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越戰付出了什麼樣的的代價?
美國人對於越南戰爭的評價很低,越南戰爭對美國的社會和文化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首先是錢:從1965年開始,美國為這場戰爭每天就要花掉7700萬美元,平均每年消耗石油4500萬噸。這是什麼概念?
中國2014年的石油產量是20996萬噸,美國當時在越南打一年所消耗的石油就相當於中國現在石油年產量的近1/4。放在當時條件下,那是天文數字。
美國整個越戰期間被擊毀的戰機(主要是被高炮部隊擊毀的)總價值105億美元。美國投放的炸彈總計720萬噸,是整個二戰各國投放炸彈總量的3倍。
這大把錢花出去,一開始對美國經濟的刺激相當有效:軍事訂貨投資,提供了大量經濟崗位,例如1966年,美國的就業率暴增6.5%,而其中軍事產業的勞動力和崗位更暴增34%。
也正是這樣的刺激,美國經濟有了號稱「狂飆時代」的8年增長。後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本該在1967年就爆發,正是因為越南戰爭的刺激,推後了8年。越戰時期美國老百姓特別是中產階層負擔極度加重,美國的個稅比例一度提高了10%。
如此還不夠為戰爭埋單,於是公債大量增加,政府赤字飆升。物價好像長了翅膀:8年增長期,美國平均工資增速是9.4%,零售業物價增速卻是12.2%。
這些情況也為接下來美國社會的大變動埋下伏筆:越戰不斷升級,表面的經濟刺激下經濟發展中的矛盾激化。於是美國社會動亂不斷,美其名曰「反戰運動」。
1966年5月,美國第一次發生全國性大學生抗議徵兵運動。15000人規模的反戰大軍到了1967年就暴增到35萬人。1971年又發生了華盛頓大集會。
一開始,集會還比較文明,後來就越發升級,暴力衝突不斷。例如1971年一次反戰集會,美國政府一次逮捕了7000多人,還有不少學生在反戰運動中喪命。
而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越戰直接催化的社會問題就是犯罪率飆升。越戰的經濟刺激造成物價飆升,貧困階層越發窮苦,貧富差距空前巨大,社會矛盾就像火藥桶。
由於越戰的持續,每天新聞里都是暴力鏡頭和血腥戰鬥,整個美國社會都浸淫在浮躁暴怒里。按美國學者斯卡皮蒂的說法,美國社會的犯罪率在越戰這8年是整個20世紀最高的時候。
另外一個被徹底激化的矛盾就是種族矛盾。越戰升級期間,美國人緩和國內反戰矛盾的一個方法就是大量徵召黑人當兵。越戰白熱化時期,在越南戰場從事高危地面作戰的美軍部隊里,黑人佔到20%。小馬丁·路德·金如此控訴:越戰里黑人的死亡率,遠遠高於美國其他族裔。
這樣做的後果是美國黑人的反抗日益增多,反種族歧視和反戰互相交織。大批越戰老兵回來後在美國不但得不到尊重,還遭到反戰人士的謾罵。在美國犯罪率最高的這8年中,越戰老兵的犯罪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特別文摘)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飛行「蜘蛛俠」:加拿大研發垂直牆面起降無人機
※美想在泰國建兵站:醉翁之意不在酒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