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北京香火最旺寺廟被譽「龍潛福地」 乾隆皇帝竟誕生於此!

北京香火最旺寺廟被譽「龍潛福地」 乾隆皇帝竟誕生於此!

建造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雍和宮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曾是康熙帝賜予四子雍親王的府邸,又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上圖中的昭泰門又稱雍和門,原為王府的宮門。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成為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寺院共有佛殿238間,建築風格融漢、滿、蒙等各民族建築藝術於一體,非常獨特。上圖天王殿內供奉有布袋尊者和四大天王塑像。

大雄寶殿內供有三尊高近兩米的銅質三世佛像,與大多數寺廟供奉的橫三世佛不同,雍和宮供奉的是豎三世佛:中間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左為過去佛燃燈佛,右為未來佛彌勒佛,表明從無限久遠的過去,到無限遙遠的未來,都是佛的世界。

法輪殿是漢藏文化交融的結晶,殿內正中供奉一尊高6.1米的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銅坐像,東西兩側牆壁上還有以佛祖釋迦牟尼為題材的壁畫。

在宗喀巴銅像背後,是被譽為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的五百羅漢山,高近5米,長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精細雕鏤而成。五百羅漢山前有一金絲楠木雕成的木盆,據說當年乾隆帝出生後三天曾用此盆洗澡,俗名「洗三盆」。

高25米、飛檐三重的萬福閣是雍和宮寺廟建築群中北端最高的建築,宛如仙宮樓闕,具有遼金時代的建築風格。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出了兩位皇帝的雍和宮被譽為「龍潛福地」,殿宇也與紫禁城皇宮的規格一樣,為黃瓦紅牆。

萬福閣內供奉一尊邁達拉佛(彌勒佛),高18米,地下埋入8米。佛身寬8米,用整棵名貴的白檀香木雕成。據說乾隆帝為雕刻大佛,用銀達8萬餘兩,這尊大佛也是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

位於最北端的綏成殿內供奉著歷任班禪活佛塑像。雍和宮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12號,全年對外開放,門票價格25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鏡頭之後 的精彩文章:

「在哪跌倒,在哪爬起」,小黃再度升級,能否對抗「黑手」?
男子對400斤女友不離不棄,想不到減肥後女友美的驚艷眾人!

TAG:鏡頭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