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說:「嚇死人了!」,說多了可能真會出事!
我們總愛說:嚇死人了!雖然我們在受到強烈的驚嚇時,確實會有心跳加速、驚魂未定的感覺,但是,人真的會被活活嚇死嗎?
是真的會被嚇死!
人受到強烈的刺激時,人體內部的交感神經會產生劇烈的反應(醫學上稱為應激反應),會使得身體釋放出大量的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皮質醇)。
大量的激素,會導致心跳突然加快,血液循環加速等癥狀出現,會引起心律失常、血壓上升、心臟病發作等,嚴重時還會使心跳纖維發生撕裂,這些都是致命的。
這也和我們身體里的「戰鬥/逃跑反饋」的自然保護機制有關。
即當人感到極度恐懼時,戰鬥/逃跑的本能反應就會啟動。會不受意識控制地激增人體腎上腺素,使得心跳增加、血液流動增加、瞳孔放大等,這些反應可以增加戰鬥/逃跑成功的幾率。但過量的激素,會損害內臟器官如心臟、肺、肝臟、腎臟等。
這也真不知道是保護還是傷害......
所以說,嚇死人的情形 ,是絕對存在的~不過想要嚇死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什麼人容易被嚇死?
通常來說,心臟健康的普通人,死於驚嚇(或其他強烈情緒)的可能性很低。
因為,我們前面就有提到,驚嚇死亡是由於腎上腺素的激增,導致心臟負擔過大,增加血管過度痙攣、心律失常等風險,才會對人造成傷害。
而且,人體腦中的「杏仁核」的區域(恐懼及其它情緒都發源於此)將情緒信息傳遞到正上方的海馬,由海馬負責把情緒放到情境中加工。
當情緒刺激程度只有輕度或中度時,海馬會使你意識到,你是安全的,人體能夠有效地應對。
但是,以下人群要注意!!!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心絞痛或其他冠心病的患者。
由於本身慢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各類心臟病,在驚嚇或其他情緒極為激動地情況下,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發生心臟停搏、心源性休克或心臟破裂等心源性猝死事件。
所以,這類人群要更加小心,注意保持情緒平穩!實際上,除了驚嚇,其他強烈情緒也會引起猝死!
看比賽太過興奮,看電影太過刺激,打麻將太過激動,甚至遇到重大事情太過緊張......
都會導致身體在極其強烈的情緒衝擊下,發生一系列「應激」反應,特別是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之類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強烈情緒反應影響下,猝死的可能性會有所上升。
可是,日常生活中,難免有情緒波動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如何緩解情緒劇烈波動?
最好的辦法——深呼吸
呼吸時,人體會有意識地降低交感神經的反應,交感神經會緩和對身體的控制,使人能放鬆下來。
還有呢,每個人有必要了解並且敬畏自身的承受限度。
簡單來說,就是別作死,雖然恐懼多半不會殺死你,但又何必去驗證呢?
最後,太過強烈的情緒狀態都可能殺人,無論是恐懼還是別的情緒。因此,佛系應對生活很重要啊~平靜,深呼吸,點個贊
好好開始美好的周一吧~請記得給我佛系點贊喲~
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反覆出現胎停育或流產,或許你老公是個流產男人!
※年輕時沒經歷過這種「痛」,難怪有人只能長這麼高?
TAG: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