻錢的方孔處縫在底座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找雞毛了。雞毛有活雞毛和死雞毛兩種,帶著光澤,捋一下,會聽「雞毛雞毛抬——頭,雞毛雞毛磕——頭」,跟著手指頭抬頭、磕頭的,是活雞毛。沒有光澤,不會聽人話,也不會跟著手指抬頭、磕頭的,是死雞毛。最漂亮的雞毛,是公雞尾巴上的五彩羽毛,黑的,紅豆,黃的,紫色,各種樣顏色,兩根這樣的雞毛,能換一個通寶。雞毛也常常被拿來做禮物送人,我就收到過金吱啦贈送的雞毛,所謂禮輕情意重,所以我現在都銘記在心。活雞毛的來路有兩個,一是去雞窩裡撿,一般能撿到的都是母雞毛,粗,短,栽成的毽子像個矮胖子。另一個辦法是抓雞,直接從雞身上拔,所以雞見了我們,都是豎著脖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警惕性姿態,唯恐被逮著。不過總有不幸的一隻,被我們逮著,從它身上拔下來一些溫熱的、帶著肉珠的羽毛來栽到毽子上。

還有一種羊毛毽子,就是誰家縫皮襖之後,剩下的一小塊羊皮,剪成比銅錢稍大一點圓形,把上面的羊毛均勻地分攤在四周,將兩個銅錢縫上去,就成了。羊毛毽子得經常用梳子梳,要不就絞成一團了。我母親給我梳頭的時候,就老說,頭髮絞成個羊毛毽子了。

在故鄉,只有女孩子才踢毽子,男孩子要是玩毽子,就是扮演強盜角色,搶了我們的毽子,把它扔到房頂上,架到樹杈上,惹我們跳腳、罵人、哭鼻子,然後他們自己回家,賤賤的挨一頓揍,或者臭罵。

踢毽子要一個背風的地方,否則毽子會被風吹走,踢不到。我們家老院子上房門前就是個好地方,北邊的房子,西邊一堵土牆,在院子西北圍成一個角落。天空響晴,太陽彤紅,正是踢毽子的好時候。寒冬臘月的時節,其他人凍得涕泗交流,我,金吱啦,銀花子,鳳兒,小紅,文華,幾個玩得熱火朝天。

踢毽子需要技術,要穩,要准,要體力。踢得太急,則敗下來得快,尤其是在打過兒的環節,右腳踢起來,轉身,用左腳從背後再踢起,然後再用右腳接住毽子,這樣算一個過兒,一不小心就毽子落地,一落地就得下場,對家開踢。金吱啦踢毽子厲害,要是哪一腳踢急了,她會再用一腳把毽子踢到老高老高的半空中,等毽子下落的過程中,她已經調整好步伐和節奏,化險為夷,穩穩地接住了。結對子踢,我喜歡和她搭檔,因為我的技術很爛,這樣可以立於不敗之地。要是單踢的話,我經常在蹲蔥環節就被卡住,一蹲一下一根蔥,兩蹲兩下兩根蔥……要腳不落地踢到十蹲十下十根蔥時才能過關,但是我一次只能踢完一根蔥,等我踢夠十根蔥的時候,金吱啦已經踢了一圈回來,又攆上我了。

金吱啦和我,是五輩子以上的同一個祖宗之後,年齡相差二十天,從小玩到上初中,我唯有和她沒紅過臉,沒鬧過矛盾。後來她出嫁,我上學,沒有了共同話題,關係疏遠了,僅有的幾次見面也是客氣多餘,親熱不夠。但是兜兜轉轉了一大圈,我們重新歸集到一個微信群里,聊啊聊的,竟然又找到兒時的感覺了。正想像個小姑娘似的,邀她在視頻中踢毽子呢,卻被告知臘月二十六,她大兒子結婚。天吶!時間過得真快,兒時一起當姨娘、踢毽子的玩伴都當婆婆啦!

2.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頁面右上角三個點的地方,或者搜索公眾號門前梨花,或者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我會每逢周六把一些較為正式的文章發在公眾號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門前梨花 的精彩文章:

人,有的時候的確需要一頓揍!

TAG:門前梨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