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地漁獵文化與稻作文化融合的歷史遺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

山地漁獵文化與稻作文化融合的歷史遺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

梯田的垂直落差近千米,位置最高的田塊在海拔1260米處。有的梯田從高到低不斷延續,竟然達百層之多。堡梯田最美的季節是春耕階段,泉水自山頂向山下逐層灌溉,氣象萬千。站在山上,前面腳下的山頭布滿重重疊疊的梯田,順山勢而蜿蜒起伏的田埂猶如綠色湖面上的陣陣漣漪,蓄滿了水的梯田流光溢彩。紫鵲界梯田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西部的水車鎮錫溪和奉家鎮雙林,面積達兩萬多畝。據考究,紫鵲界梯田起於秦漢,形成、發展於宋明,成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勞動結晶。

也是山地漁獵文化與稻作文化融合的歷史遺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梯田遍佈於海拔500米至1000餘米的十幾個山頭上,最大的不過1畝,最小的只能插幾十蔸禾。梯田上沒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庫,也無需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統令人嘆為觀止。梯田主要分布於樓下、白水、龍普、石豐、金龍、老莊、龍湘等村。在龍普、石豐梯田景區共有6個觀景台,分別為月牙山、瑤人沖、九龍坡、貢米嶺、老馬沖、八卦沖,是風光攝影的最佳位置。長石梯田是紫鵲界最壯闊、層次最豐富、形態最美觀的梯田。

漫山遍梁,層層重疊,每一層都是一道細碎精巧的漣漪,每一疊都是一片清凈如鱗的波紋;近看阡陌縱橫,仰觀梯田整齊如登天雲梯,俯視水面閃亮,田埂蜿蜒曲折,如潑墨山水畫。龍勝梯田群在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規模宏大,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一層層從山腳盤繞到山頂。梯田分為平安壯族梯田(龍脊梯田)和金坑紅瑤梯田,分別代表壯族文化和瑤族文化。平安梯田集中在平安寨,有七星伴月和九龍五虎兩個景點和附近的龍脊古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趣事多多 的精彩文章:

TAG:娛樂趣事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