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生的最高境界 明心見性

養生的最高境界 明心見性

在坐禪中入定,能見到慧光後,就要思考何為「明心見性」:性是陰陽?是本性,是思想?到如今才領悟到那是元神!是本我!其實應說成:「明心顯性」。

其實人們一直在探討人的自我意識在哪裡?是在大腦里還是在心臟還是在人的其他地方,那個找尋的東西其實就是元神。人不從入定見慧中過來是很難區分這兩個我的,因為從有生以來這兩個我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以至於人們一直認為我就是我,外表現的我一個。人從生到死只是跟著外表面的我生生世,一起追名逐欲一起生老病死。消亡也就自我意識的消亡,能留下只不過是下一次輪迴的基本信息。大多數人不會留得前生的一切記憶,而且不見得下一次輪迴會是什麼動物。

一般而言,心有動、靜兩面。有時候,心是寧靜無念的,像一潭靜水,就是靜相。最後,念頭必從中生起,就是動相。然而在實相上,雖然靜中多少有些念頭的活動,但實際上,兩者之間並無分別――靜的本性是空,動的本性也是空,動、靜只是心的兩個名相罷了。

人的身體如渾濁的水澄清後的顯現,到現在才發覺一個人應分成兩個我,一個是肉體的我,一個是元神的本我。我們的入定實質是要把這兩個區別開來。從本我的元神入手,修鍊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經穴是兩者之聯繫。

大部分時候我們不曾留意心的狀態,也不會注意心是靜的還是動的;當你禪修時,一個念頭可能從心中生起,例如逛街的念頭,如果你覺察到這個念頭,讓它自行消融,就是念頭的結束。但如果你還停留在不知念頭生起的狀態中,任由它發展下去,就會引生第二念――生起想要休息一下的念頭,霎時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站起來並準備去市場了。很快地,許多念頭和想法隨之而起――要買這個、要賣那個等。這時你已和持誦嘛呢咒相隔遙遠了。

念頭不斷生起是很自然的,重點在於不要試著阻止,因為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要讓它們解脫。做法就是住於離戲狀態中,讓念頭自生自滅,不與任何他念串連。當你不再持續念頭的遷動時,它們就會不留痕迹地自行消融。當你不再用造作來擾亂靜止之心時,你就能不費力地住於心的本然寂靜中。有時,你讓念頭流動,注視著它們後面那不變的自性;有時,突然切斷念頭之流,注視著赤裸的覺性。

僅得空性,未得見性,

見性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見性不是見到什麼,而是還原到本有的清凈,

從而知道

「舉心動念皆是妄,剛有情動便輪迴」

無數的念頭和記憶在心中生起,被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氣所攪動。一個接著一個,每個念頭似乎已經消失,但只是被下一個念頭取代;輪到下個念頭,在它讓路給未來的念頭之前,也僅是短暫的現前一念。每個念頭都會重拾前一念的動量,所以隨著時間流逝,一串念頭的影響力也增長了,這就是『迷妄之鏈』。如同我們所說的念珠,實際上是成串的珠子。因此我們也常稱心是短暫念頭的相續,這樣連綿的念頭構成了意識之流――心河,心河通向存在的大海。我們相信心是一個實體,是奠基在不充分的探討上。我們相信心今日所見之河和昨日所見一樣,但事實上,河水連一秒鐘都未曾停歇――昨日之河的河水肯定現今已成了海洋的一部分。同樣的事實也發生在從早到晚流過心河的無數念頭上。我們的心河只是許多短暫念頭的相續,沒有一個你可以指出為心的單獨個體存在。

有些人只滿足於修到空就認為到家了,以為自已不用再用功了,其實空也是人的一種感覺,就象白一樣,它同樣也是一色彩,只是不為人知罷了。其實到了空以後,要把這感覺到空的狀態放下,空也不空,這樣才能達到更高的境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俗居紅塵情 的精彩文章:

養生就是修行修鍊
身體自養內功訓練動功和內功簡論

TAG:俗居紅塵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