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負韶光,不負「春」

不負韶光,不負「春」

作為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春分」既是節氣,也是節日,有一系列的祭祀慶典。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禮制。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據學者考證,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 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祭日的儀式非常隆重。

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情,行三跪九拜大禮。

清代皇帝祭日禮儀有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昨、車撰、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

春分起居

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

春分時節,應該晚睡早起,但古人所謂的「夜卧」並不是現代年輕人所認為的玩遊戲、泡吧至凌晨,而是應該在21-22點就入睡。

而且,由於白天時間變長,所以天一亮就應該起床,散開頭髮、寬鬆衣帶,讓身體毫無束縛,並且應當要多去庭院中以及視野開闊的地方走一走。

另外,人們常常提及「春困」一詞,也就是說在春天的時候人們常常會更容易感到身體的睏乏,但在此並不建議用「多睡」來解乏,而是建議可以在午時(11點-13點)小憩15-30分鐘,這樣可以讓人在午後的時光里依舊精神飽滿。

人體順應天時,在春分時節,自然也會表現出向外向上的特點,而梳頭恰恰可以促進腦部血液的流通,疏通氣機,有助於人體陽氣的生髮

《養生論》曾提及:「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因此閑來無事的時候,多梳頭就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春分飲食

《黃帝內經》關於飲食所推崇的養生之法為多食時令之品。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春分為生髮的時節,所有的植物都會發出新鮮的嫩芽,因此在春分時節應當多食用春芽,比如香椿、豆芽、萵苣、蒜苗、豆苗、春筍等。下面為大家推薦兩「春」

香椿

春分時節的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最好的。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雜病」之說。

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它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開胃的作用。

直接從樹上採摘下的新鮮香椿嫩芽,可以直接入菜。但如果從市場上買來的香椿,一定再吃之前做焯燙處理。在沸水中焯燙1分鐘左右,可以除去有害物質,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綠色。

春筍

筍菜自古就是一道美味佳肴,宋代蘇軾說: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在唐代,鮮嫩竹筍深受大眾喜愛,原本砍柴的山夫都改行挖筍去集市上售賣。

大詩人白居易的《食筍詩》這樣寫道: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可見筍菜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青睞。

春筍與冬筍有別,冬筍生於冬季,待出土時已顯老,唯有筍尖鮮嫩。而春筍,各個部位都可進行分檔食用,雖口感不一,但味道同鮮。最嫩的筍尖可以用水焯一下涼拌,原汁原味,清淡宜人;

陽春三月,氣溫逐日回暖,「春困」之患侵擾人們,若能多食富含粗纖維的春筍不僅對腸胃蠕動有很好的效果,還能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降肝火,護脾胃,使人戒急戒燥,心神安寧。

另外,春與肝相通,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易肝陽上亢而出現上火的問題,若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因此宜食用有利於陽氣生髮的食物(可多用生薑、蔥、豆豉調味,多食韭菜、大蒜等)和多食用微甜的甘潤食品(大棗、綠豆、百合、桂圓、銀耳、蘿蔔等)。

春分要養肝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養生重在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

適當選用一些中草藥煎服也是很有效的辦法,也可選擇應用一些養肝、疏肝、清熱的中藥茶飲,比如玫瑰花、菊花、枸杞等,有效預防疾病發生。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春分時節,肝木上升,人們容易因為不順心的小事而焦躁、暴怒。然而,肝屬木,喜條達,應避免大怒、大喜、大悲,為順應春天陽氣的上升,應當保持平和的心境,勿燥勿擾勿煩神,保持樂觀的心情,閑暇時間,可以養養花鳥,修身養性。

特別是有高血壓、易抑鬱的患者,應多登高望遠,多去踏青,保持心情的舒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農聚友會 的精彩文章:

急診醫生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留下兩個孩子小的才5個月!
好消息!株洲籍名中醫謝雪姣2月11日來神農中醫館坐診,還有少量號源,搶號中……

TAG:神農聚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