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敖 從金剛怒目到菩薩低眉

李敖 從金剛怒目到菩薩低眉

李敖死了。

這個早年堅硬痛快,晚年變得慈祥的老人走了。從「要說我崇拜誰?李敖,李敖,李敖。」到「我這樣的一個怪人」。金剛怒目變成了菩薩低眉,原因是什麼呢?

生理決定心理,要說清這個問題,先從他的情史說起吧。

1980年,李敖對一個女人說:我們分手吧,我對你的愛是百分之百,對那個女人的愛是千分之千。

李敖口中的那個女人叫胡因夢,影視明星。他要分手的這個女人叫劉會雲,剛從牢里放出來時,這女人給過他很多幫助。

這是句和胡蘭成「我待你,天上地下無有的比,你要我選擇?」一樣的無賴語。

大師就是大師,連分手都分的這麼文藝。

李敖的情史很豐富,十歲思春,二十歲有女友,然後換了又換,尤其擅長公交撩妹,幾次都是在公交車遞名片:你好,我是李敖。

他從不忌諱自己「白秀高瘦幼」的愛好,他把自己情史都記載在那本《上山·下山·愛》中。

公允的說,男權社會這也不算什麼大缺點。尋找更多的女人,是成功男人的返古基因在作怪,要留下更多的後代在地球上。

這樣的男人雄性激素高,事業偏偏能做成功得多。康熙皇帝幾十個兒子,乾隆皇帝也有不少。康乾盛世偏偏是他們創造的。強硬的男人多女人這也許是物競天擇。

但晚年的李敖就不行了。他說自己在五十歲之前,見到女人就想馬上行動,六十歲之後有心無力,七十歲之後呢,掉頭就走。

他雄起不了了,生理規律首先就讓他變溫和了。

李敖曾是當代魯迅。他比魯迅更決絕。

魯迅從沒在著作中點名罵過最高領導人。李敖公開罵兩蔣一直到死。魯迅沒有坐過牢,李敖因文字獄坐過牢。魯迅對師長是尊敬的,無論是日本的藤野先生還是中國的章太炎。李敖對胡適,對錢穆,對他的大學老師時有批評。

魯迅找個女學生還要搞迂迴戰略,從北京到廈門,李敖直接在電視上公開談論自己的情史,毫不隱諱。

李敖比魯迅更開放,更少顧忌。

但是,晚年的李敖和晚年的魯迅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有了家庭和孩子。魯迅晚年有了兒子,他對孩子很愛,友人來了,說你一個鬥士也這麼溺愛嗎?魯迅就寫了那首著名的: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李敖有了王小屯,雖然李敖自己說:她只給我倒過一杯水。但畢竟有了安穩安定的家庭生活,後來又有了孩子。

他比妻子大三十歲,比孩子大五六十歲。有記者採訪問他:你是一個好父親嗎?他回答:我覺得我是一個好爺爺。

從心理上來說,妻子如女兒,孩子如孫,他也得變柔軟了,也沒法不變柔軟了,他得為家庭子女考慮了。

一個有了後顧之憂的人,還能一如既往,無所顧忌的金剛嗎?

偉人之所以為偉人,偉大在精神,思想。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論境遇好壞人情冷暖堅定不改,這是很多偉人的特點之一。偉人通常都有很多好的幻想,追求美好,希望改造家庭和社會。

李敖和胡因夢婚姻的失敗,很多人分析去分析來,在我看來,這就是「在人間想追求天上神仙伴侶」的破滅。李敖說自己看到胡因夢因為便秘憋得通紅而想到離婚,他是把對方當女神看的。

胡因夢只是一個女生啊,漂亮點有名點也是個女人啊。同一屋檐下生活哪有女神?(胡因夢語)44歲的李敖,竟然在經歷多個女人之後還對婚姻生活有著四歲孩童般的幻想,真不可思議。

社會改造方面呢,李敖寫書主張全盤西化,寫了很多書和文章,《傳統下的獨白》,《老年人的棒子》······兩蔣死了,藍綠陣營紛爭又起,李敖也曾積极參与。還當過一屆立法委員。丟皮鞋,罵戰,辯論,積極為美化社會努力過。

可是2005年,李敖到大陸演講,他卻說對人生感到悲觀。悲觀什麼?悲觀他改變不了什麼,悲觀他自己早年批評晚年胡適和錢穆的溫柔,沒想到自己也有這麼一天。

李敖敵人很多,朋友很少。特立獨行的象魯迅一樣,只是他比魯迅有著更多的敵人,魯迅覺得在北京待不下去,李敖覺得在台灣不好,甚至說想在海南島生活。

晚年的魯迅留下過一句話;說我一個也不寬恕。魯迅活了五十多歲,如果魯迅活到八十多歲,會不會也和李敖一樣,變得想把敵人仇人召集起來,搞個告別和解交談?很難說。

李敖的勇氣和決絕其實比魯迅更大,他只比那位欲與天公試比高的人差點,那位晚年嘆自己只能改變北京周圍的一點地方。李敖也一定同意。

台灣沒了兩蔣,實行了所謂的選舉,他看到的依然是不滿意。他為之奮鬥一生的思想和行動結出的結果顯然使他失望。

所以李敖也就沒那麼硬了,他給自己定位為「怪人」,要反求諸已。他變得愛遊戲,上電視賺錢,像個綜藝明星。金剛從此不怒目。

當然他也絕不遭人利用,他的維權訴訟達到了幾百,他對想讓他說什麼的人說不,他有自己的底線。

那些想讓他「未游長城先進秦城」,那些「自己躲在戰壕里,卻對著他的背影大喊:沖啊,老英雄,怎麼變軟了的」所謂公知,他是不讓他們玩自己的。

李敖晚年最喜歡陸遊的「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遊戲心態,頑童一個。現在他死了,悼念的文章鋪天蓋地,隨了他的心愿。

李敖這樣的人,變軟了也是李敖,茄子老了還是茄子。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敖在最後的話中提到過「地獄」,他知道按照傳統的觀念,他不是一個唯唯諾諾,先人後己的好人,他是進不了天堂的。

但即使是進不了天堂,他依然會是個鬼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上道長 的精彩文章:

「神藥方」和「神」中醫

TAG:海上道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