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也許是假的

「科學」也許是假的

何老師|何青年|何同學

2012年的時候,讀過一本書《大設計》,作者是Stephen William Hawking

大家都很熟悉霍金的《時間簡史》,對《大設計》這本書可能不太了解。《時間簡史》是霍金1988年之前對理論物理與宇宙學的總結,20多年之後,人類對宇宙有了新的發現和理解,他對宇宙和統一理論也有了許多新的思考,對於未來的發展有許多預言和展望。

讀罷這本巨作,想了一些,寫了一些。那時候寫了一篇閑文《「科學」也許是假的》。文章的內容實屬瞎編,但想借文章要表達的對世界的探索精神向斯蒂芬·霍金致敬

「科學」也許是假的

作為曾經的一名理科生,我時有嘆息,也許我們以前苦苦拚命學習的理科知識全是假的,是錯誤的,特別是物理學中的一些定律規則。也許我們只是信仰者罷了,科學的信仰者

最近幾個世紀,我們見證了科學飛速的進步,見證了科學帶給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彈指一揮間,生命的起源、人體的奧秘、宇宙的神秘面紗等等都一一呈現於人們眼前,越來越清晰,並且一直有新的事物被科學地發現。科學究竟是什麼,它之中的定律以及規則究竟蘊含著什麼道理,這些道理是真理還是歪理?我的觀點是根本說不清楚「科學」是什麼,至少現在是這樣的,因為它會隨著光陰的流逝而使人們對待它的態度有所變化。我們所謂的「迷信」在古人甚至我們上幾輩人看來就是「科學」,那是他們所信仰的科學。他們會因他們的「科學」而不必為一些不懂的事而困惑,因為他們會以他們的「科學」解釋一些神奇的現象。我們不也以我們的「科學」解釋周圍現象嗎?我們自然不清楚我們的後人會把我們的「科學」說成是什麼。也許那時,他們的我們所謂的「科學」將會擁有一個新名詞,不管是什麼,他們的應該比我們的「科學」。因此,科學知識中應該不存在真理,只存在一些恰能解釋一些現象的道理和規律。舉一個例子來說,問太陽為什麼東升西落。古人的「科學」說,地球位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太陽、月亮和其他星球都圍繞地球運行。早晨,太陽從東邊繞出來,傍晚又往西繞向地球的背面,這即是「地心說」。古人便很好地解釋了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但我們知道,我們的「科學」堅持「日心說」,太陽東升西落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的。或許在未來,又會出現另一種更進一步的說法。我想這是由於參考系選擇的不同而造成的。因為人類能力極其有限,我們無法跳出我們生存的空間來獲得一個足夠大的參考系從而得出更接近真實的道理。我們就好比是彎曲的魚缸里的金魚,也許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我們認為實在的事物都是被歪曲了的。所以也許蘋果不是圓的,松柏不是直的,你的臉並不是向外凸的。總之一句話,科學代表不了真理,因為科學只是屬於全人類,而真理屬於萬物。

科學不能像文學那樣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不妨想想看,李杜詩篇在唐朝被萬人吟誦,到如今光芒依然,甚至更加璀璨。而對於科學來講,一旦某一天有一個偉大的新發現橫空出世,也許之前的發現將會被殘忍地否定掉,人們會以一個新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並定義這件事物。文學就像是美酒,慢慢地醞釀著,時間越久,味更香濃。文學好比是住房,住的時間越長,就越值錢。而科學就好比是汽車,今天開的是奧拓,明天也許就換成蘭博基尼了。文學講的是美與丑,而科學講的是對與錯,文學便無須作出像科學那樣清清楚楚,邏輯性極強的解釋。這便導致了科學的不穩定性。

如此說來,科學也就真可能是假的了。

既然如此,我們便應正解地對待我們所學的理科知識了。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什麼古人沉迷於他們的「科學」而不能得出正確的道理呢?那便是他們處於那個時代,他們從小就接受著那個時代的一切事物,使得那時的思想在他們頭腦里根深蒂固,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所以,要想追求真理的話,就應從旁觀者的角度客觀地去認識事物。然而人類的思想很受環境影響,因為人一出生只是一張空白的紙,而環境給了他所有,造就了一個人的思維習慣。所以擺脫這種思維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應懷有「科學也許是假的」的心態和勇敢執著的精神去探索、去發現。我們難道甘願做一條「鯉魚科學家」嗎?我們應像哥白尼一樣敢於追求真理,像伽利略一樣敢於向權威發起挑戰,只有這樣,社會才會不斷進步,我們離真理才會越來越近。

我們應該懷疑科學也許是假的,我們應該去追求真理,去找尋真相。也許我們永遠也找不到成為「過去超過3000年的智力探索的成功終結」的M理論(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它是萬物理論的一個候選者)。但是「我們人類——我們自身只不過是自然基本粒子的集聚——已經能夠這麼接近理解制約我們和我們宇宙的定律,這一事實就是一項偉大的勝利」

我想誰又願意永遠無知地瞎游在這偌大的魚缸里呢?

--END--

推文中的圖片彩色版可留言索取

GIF

Copyright ? 何雨峰 .轉載請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聽峰雨聲 的精彩文章:

TAG:青聽峰雨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