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OV等十大手機廠商共同發起快應用標準 發展初期將面臨諸多問題

華為、OV等十大手機廠商共同發起快應用標準 發展初期將面臨諸多問題

華為、OV等十大手機廠商共同發起快應用標準 發展初期將面臨諸多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丨王晶2018-03-20 23:58:17

3月20日,小米、中興、華為、金立、聯想、魅族、努比亞、OPPO、vivo、一加十大手機廠商,共同發起了快應用標準,試圖重新拿回應用分發上的主導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姚治宇

繼2017年小米推出「直達服務」、魅族推出「快捷應用」、金立推出「秒開應用」之後,3月20日,小米、中興、華為、金立、聯想、魅族、努比亞、OPPO、vivo、一加十大手機廠商,共同發起了快應用標準,試圖重新拿回應用分發上的主導權。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小程序誕生之後,手機廠商不僅失去了應用分發的大部分價值,也被截斷了預裝和廣告營銷的紅利。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快應用」推出的根本原因在於,手機廠商必須建立一種新的規則重構應用分發機制,而快應用的標準也是劍指急速擴張的微信小程序。

此外,微信小程序是基於微信平台開發的,其天生坐擁微信9億多的用戶流量,而發展初期的快應用標準還將面臨諸多問題,例如快應用未來希望實現怎樣的功能?會有線下的布局嗎?快應用標準發布後,各廠商對快應用的重視程度如何?廠商後續在快應用場景及流量扶持的計劃如何?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了華為等手機廠商了解情況。

快應用劍指微信小程序?

公開資料顯示,快應用具有「免安裝、免存儲、一鍵直達、更新直接推送」四大體驗優勢,快應用將使用戶通過手機更容易獲取到自己所需的服務。舉例來說,在目前的APP生態下,用戶如果要訂餐,首先需要知道有餓了么、美團等APP可以尋找美食,然後需要到應用市場中下載安裝餓了么、美團等APP,然後打開APP搜索美食。而有了快應用後,用戶拿起手機,只需要下拉桌面打開搜索框,輸入美食的名稱,即可輕鬆獲取相應的服務。

這項服務看上去是否有點眼熟?沒錯,快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與微信小程序相似,而小程序基於微信9億多的用戶量,在引流和用戶沉澱方面具備天然的優勢。根據中泰證券研報顯示,截至今年1月份,微信小程序已上線58萬個,有100萬開發者、2300個第三方平台,日活躍用戶數1.7億,覆蓋零售、電商、生活服務、政務民生等場景,2018年有望上線300萬個小程序。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快應用標準也是劍指急速擴張的微信小程序。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了華為方面核實並了解情況,華為方面稱,硬體廠商有龐大的用戶基數,豐富的場景入口,大量的流量扶持計劃,快應用讓用戶、開發者和手機廠商實現三方共贏。華為很樂意聯合其他友商,並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等,共同啟動快應用標準和即時應用生態發展聯盟,共同探討快應用生態和未來,實現終端體驗的閉環和不斷完善,深度發掘終端硬體的能力和潛力,為終端用戶提供最佳體驗、高品質的數字雲服務,滿足用戶全場景、多元化的需求。

不過,在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看來,快應用和小程序的作用很相似,都是為用戶提供了更便捷的體驗,但目前微信的小程序的用戶量已經很龐大了,快應用標準正式啟用後,用戶會不會買賬是個問題。

快應用發展初期將面臨很多問題

據華為方面透露,在未來,快應用的功能將實現在傳統通知欄、負一屏、信息流等用戶直觀感知的位置建立和搜索入口,包括簡訊、拍照、語音助手、卸載場景、卡包等等。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基於華為終端的人工智慧,將創造更多智能場景識別、硬體功能許可權調用、支付等入口場景。」

那麼,快應用和小程序同時在桌面端出現的話,微信打開率遙遙領先,快應用將通過什麼樣的形式來增強用戶黏性?對此,上述華為相關負責人透露,「快應用企業標準目前已經正式使用,未來快應用與其他桌面程序會共存,給消費者提供不同的應用體驗。事實上,快應用是一個新的應用形態,必然會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但是在快應用聯盟各廠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成長會非常迅速,快應用會越來越多,包括大型複雜遊戲。」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對於十家手機廠商突然成立快應用標準頗為意外。華為、魅族、金立等為何要發布這樣一個標準呢?對此,華為回應稱,快應用具有「免安裝、免存儲、一鍵直達、更新直接推送」四大優勢,將用戶用機體驗提升了一個台階;而且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開發者也可以做到一次開發,在各廠商手機上都能運行,極大地減少了開發者的成本。所以,手機廠商推廣快應用是一個多方共贏的事情。

不過,在王艷輝看來,這或許與當下手機行業的不景氣有關。「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亟需找到新的盈利方式,而快應用可以搶佔開發、推廣、運營等方面的利潤。」

事實上,在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當下,危機感裹挾著整個行業里的玩家們。近日,在媒體溝通會上,OPPO方面闡述了對當下行業的思考,OPPO認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後智能手機時代」,呈現三大特徵:一、T型格局已定;二、基於用戶核心需求的技術創新趨緩,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三、競爭全球化成為必然。此外,對中國的手機廠商們來說,銷售硬體的利潤並不高,根據Canaccord Genuity的估計,2017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產業的利潤有87%被蘋果拿走,排名第二的三星則拿走了10%。

除此之外,外界關注的話題還包括,上述十家手機廠商後續在快應用場景及流量扶持的計劃如何?對此,華為方面稱,我們將為快應用陸續開放應用市場、智能助手(負一屏)、瀏覽器、桌面綜合搜索等入口以及基於AI驅動的各種智能推薦場景;此外,還將通過耀星計劃等流量扶持計劃,幫助包括快應用開發者提升服務能力等。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魅族和金立方面的回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因為中國,韓國這個產業涼了,交出歷史最差成績單!
死磕亞馬遜,沃爾瑪放大招:總部裁員1000人,還做了這事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