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入空門的書法家
書法和佛法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歷史上有不少遁入空門的書法家
用書法之形意書寫佛法之慈悲
自成一派氣象
那麼,現在就來讓我們認識幾個書法有成的僧人吧。
智
永
隋朝智永 從空中來去
智永和尚(生卒不詳),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雲門寺(原名永欣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20年,留下了"退筆冢"、"鐵門檻"等傳說。智永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他傳"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所臨《真草千字文》,用筆藏頭護尾,一波三折,剛柔相濟,含蓄而有韻律,有「二王」遺風。清代何紹基評其曰:「筆筆從空中來,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喻也。」
(此圖為智永和尚的真草千字文)
懷
素
唐朝懷素 獨任天機
懷素(725-785)唐代書法家,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他最著名的是《苦筍帖》,李白作《草書歌行》「獨任天機催格律」,就愛他草書「不師古」。
(此圖為懷素的草書作品之一)
高
閑
唐朝高閑 氣象生動
高閑,生卒年不詳,烏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出家於湖州開元寺,後入長安。酷愛書法,尤善草書,學張旭、懷素,並與當時的名詩人張祜、陳陶以及著名文學家韓愈友善。閑好用霅川白紵,他的書法筆勢濃重,氣象生動。韓愈曾作序送之,盛稱其書法之美妙,遂大顯於世。據《唐高僧傳》載:"宣宗重興佛法,召入對御前草聖,遂賜紫衣,仍預臨洗懺戒壇,號十望大德。"可見高閑之書法在唐代已經聲名顯赫,可惜他流傳書跡甚少。後圓寂於湖州開元寺,傳世書跡有草書《千字文》殘卷真跡。
宗
臬
宋朝大慧宗臬 行雲流水
宗臬(niè)(1089一 l163):宋杭州徑山寺禪師。師從圓悟克勤禪師,高宗紹興十七年詔使住徑山,後因反對秦檜而被放逐,紹興二十八年詔使再住徑山,開創臨濟宗徑山派,對日本禪宗有著極大的影響。孝宗隆興元年八月十日,寂於徑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賜謚普覺,塔曰寶光。孝宗居藩邸師事之,及繼位賜號大慧禪師。他的筆致富於氣勢,如行雲流水。
這裡還有關於宗臬禪師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已厭倦戰爭,專誠到大慧宗臬禪師處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禪師!我現在已看破紅塵,請禪師收留我出家" 宗臬禪師說:"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會習氣,你還不能出家,慢慢再說吧!"將軍道:"禪師!我現在什麼都放得下,妻子、兒女、家庭都不是問題,請您即刻為我剃度吧!" 宗臬禪師又說:"慢慢再說吧!"將軍無法。
有一天,起了一個大早,就到寺里禮佛,宗臬禪師一見到他便說:"將軍為什麼那麼早就來拜佛呢?"將軍學慣用禪語詩偈說道:"為除心頭火,起早禮師尊。" 宗臬禪師笑著用偈語回道:"起得那麼早,不怕妻偷人?"將軍一聽,非常生氣,罵道:"你這老怪物,講話太傷人!"宗臬禪師哈哈一笑道:"輕輕一撥扇,性火又燃燒,如此暴躁氣,怎算放得下?"
擔
當
明末擔當 解脫之相
擔當(1593-1673),明末清初大書畫家,雲南晉寧人。出家前俗姓唐,名泰,字大來。出家後,名普荷,又名通荷,號擔當,意為能荷佛家之擔。擔當大師的書法,以行草為主,而他尤善草書。其草書有唐代懷素的風骨,晚年更接近倪元路、王鐸一輩。他寫字的天賦及功力都很深,於章法、布局、用墨上深得虛實相生之妙趣。其草書筆墨飛舞,大有「當其下手風雨疾,筆所未到氣已吞」的氣概。擔當晚年的狂草,更加放縱老辣,行筆跳動飛躍,結體、分行、布白奔趨揖讓,不僅渾成入妙,且能通過筆畫章法表現自己的情懷,進入高古的境界。
朱
耷
清初朱耷 晉人風度
朱耷(1626-約1705年),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朱統托,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他的書法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他許多繪畫作品上的款跋,相當精彩奇巧。如在繪畫布局上發現有不足之處,有時用款書雲補其意。
髡
殘
清初髡殘 書畫合意
髡[kūn]殘(1612-1692),清畫家。本姓劉,出家為僧後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石溪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與石濤合稱"二石",又與八大山人,弘仁,石濤合稱為"清初四畫僧"。好游名山大川,後寓南京牛首山幽棲寺,與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畫山水,師法王蒙,喜用干筆皴擦,淡墨渲染,間以淡赭作底,布置繁複,蒼渾茂密,意境幽深。善書法,能詩。存世作品有《層岩疊壑圖》《臥遊圖》《蒼翠凌天圖》等。
「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其藝術魅力的認識,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書法獨特的魅力和它帶給人的深深的感染力。它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卻有舞蹈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書法,正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著世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和發揚書法藝術,讓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書法藝術的過程中感受書法所體現的美學魅力與人格魅力。
這些偉大僧人仍在追求書法上的造詣,那麼,也讓我們一同進入墨香世界吧。
」
佛系二維碼
千千萬萬的公眾號中
能被你識別都是緣分
蘭亭墨語,等候你的關注


TAG:蘭亭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