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知遠北面稱尊出自郭威力促,不忘舊主石敬瑭,國號仍為「晉」!

劉知遠北面稱尊出自郭威力促,不忘舊主石敬瑭,國號仍為「晉」!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68篇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正月,原後晉雄武軍節度使何重建不願投降遼太宗耶律德光,舉秦州(甘肅天水)、階州(甘肅隴南)和成州(甘肅成縣)三州之地,歸順了後蜀。

北平王、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聽說後,不禁喟然長嘆:「都是因為契丹小鬼子太欺負人,搞得大家不安生。我知道老何,他肯定不甘心去汴京給耶律德光叩頭,又怕契丹人找他麻煩,兩害相權取其輕,乾脆投了蜀國的小孟。我是諸侯的老大,他們看我都扛不住(劉知遠派遣王峻到汴州上表稱臣),所以只能自尋出路。這麼混下去,實在丟人!」

河東戰區的屬官紛紛勸說劉知遠北面稱尊,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各地藩鎮為啥去朝見耶律德光,因為大夥實力不夠,不敢不去。一旦劉知遠挑了頭,就重新有了凝聚力,節度使們一起動手,還怕趕不走契丹人?!

劉知遠掂量了很長時間,心裡仍然沒底,決定再看看形勢。他打探到石重貴將被發配到黃龍府,立馬宣稱要從井陘口進軍河北,半道截住石重貴,將他迎回太原(天知道他是不是真這麼想,即使接到了,石重貴多半也是韓林兒的下場)。

二月十一日,劉知遠和河東戰區諸將到校場閱兵。首先登場的是心腹史弘肇麾下的武節軍(劉知遠於公元943年組建的嫡系部隊),史弘肇把出兵任務和日期一宣布,武節將士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現在契丹人攻陷了京城,皇帝都成了賊配軍。能執掌天下的,除了咱們的北平王爺再沒別人了。王爺應該先登上皇位,再名正言順地出師!」

一邊說著,大家都激動起來,不知誰帶頭向高台上的劉知遠叫了聲「萬歲」,將士們於是爭先恐後地振臂高呼「萬歲」。

劉知遠面露難色,對周遭的眾將說:「契丹人士氣正旺,我軍軍威不振。想建功立業還怕沒機會,弟兄們太心急了!」他命令史弘肇彈壓隊伍,禁止再喊萬歲。

二月十三日,行軍司馬(作戰參謀)張彥威等人連續呈上三道勸進的表章,請劉知遠稱帝。劉知遠吃不準時機,還在猶豫。

蕃漢孔目官(胡漢事務管理官)郭威和都押衙(戰區總部管理官)楊邠跑進內堂找到劉知遠,對他說:「如今無論百姓或士兵,都不約而同地希望您建基開國,這就是天意啊!大王您不乘此良機,實現他們的心愿,恐怕時機稍縱即逝,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劉知遠恍然大悟,讓郭威把戰區高層召集到議事廳,討論建國事宜。

耶律德光任命的保義軍節度副使劉願暴虐不堪,當地百姓深以為苦。保義戰區下轄的奉國軍都頭(五代時約100人的戰鬥單位稱為都)王晏、候章找到上級指揮使趙暉商量:「中原板蕩,咱們出力的時刻到了。河東的北平王爺是先朝宿將,謀勇兼備,遠近聞名。如果咱們把劉願殺死,挾整個保義戰區擁戴他,為其他藩鎮做個榜樣,日後的富貴將逼人而來!」

趙暉深以為然,就同他們秘密在軍中串聯。幾天後,王晏帶著幾名死黨,半夜撬開武器庫,將庫中武器取出分發給願意舉義的士兵。

拂曉時分,眾軍齊聲鼓噪,殺入節度使內衙,砍下了劉願和契丹監軍的首級,掛在了城門之上。王晏等人推舉趙暉為節度留後(候補節度使),飛騎馳往太原,請求劉知遠登極。

二月十五日,劉知遠在太原宮中接受皇帝寶冊,即皇帝位。他自稱雖應天順人,身登大寶,但不敢忘記「晉」的恩德,國號沿稱「晉」。只是將少帝石重貴的年號「開運」改回高祖石敬瑭的「天福」,續稱今年為天福十二年。(待續)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脫脫等《遼史.太宗本紀》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漢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鑒》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盛唐是如何衰敗的?後唐和唐朝有何關係呢?
五代十國時,陳橋兵變稀疏平常,為何趙宋可以延綿那麼久?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