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找不到工作踹媽:但願以後孩子的「鍋」,我們做父母的不背

找不到工作踹媽:但願以後孩子的「鍋」,我們做父母的不背

NO.1

也許你從不知道

你身體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有點時光

父母對孩子的愛,真是捧著怕摔,放嘴裡怕化。再暴脾氣的母親,在孩子面前都變得溫柔可人,活脫脫成了古代未出閣的那個她。

90後男孩小力(化名),因成績優秀,被錄取本一而且讀的是熱門金融專業,實打實的學霸一枚。然則就是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卻在找工作中屢屢碰壁。

簡歷優秀,面試機會多,可總是在面試無情被刷下。幾次之後,他又轉向公務員,筆試成績穩穩的第一名,到了面試依舊成了墊底。

輾轉幾次的失敗,讓小力失去了信心,沉迷網路,在家待了兩年。母親著急了,天天念叨去找工作,終於有一天小力爆發,一腳踹開母親。

說:「我現在所有的結果都是你造成的!你只讓我學習,不讓我交朋友……你再看看你自己,和誰的關係處理得好?

母親呢?也感覺委屈,本來為兒子好,能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還在寧波市裡租房住。為能讓兒子專心學習,不讓小力與其他孩子一起玩。

母親認為,父親本就沉默寡言,再說家裡與身邊的親戚關係不好,還經常的吵架,但是這和兒子有什麼關係呢?

她得出的結論是:「我的兒子明明很優秀,一定是用工單位里沒有熟人,有人介紹就一定沒問題了。

不得不說,忘恩的孩子,心寒的父母,反過來想想卻又心酸:打拚一輩子為兒為女,到頭來落個埋怨。

孩子有錯嗎?錯的離譜!養兒只為身後事,沒有父母的不是,只有兒女的不對,動手更是對父母的不孝。況且你找不到工作,並不能怪在父母身上,家人養育,你不努力,到哪都吃不開。

但是現在的父母啊,給了孩子們一個身體,思想卻留在了自己腦子裡,於是孩子出去就成了行屍走肉般的存在,只有生活本能,沒有生存技能。

NO.2

也許你從不知道

你身體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有點時光

待過一個公司,當時處於創業時期,於是加班、開會成了常例。每每想休息的時候,看看身邊同事埋頭苦幹的時候,默默把假條撕了。

領導也是個個卯足了勁,培訓、溝通、打樣老闆親上陣。第二年開春沒多久的一次會,讓公司炸開了鍋。

老闆在辦公會上,嚴肅並且要求寫進會議記錄的一段話是:

「從進入5月份到6月中下旬,公司上班時間除決策會議我還正常參加,其他時間我不在參會。緊急事情簡訊聯繫,不能打電話,除非我主動打給你們。」

他說完看看我們目瞪口呆,誰也不敢說話的樣子,輕輕一笑,加上一句:這不是孩子要中考了!

老闆,你這是考驗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還都以為是公司要準備解散了呢。但不得不說,從這能反映出,父母對於孩子學習是放在第一要位

散會後聊起這個事情,領導笑談別看在公司一把手,到了家裡就是三把手,誰能都指使。

妻子說窗戶玻璃太薄,隔音不好影響孩子學習,二話不說,換!

孩子說這兩天睡覺不好,老沒精神,起來還腰疼。夫妻倆愣是啥事沒幹,在家仔細檢查了床,最後結論是可能床墊不行,沒說的,換!

開完中考前家長動員會,家裡就實施全天候戒備,應酬能推就推,親戚約好考完再見,車接車送加營養快線,生怕孩子有點閃失。

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圍著孩子轉。

可作為父母的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就是孩子甜蜜的負擔。天天的兩點一線:家與學校;單純的社交關係:父母與老師,同學之間。

你能給孩子一個24小時陪伴的家,卻給不了一輩子安穩的環境。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下,他們經歷的事情,你能一直在身邊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這樣只會讓孩子,遇到事情先想到家。就像溫室長大的花,開的爭相鬥艷,搬到太陽光下,如霜打過一般,蔫了葉子枯了枝,因為失去了房子的遮風擋雨。

NO.3

也許你從不知道

你身體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有點時光

不得不說,現在面試,就是一個推銷自己的過程。本質就是產品性能如何,優點在哪裡,是那點能抓住客戶(公司)的心,讓客戶(公司)為產品買單。

網上還有一個有趣的比喻是,面試就像相親一樣。雙方通過溝通,彼此獲得所需信息,對比自身的契合性,價值取向是否一致等。

走向社會,面試是社交的第一步,邁不出這步,連工作的機會都失去了,談何後來的發展,金子要發光不還得有人去淘出來?千里馬還需要伯樂。

小力的母親,阻撓孩子與其他人一起玩,還經常與親戚發生爭吵。這樣只會讓孩子失去最好的社交老師:父母與社會。

我們都熟悉《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附近。於是孟子經常嬉戲玩耍於墳墓之間,孟母見此覺得此地不適合居住,就搬到市場附近。

可孟子又想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於是決定搬遷到書院邊住下。這時,孟子模仿儒生們禮儀之事,孟母才定居下來,認為是適宜居住之所。

可見言傳身教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小力踹母親的行為,令我們寒心的同時,父母與親戚經常吵架真的對孩子沒有影響嗎?

父母一言一行,落在孩子眼裡,都變成了參考,會不自覺的模仿,並付之行動。他意識不到身邊知近的人如何相處,認為吵架都是一種常態。

與人為善,與己為善。

社會社交無處不在,終有一日孩子要進入這個大染缸。紛雜的人際關係,複雜的人情網路,從小就給孩子划下了隔離帶,什麼時候他才能進入快車道。

中國家庭式溺愛,正在消磨他們的獨立、自主、表達的能力。可怕的是,我們還認為這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畢業後沒有一家公司只要求背書做卷好就行,這個時候簽合同要談判,談業務要交流,哪怕文員坐辦公室,還得有眼力勁端茶倒水。這些不是什麼卑躬屈膝,低三下四,而是去抓住這些社交背後的機會。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並不能逃離社會這把教桿的敲打。總要有一些需要自己去買單的東西,也許是面試失敗,也許是工作遲遲不能晉陞。

NO.4

也許你從不知道

你身體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有點時光

馬雲在兒子18歲的時候給他寫了一封信,他說兒子18歲了,送你三句話:

第一永遠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問題,獨立判斷

第二永遠保持樂觀的心態,世界是有很多問題,但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比問題多,世界所有的問題,人類這麼多年都過來了,為什麼我們就過不去?

第三個講真話,跟老爸講真話

你看,給了孩子一個身體一個家,更要給他一個大腦,去思考,學會處理,立根生存。

現在教育已經越來越注重動手能力,身邊有同事說,昨晚回家折了一晚上的千紙鶴,孩子興奮的大呼小叫的,雖然疊的歪歪扭扭,可孩子一直比對著折好,跑到床前對父母炫耀。

還有一次逗孩子說,家裡鍋壞了,沒法做飯,其實媽媽本意是想帶著去吃麥當勞。誰知小女孩歪頭想了想說:那爸爸可以出去買鍋啊。

對孩子的愛,不僅僅是物質的滿足,還有不可忽略的思想教育。學校能給的是書本的知識,而父母是孩子言傳身教的最佳版本。

但願以後孩子的「鍋」,我們做父母的不背,要用鍋教他們做的一手好「菜」,下得「廚房」,上得「廳堂」。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青先生 的精彩文章:

情人節要分開,女友你究竟想如何?是否我們的愛情走了樣

TAG:蘭青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