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無功封侯一個有功丟命 諸葛亮為何重用姜維打壓魏延?這封信里的四個字道出了真相

一個無功封侯一個有功丟命 諸葛亮為何重用姜維打壓魏延?這封信里的四個字道出了真相

魏延被楊儀等人以謀反罪名殺掉了,而且是滅了三族,動手的是馬超的堂弟馬岱。但是蜀漢文官們費盡心思也沒找到魏延謀反的真憑實據,於是史書上只好寫「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意思是魏延其實就想殺掉楊儀,自己取代諸葛亮的位置繼續北伐。而那個控訴魏延謀反的楊儀,卻真的要叛逃到曹魏那邊去,而且直接給費禕寫信:我當初要是帶領大軍投靠曹魏,處境一定比現在好!

這樣看來,魏延不是死於什麼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而是起源於蜀漢內部的權力爭奪,這位蜀漢政權軍方第一人,就這麼被文官給幹掉了,以至於後來蜀漢後來的假節、大將軍,先是諸葛亮的東曹掾蔣琬,後來是諸葛亮的參軍費禕,都是文官掌握了兵權。這二位掌權的時候,姜維想要北伐,「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只給姜維一萬人,與其說是北伐,還不如說是送死。直到蔣琬費禕都掛了,姜維才當上大將軍獨掌兵權。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很是看不起姜維,說他「粗有文武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意思是死了也活該。但是陳壽看不起的姜維,在諸葛亮眼裡卻是一等一的人才和自己的衣缽傳人,對姜維的提拔重用,真能把一直備受打壓的魏延氣得吐血,但魏延只是跟諸葛亮的秘書長鬧彆扭,卻沒有跟同為武將的姜維過不去。

其實翻看三國史料,姜維還真有很多地方趕不上魏延,無論從能力還是從戰功考慮,要是魏延不被算計死,北伐的主帥還真輪不到姜維。姜維是很優秀,甚至可以說是蜀漢後期唯一能拿的出手的軍事家,但比起魏延來。似乎還差那麼一點點,因為在劉備眼裡,魏延的個人能力似乎比張飛還要強一些。即使是在諸葛亮眼裡,姜維也就是個聽話的小學生,而魏延則是個有能力有主見但是不太聽話不太好管的傢伙,真有用但不太好用,因為魏延這個人只對劉備忠心耿耿,對諸葛亮也是三分信任三分尊敬三分質疑還有三分瞧不起。

我們先來看魏延的資歷,除了五虎上將和諸葛亮,魏延是劉備陣營的老資格,在荊州的時候就跟隨了劉備,還被任命為牙門將軍,而魏延的前任,就是剛被提拔成偏將軍兼桂陽太守的趙雲趙子龍。劉備攻下漢中後馬上任命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漢中太守張飛也想當,但是一向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劉備把這個重要職務給了魏延,可見他對魏延獨當一面的能力是十分認可的。 魏延也沒讓劉備失望,鎮守漢中十年,曹操不能越雷池半步,驗證了魏延「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的豪言。

劉備稱帝,魏延就當上了鎮北將軍,這可是比趙雲那個翊軍將軍要高得多,直到劉禪繼位,趙雲才當上中護軍、征南將軍、鎮東將軍,才跟當初魏延的鎮北將軍平級。然後趙雲就在鎮北將軍這個位置上原地踏步,後來還因「失利於箕谷」,而被「貶為鎮軍將軍」。魏延則是一路高升,文官武將什麼職務都干過: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要知道,趙雲一直到死,也沒享受到「假節」這個實權與殊榮。

再來看看姜維,根本就沒有演義中說的那樣跟趙雲單挑不分勝敗,而是因為追自己的上級(太守)沒追上,這才沒辦法歸順了諸葛亮,諸葛亮街亭失敗後,帶著姜維往成都走,卻把姜維的老母親丟了(維遂與母相失)。還沒回到成都,也沒請示蜀漢名義上的一把手劉禪,諸葛亮馬上任命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而且馬上封寸功未立的姜維為當陽亭侯,違反了漢代「無功不得封侯」的鐵律,那一年姜維才二十七歲。

即使是對弄丟人家母親心懷愧疚,這諸葛亮對姜維也有點好得過分了,不能不讓人生疑。於是諸葛亮專門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寫了一封信:「姜維可是涼州頂尖人才,比永南(西曹掾李邵)、季常(諸葛亮好友馬良)這些人還優秀。」接下來才是重點:「姜伯約……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姜維「心存漢室」,就是這四個字,讓諸葛亮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兩人此前肯定進行過深入交流,各自講了畢生夙願,諸葛亮當然是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為己任,而「心存漢室」的姜維投靠諸葛亮,不能不讓諸葛亮眼前一亮:知音呀!終於找到一個「心存漢室」而不只是忠於劉備的同道中人了!

姜維投靠諸葛亮的時候,只忠於劉備的關羽張飛已經不在了,趙雲作為劉備起家班底兼親信,自然眼裡只有劉備,但是趙雲已經老了,不足為慮(趙雲在姜維投靠諸葛亮第二年就去世了),就剩下一個魏延,這廝可是劉備的鐵杆粉絲,不要說漢獻帝,就是玉皇大帝來了,只要劉備一聲令下,魏延也會捲起袖子衝上去死磕。

而且魏延不但只忠於劉備,還經常跟諸葛亮鬧點小彆扭,比如「子午谷奇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就提出:長安守將夏侯楙就是個廢物,只要自己帶領五千精兵,由子午谷直取長安,就能把夏侯楙嚇跑,那就一次性端了曹魏老窩,北伐也就成功了。但是諸葛亮不聽:太冒險了!

但是後來的鄧艾就是用類似魏延的辦法滅了蜀漢,而在此之前,也就是曹操跟袁紹相持不下的時候,荀彧也曾告訴曹操:打仗不能等有百分百取勝的把握才出擊,只有出其不意兵行險著,才有可能以寡勝眾。曹操聽了荀彧的話,火燒烏巢,最終滅了袁紹。

回到正題,我們根據上述資料分析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看不上魏延,是因為魏延只忠於劉備而且在軍事思想上跟自己不合拍,而姜維「心存漢室」並且極其聽話,還學到了自己的「看家本領」,自然要重用再重用,因為只有姜維接了自己的班,才會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線走下去,如果魏延掌握軍政大權,真去實施他那個「子午谷奇謀」,打敗了還好說,也就損失五千兵和魏延的一條命,萬一要是打贏了呢?自己堅持的幾齣祁山豈不變成了一個笑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關羽唯一認可的大哥不是劉備而是他?關羽不殺不放于禁另有玄機
為啥說宋江最適合當梁山老大?從這件事能看出宋江真比晁蓋「強」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