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之美的代表—中國古典園林
導
語
READ
中國的古典園林,它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它成為漢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而意境使中國古典園林在美學上取得顯著地位。
全文字數: 1074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意境是中國古典園林
在美學上的取勝之處。
它是通過園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
使游賞者觸景生情而產生
情景交融的一種藝術境界,
是內在的含蓄與外在表現之間的橋樑。
園林作為一項藝術作品,
在其中融入了創作者個人的情意,
又借這些造園景物表達他情意的境地。
拙政園
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
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
—建於明正德年
留園
過道盡頭是迷離掩映的漏窗、洞門,
中部景區的湖光山色
若隱若現,千姿百態、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
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建於明萬曆年
唐宋時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形成時期。由漢代開端的中國園林發展進程,經過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到隋代統一中國的過渡,至唐代出現了一個興盛的局面。唐宋時期園林發展中出現了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在苑囿的營建中注意了遊樂和賞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築外,已注意到迭(dié)石造山,鑿池引泉。布局關係也趨於融洽,使之形成優美的環境,發揮了休憩、游賞,甚至宴樂之功能。
艮岳
中國園林形成時期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園和文學、繪畫的結合。大家所熟知的宋徽宗營建的「艮(gèn)岳」,也就是《水滸傳》里「花石綱」的來歷。這個御花園,山水美秀、林木暢茂,迭石樹峰,又有宮殿亭閣,高低錯落,迭山鑿池,別出勝景,可稱為唐宋時期中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可惜已經在戰火中夷為平地,在地面上永遠的消失了。
中國園林的種類是豐富的
承德避暑山莊
山莊宮殿區布局嚴謹,建築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
有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皇家園林。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於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建築體型高大。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山石四周環列建築,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溝通園內、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
—滄浪亭(建於北宋)
獅子林雖綴山不高,但洞壑盤旋,嵌空奇絕;雖鑿池不深,但迴環曲折,層次深奧,飛瀑流泉隱沒於花木扶疏之中
—蘇州獅子園(建於元代)
有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閑的私家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上海的豫園等。還有佛寺和道觀的附屬園林寺觀園林,也包括寺觀內部庭院和外圍地段的園林化環境。這種園林環境清幽,景色簡單卻別緻,置身其中,頗有一番意境。
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從陝西半坡遺址發掘的方形或圓形淺穴式房屋發展到如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中國的古典園林,它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它成為漢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這一系列現存的技術高超、藝術精湛、風格獨特的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它深浸著漢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一個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生動寫照。
1
END
1
本期主播:佳佳 志博
技術支持:昊 筠
責任編輯:杜 杜
校 稿:家 齊
歡迎關注
河南警察學院湛藍之聲
公眾號:湛藍之聲
微 博:河南警察學院警院之聲廣播站
特此說明:
圖片來自網路,文字來自於騰訊網《中韓古典園林概覽》與網路


TAG:湛藍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