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否一言不合就「大動肝火」?很可能是它造成的!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嘿!我這暴脾氣!」
"你再瞅一個試試!」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
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
就與別人發生矛盾的事情。
小到吵嘴怒懟,大到打架互毆,
有時一言不合的「大動肝火」,
就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大動干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在春天的時候,
除了特愛犯困以外,
自己還非常容易煩躁、生氣~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人體在經過一個冬天的潛藏後,
極易肝火旺盛、情緒不穩。
所謂「大動肝火」,
就是在這個季節產生的。
那麼,
要如何才能讓自己少「大動肝火」呢?
民哥這就告訴您!↓↓↓
春季養生先「護肝」
從中醫上講,肝臟具有升發調達、儲存血液、舒暢情致的作用,與春季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相對應。所以,春季與肝相和,春季上火則多為肝火。此時既要補充肝氣的不足,又要防止肝氣過旺。
同時,肝臟也是個「化工廠」,我們三餐吃下的食物都須經過它的「解毒」處理,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因此,春季養生,要先從「養肝」開始,盡量照顧好我們的「小心肝」。
春季「肝火旺」的表現
中醫所說的「火」其實是指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其中,肝火分為虛實兩種。實火多由於肝主疏泄的功能被破壞,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虛火是陰虛火旺,多由肝腎陰虛所導致。
肝火一般是由於長期鬱悶引起的,常見表現是心煩易怒、抑鬱愛嘆息、口苦口乾、脅肋部不舒服甚至疼痛。時常也伴有頭暈脹痛、面紅目赤、耳鳴甚至突發耳聾、小便少且黃、大便干、舌紅苔黃等癥狀。部分人還會出現失眠多夢、噩夢連連的情況。
春季如何養肝?
一、食療
1、銀耳入肺、胃、腎經,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起到保肝的作用。它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長期食用可以滋陰潤膚,對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有一定作用。
2、梨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
3、芹菜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清火除煩、利水消腫的功效,能夠養肝護肝、對於高血壓、神經衰弱、水腫等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4、金銀花泡水喝,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不僅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還能有效排除體內的毒素,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很好的養肝護肝作用。
二、調整自己
1、調整睡眠,「人卧則血歸於肝」,按時就寢、睡眠充足是養肝血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優質的睡眠能養護肝臟,保證人體按時進入睡眠,肝臟才能得到充分休息,恢復元氣。
2、調整情緒,「百病生於氣」,說的就是很多病都與情志不遂,造成氣血經絡不通有關。平時應多和開朗樂天的人交流,吸收正能量。偶爾飲用一杯玫瑰花茶,也可以起到疏肝的作用。
3、調整休閑娛樂活動,運動是促進氣血調和、疏肝降火的好方法。踏青、郊遊、觀賞自然界和綠色植物,吐故納新,強身健體,既可以和家人、朋友增進感情,又可以怡情養肝。
三、按摩
1、按摩三陰交穴,三陰交穴位於腿部內踝尖直上3寸的位置,取穴時,取坐姿,屈膝使大小腿形成直角,在內踝尖上約4指寬的位置,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在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就是該穴。
2、按摩足三里,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功效:疏肝益脾、清熱化濕及鎮靜安神。
3、按摩太沖穴,通過按摩太沖穴可降肝火。太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在按摩此養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說到底,不管是食療、還是按摩,都是一個漫長的調理過程,貴在堅持。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最有效的方法,或許還是嘗試改變自己一言不合就發飆的暴脾氣吧!
來源:新華社、51養生網、華醫健康苑、養生固本、健康人生(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思懿(實習)
指導老師:小絲滑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人們常說肝火旺究竟是什麼意思?
※春天肝火旺,脾氣大,多吃這幾種食物,不用吃藥也可以降肝火!
TAG:肝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