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美貿易摩擦中,特朗普到底想要什麼?

中美貿易摩擦中,特朗普到底想要什麼?

【在3月20日的中外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李總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美方關切,防止貿易戰打響?」對此,李總理回答到:「中美關係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之間的關係,兩國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中美關係穩定發展對兩國、對世界都是好事。至於對中國發展的一些擔憂,我認為那是過慮了。」

這種擔憂,表面上看來自中美貿易逆差,背後是中國實力增長後帶給美國的挑戰。那麼,特朗普對中國挑起的貿易調查,能夠緩解這種擔憂嗎?在美方反覆無常的態度背後,是否有一個一以貫之的貿易邏輯?】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程錦】

在中美經貿關係問題上,特朗普給中國人展現了一副咄咄逼人,甚至背信棄義的形象。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面氣氛友好,特朗普訪華獲中方高規格接待,並收穫了2500億美元的經貿大單。然而這一切並未能阻止特朗普接連發動301調查、232調查,拒絕在反傾銷調查中停止將中國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以及否決了一系列重要的中國對美投資。中國對美展現出真誠合作的建設性態度,卻換來特朗普的反覆無常。這不禁使人要問:特朗普到底想要什麼?

分析中美經貿關係問題首先應明確一個前提,即貿易競爭本質上是產業競爭。分析貿易問題應兼具貿易和產業雙重視角。如果僅從貿易視角出發,特朗普的很多行為難以理解,但如果從產業競爭的視角出發,特朗普的行為就能得到合乎邏輯的解釋。筆者認為,特朗普在經貿問題上對中國下重手主要出於兩個目的,首先是維護美國國內產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是實現他一直主張的公平和對等貿易關係。

特朗普在中美貿易問題上採取的很多重要措施是以貿易為切入點,但背後直指產業競爭力問題。這一點與特朗普對經濟安全的認識有重要關係。在2017年底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中,美國首次明確提出「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的判斷。特朗普深刻認識到,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從根本上講,是以美國的經濟和科技繁榮為基礎的。

如果不是認為美國的制度能帶來經濟發達和科技進步,其他國家又有什麼必要羨慕和學習美國的制度呢。因此,要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際地位,必須要維護經濟安全,而經濟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美國產業必須保持競爭力。

當地時間2017年8月14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針對所謂「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以確保美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得到保護。這意味著萊特希澤或將援引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視覺中國)

特朗普的這一認識在其實施的主要貿易保護措施中均有鮮明體現。以301調查為例,美國在301調查令中提出了四項調查目標,前三項分別是中國政府強制美國企業轉讓技術和知識產權;中國政府指令並協助中國企業戰略性併購美國高科技資產;中國通過互聯網竊取美國企業的商業信息,主要是技術秘密。

在232調查中,美國的調查報告論證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危害國家安全的邏輯是,國外產能過剩的鋼鐵和鋁衝擊美國國內產業,使美國鋼鐵和鋁產業失去競爭力,也失去了研發和再投資能力。如果這些關鍵產業失去國內產能而過度依賴進口,就無法保證國防和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需要。

美國上述措施的目標可以用兩句話概括,一是美國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不能流入中國企業手中;二是關鍵產業的國內產能需要保護。這兩項目標與人們一般談論的中美貿易摩擦中的順差逆差問題均沒有關係,而完全指向保持美國國內產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問題。

除貿易外,美國在投資領域的配套措施也在同步推進。美國國會正在尋求對外資安全審查委員會(CFIUS)的審查程序和審查範圍進行重大改革。

目前的法案將CFIUS的審查範圍擴大到美國「關鍵技術公司」與非美國實體就知識產權、專有技術進行的交換和轉讓,將外國投資者對美國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行業的非控制性投資納入審查,以及要求外國政府擁有外國投資者25%以上股權時進行強制審查申報。美國不僅自己收嚴外資安全審查,還攛掇歐盟和日本予以配合。

3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布魯塞爾會見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和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大臣世耕弘成,三方在外資安全審查方面加強合作是會談的重點內容之一。美國的上述動作一旦成功,則意味著未來中國企業併購美、歐、日高科技資產和中國國有企業對這些地區投資都將面臨嚴格限制。

當地時間2018年3月10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在歐洲委員會總部召開會議,討論鋼鐵產能過剩。(@視覺中國)

實現公平和對等貿易關係是特朗普貿易政策中的另一項重要目標。在特朗普看來,美國在現行國際貿易體系下吃了大虧,主要表現為美國的關稅低,其他國家的關稅高;美國的投資市場開放,其他國家對於投資施加了各種限制措施。

為此,特朗普特別重視加強貿易執法,持續動用各種貿易調查手段,對國外進口產品加征關稅,並要求將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降低1000億美元。同時,還揚言要與中國建立對等投資體制,將允許中國對美投資的產業範圍限於中國允許美國對華投資的範圍。

但是,與維護美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相比,實現公平和對等貿易關係更像是特朗普對現行國際貿易體系的一般性看法,其影響也波及美國的諸多盟友,而少了一些特別針對中國的意味。

搞清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主要目的,才能理解為何特朗普對中國屢次釋放的善意並不領情。中國目前提出的改善中美貿易關係的方案主要集中於加大從美國進口,削減中美貿易逆差,同時提高中國市場對外資的開放程度。這些措施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特朗普的第二個目的,即實現公平和對等貿易,但無法解決特朗普的第一個顧慮,即如何保持美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種錯位在中美對待美國出口管制問題的態度上體現得特別鮮明。中國常說,要削減對華貿易逆差,美國放鬆高技術出口管制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長期以來,美國寧可保持千億美元量級的對華貿易逆差,也決不放鬆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

這正是由於在美國看來,保持對中國的產業競爭優勢是比實現中美貿易平衡更加重要的政策目標。在美國認為中美產業競爭力差距仍保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範圍內時,美國只需要動用出口管制就能保持其產業競爭優勢。

而面對當前中國產業競爭實力的飛速進步,尤其是中國政府從國家戰略層面規划了提升中國產業和科技競爭力的現實路徑,美國必須動用其他手段來維護其競爭優勢。美國把貿易政策當產業政策來用,而中國只從貿易角度解決貿易問題,雙方的對話不在一個層面上,自然很難真正達成一致。

那麼,美國究竟期待中國做什麼呢?據美國媒體報道,美方官員在與劉鶴會面時提出,希望中國進行「重大結構性改革」。中國國內正在進行重大改革,但美方期待的改革內容與中國的改革方向似乎並不完全一致。

美國、歐盟、日本在2017年WTO第11屆部長級會議結束後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其中雖然沒有言及改革,但指出了他們認為當前國際貿易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聲明稱:「我們認為,因政府資助和政府支持的產能擴張而加劇的關鍵產業的嚴重產能過剩,由具有市場扭曲作用的大規模補貼和國有企業引起的不公平競爭環境,強制技術轉讓,和當地成分要求或偏袒當地產品,是國際貿易體系妥善運行、技術創新和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重隱患。」這份聲明的實際指向非常明顯。

(美國的對華貿易逆差約佔整體的一半@日經中文網)

美國期待中國改革的,是政府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經濟發展模式。美國過去也經常批評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但可能主要出於意識形態因素,而今面對中國的迅速崛起,美國的指責帶有了更多產業實力和國家實力競爭的意味。

中國是有很多問題要改,但不可能像美國期待的那樣改革。中國政府可以去除過剩產能,但不可能去除國有企業;政府給殭屍企業的補貼應該減少,但卻不可能減少給予集成電路這樣關鍵產業的補貼。

中國產業實力的崛起對美國構成了真實的挑戰,美國以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態度進行回應也給中國造成了實際威脅。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計劃借301調查,對多達幾百項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並與中國建立對等投資體制。該計劃一旦實施,將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從未面臨過的惡劣局面。中國不應低估特朗普的決心,只有做好最壞的打算,才可能爭取最好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刷牙前牙膏要不要沾水?最實用的口腔健康小知識都在這兒
雞年再見!狗年你好!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