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咪知道兒科醫生董德坤:醫生的成就源於患者的信任

媽咪知道兒科醫生董德坤:醫生的成就源於患者的信任

現如今,醫院越大,醫生和患者就越邊緣......越來越多的兒科醫生逃離了公立醫院。

今天介紹的董德坤醫生,他經歷了從公立醫院到醫療改革先行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再到現在就職於媽咪知道兒科診所。董醫生說,他這麼做的原因,只是想離「純粹的醫生」更近一點。

董德坤,中山大學兒科碩士,原就職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兒科工作9年。

擅長各種過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變應性鼻炎、支氣管炎、肺炎(尤其是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的診斷與治療)、慢性長期咳嗽、急性哮喘發作的處理,慢性哮喘的長期個體化規範化控制、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及其他兒科常見病的診治。

全能醫生煉成記

///

想要成為經驗豐富,能獨擋一面的醫生,最好在病種複雜、培訓制度完善、經驗豐富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開始。

2007年7月,中山大學兒科碩士畢業的董德坤醫生,如期進入了全國綜合排名前十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5年本科,3年碩士,3年普通規培(住院醫師規範培訓),前面還有一條漫長的晉陞路。」但真正的考驗,是從你穿上白大褂、踏入診室那一刻開始。那些讓你不得停歇的病患、棘手的病種,一下子,在你面前全然攤開。

在醫院,急診佔據了董德坤醫生所有的時間。「醫院的急診不限號,沒有最滿只有更滿。」 他曾經一天看了130多個患兒,高強的工作量可想而知,缺覺和肉體的勞累事小,精神緊繃的壓力更讓人窒息。

中山一院是個重病或疑難雜症患者的聚集地,匯聚了整個華南乃至全國的疑難重症患者。急診室就像這一切的縮影。「我們要接收其他醫院難以解決的病人,眼科醫院、腫瘤醫院聳立在側,常有併發症、感染、化療後的病人送來處理專科實力以外的複合情況。」

毗鄰廣州中山眼科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中山一院,正是處於這樣一個「絕佳」的地理位置,讓董德坤醫生在急診室,經常接觸並醫治腫瘤化療患者,以及各系統、臟器(如:血液病、腎病等)疾病的病人。

「接受過中山一院的急診全科培訓,加上內、外科連軸輪轉,生生被操練成一張行走的全科牌照。」董德坤醫生說道。在醫院科室規整的「縫隙」下,董德坤醫生有機會在急診室練就全能,通曉全科。

「中山一院有最好的培訓系統,給醫生打下堅實基礎。在這裡接觸的病種特別多,鍛煉了我們對什麼病都有了解,都會處理的基本功。」這裡不僅是董德坤醫生職業生涯的一個里程碑,更是他追求更高目標的起點。

急診室作為突髮狀況最多的地方,總有極速運轉的滑輪推向搶救室,每一刻都在上演生死時速。「我們基本上天天接到奄奄一息的病者。我參加的是急診全科培訓,醫院裡幾乎每一分鐘都在搶救,只要你還會喘息就要上。記得那一天,有一個內科的搶救,除顫了十幾下,奇蹟地搶救成功了。」

「這人說沒就沒了」。董德坤醫生也沒想到,在兒科實習的第一天第一次搶救,就遇到了不幸的事情。「一個五歲的小孩,肺部膿腫,痰堵窒息而死。很難受,非常難受。畢竟這麼小,很可惜。」

有人說,醫生見慣了生死,早已經麻木了。但在說著這些搶救過往時,董德坤醫生依然情感流露,眼眶濕潤。

用「口水」看病

///

2013年7月,董德坤醫生辭去中山一院醫生一職,選擇了與當時大陸醫療體制相差甚遠的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醫院)。

在董德坤醫生看來,香港的醫療水平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港大醫院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驗田,取消了「藥品加成」「醫生聘用制」等制度。在這裡,除了學習外,更重要的是,這與董德坤醫生「當一個純粹的醫生」的目標更近了一步,「無法單純靠醫治者個人的專業價值養活自己的日子,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採取香港管理模式、紮根內陸生存與發展土壤上的醫院裡,醫生想轉變以往養成的診療理念,嘗試新的診療方式,需要時間來適應。

剛開始,帶給董德坤醫生衝擊最大的是完全不同的診療理念,「當時我在港大醫院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裡的醫生大多是用『口水』來治病。」港大醫院的醫生會花很多時間安撫患者的焦慮情緒,與患者溝通病情,並且教育患者如何正確預防和護理。董德坤醫生一度懷疑,「這能治好病嗎?患者會不會來找我麻煩?」

「很多病其實只需要很少的葯,甚至不用吃藥就能痊癒,只是有時患者太過於緊張了。」 董德坤醫生指出,用「口水」治病其實更能讓患者感受到治療之外的更多關懷。並且,是醫生在用自己的專業精神為患者承擔更多,只是這樣的承擔特別需要被理解和看見。

港大醫院與國內公立醫院有著不同的醫療體制,它沿用香港醫院的用藥體系。在港大醫院的實際診療中,「開很少的葯、不開不必要的葯和檢查;有時候會使用大陸這邊禁用的違禁藥,例如四環素類藥物(8歲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當然,國外是有證據可以使用的);有些藥品使用率很低,比如抗生素,在內地的醫院使用率很高,但在港大醫院的使用率不到10%。」

造成診療體制差異的原因,除了缺乏統一的診療指南外,也與醫生的認知和見解有關。

港大醫院形成的診療理念,源於導師的教導。「他們的理論基礎非常紮實,講一個知識點,往往細緻到讓你嘆服。某個病種它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港大的導師會手把手教,這對我影響很大。」與以往公立醫院「指令性」的教導不同,港大醫院的氛圍是暢所欲言,尋根溯源。

在政策的保護下,港大醫院5年的「綠色通道」讓自身的服務質量得到認可,但隨著政策的變化, 2017年1月1日開始,港大醫院將自負盈虧,面臨著新的挑戰。「在各項醫療費用不能自主定價的情況下,醫院勢必要作出順應市場及大環境的改變,比如可能通過增加病人數量,放開預約限號限制等方式;這樣分配給每個病人的就診時間就會壓縮,服務質量也會出現變化。」董德坤醫生說著港大醫院的「變」,話語中有夾雜著遺憾和無奈。

正因為這些變化,董德坤醫生的行醫初衷讓他選擇了私立兒科診所--媽咪知道。

與患者建立「互相信任」

///

「不做沒必要的檢查,不開沒必要的藥品。」 董德坤醫生在港大醫院的診療理念在媽咪知道兒科診所得以延續。

私立診所的意義在於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有充足的溝通時間,與病患建立長期聯繫、病情跟蹤,這對診療效果有很好的幫助。董德坤醫生提倡「專科病配備專科醫生」「專科病必須找專科醫生」,他認為這種長期跟蹤治療很重要。

私人診所能夠吸引患者前來就醫,靠的是醫生個人品牌背後的實力,「在私人診所,沒有過硬的專業素養,是很難得到學習型媽媽們認可的。」董德坤醫生感嘆。

「我們有專人管理的會員微信群。記得曾經有位會員媽媽帶寶寶在公立醫院就診,等待醫生解讀化驗的血常規和CRP結果時候,先發到微信群里諮詢,我結合寶寶具體情況,考慮是泌尿道感染,馬上建議寶寶完善尿常規,但是當時接診醫生不考慮這方面可能,幸好會員媽媽選擇相信我,結果證實果然就是泌尿道感染,沒有耽誤寶寶治療。」董德坤醫生這個風險舉措,在其他人看來可能會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他深知,如果判斷不準確,迎面而來的是一片有關自身專業能力的質疑聲。「媽咪知道的同事都替我捏把汗,還有很多家長和我說,你這樣風險太大。但我的專業告訴我當時必須要說出來。」風險的反面,收穫的是一群追隨者,董德坤醫生把這群人稱為「粉絲」。

在媽咪知道,董德坤醫生的耿直和專業獲得不少媽媽用戶的信任。如今,他已經在媽咪知道積累了不少「粉絲」。開科普直播、寫科普文章、做講座,這些媽媽「粉絲」都第一時間力捧,用戶群的溝通也一直很順暢。

「在媽咪知道看診很多病人和香港一樣,家長對你很信任,會聽從你的意見,我覺得這種私立的模式,大家溝通不存在障礙,消除家長的焦慮,這是我們看病的一個主要目的,也是一個醫生成就感的來源。」在董德坤醫生看來,這是醫患之間最好的狀態。

開設精品課程

///

最近氣候多變、感冒高發,董德坤醫生和媽咪知道一起精心製作了40餘分鐘的視頻課程—《如何輕鬆應對寶寶感冒》,課程中將會跟大家詳細介紹:

寶寶為什麼會感冒

感冒和流感的區別

感冒與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別?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

咳嗽、發熱、流涕、咽痛的家庭護理

退熱葯和止咳藥的那些事兒

寶寶何時需要就診

相信聽完這堂課的寶爸寶媽們,都會對寶寶感冒有更加系統性的了解。不再出現一著急就給寶寶隨便用藥的情況。在面對寶寶感冒時能少走彎路,更加的從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知道 的精彩文章:

孩子被小夥伴罵「蠢豬」,我該怎麼辦?

TAG:媽咪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