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家爭鳴——儒家

百家爭鳴——儒家

1

百家爭鳴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0家被發展成學派。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但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

接下來,小編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儒家。

2

儒家

儒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

儒學作為一種學說

儒家作為一個階層

儒教作為一種信仰

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儒家的發展倒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先秦時期身為諸子百家之一

也不過是與各家平起平坐

到了秦始皇一統六國之時

更是有「焚書坑儒」

導致儒家遭遇歷史最大重創

漢朝時期 終於算是苦盡甘來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建議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於是儒家思想便傳承至今

影響中國兩千多年

3

主張

儒家思想基本分為"內聖"與"外王"

即個人修養與政治主張兩類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主張「禮」,提倡 「三綱五常」

「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

4

代表人物

1

孔子

孔子,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

倡導仁、義、禮、智、信

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

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軼事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2

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城人

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

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

《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軼事

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幹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應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於言傳。為了不失信於兒子,儘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3

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

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

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

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

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5

結語

儒家思想傳承至今,對華夏民族的發展影響深遠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小編也只能介紹滄海一粟

如果有什麼錯誤和意見

歡迎大家留言哦

如果想了解儒家文化更多的內容

登陸問源文化網

那裡有你想要的

還有你意想不到的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源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問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