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依據老子定理來看人類物質文明與科技文明的未來

依據老子定理來看人類物質文明與科技文明的未來

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與理解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只有相對真理存在而沒有絕對真理存在。認識沒有盡頭,科學便應該沒有盡頭。

但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作為一個自然的社會事物它必然會走向自我毀滅。這個結論是按照老子的邏輯推論的。老子在其開篇就講到了一個「定理」,它的內容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當我們為「美」這個辭彙下定義或制定標準時,根據「肯定即否定」這樣一個關係,那麼與該定義相反或者不符合作為「美」的標準的那些內容,便自然而然成為「惡」,即「丑」的定義和標準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為「善」下了定義,那麼與該定義內容相反的意義便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不善」,即「惡」的定義了。讓我們仔細的來觀察這一組關係,「美」的定義的完善或者說「美」的標準的制定,同時的也就確定了「惡」的定義和標準。也可以這樣說,即「美」的定義的完善促使了和成就了「惡」的定義的完成。用老子的語言即是「美」生有了「惡」。同樣的道理,「善」的定義的完善必然的促使了「不善」的定義的完成。也即是說「善」的定義生有了「不善」的定義。推而言之,意義相對的兩組概念或性質相反的兩個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生成的關係。所以,有會生無,無會生有,難會生易,易會生難,長會生短,短會生長,高會生下,下會生高,前會生後,後會生前,這即是經文講得,「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老子在經文第八十一章對終極的大同社會做了描述: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這幅圖像裡面沒有科技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內容,而且還要有意識地放棄一切先進事物,要返樸歸真,要過遠古時代結繩計事的生活。

老子為什麼會有反對教化和文明言論,老子論證他道理的根據是如下兩個命題,「智慧出,有大偽」,「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文明和科技帶給人類的益處良多,但帶給人類的負面效應也不少。智慧的能量並不全部都被用在於人類有益的事物上,科學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利,但它也可以被用於製造殺傷性武器,比如原子彈,氫彈等。人類通過科學所獲得的一切,都可以在一瞬間被科學自身所毀滅。科技文明潛伏了否定自身,毀滅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文明的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導致的自然和社會的種種問題。這些也都是對文明自身的否定的因素。按照老子的邏輯這些否定因素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而且最終還會是導致文明自身滅亡的原因。這是科技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必然宿命。按著這個道理,人類文明從結繩計事的生活而來,最終還要返回到結繩計事的生活中去。這是老子反對物質文明和科技文明的主要論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紅振 的精彩文章:

探究國學經典之本義,尋找未來文華之方向一一我的國學觀
我為什麼不能相信「元亨利貞」四德說?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