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組建空天軍可能意在督促激光反衛星技術趕超俄羅斯

特朗普組建空天軍可能意在督促激光反衛星技術趕超俄羅斯

特朗普為何要組建太空軍

航天科工二院 郭衍瑩

擊毀衛星效果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個月13日在加州一個海軍陸戰隊航空基地說,太空正成為一個各方展開爭奪的戰鬥領域, 「我們應當擁有一支被稱作太空軍」的新部隊。….因為我們正對太空投入巨資」 。美國一些媒體緊跟著吹捧:特朗普是認識到太空正在成為戰場,,提出要組建一個太空新軍種的首位美國政治家。同時鼓吹中俄威脅論,渲染新組建太空軍將「用以對付中俄在太空領域日益嚴重的挑戰」。聽起來似乎在此前的美國並沒有涉足太空戰。其實真如有些媒體所說,美國的太空部隊早已存在,並早在1985年就成立全美航天司令部。上世紀冷戰時期初,美蘇二國就已開展太空軍備競賽。除了進行反衛星試驗,還建立反衛星部隊。到了本世紀,美俄間這種競爭越演越烈。

蘇聯解體後美國的反衛星技術曾一度獨大。但近年來俄羅斯的反衛星技術突飛猛進,美國在這方面優勢不再。而此次特朗普公開宣布要組建太空軍,一是急於恢復已失去的優勢,在戰略武器各個方面都要壓倒中俄。二是正式把太空戰的概念落實到實戰;搶佔未來太空戰的戰略高地。

美俄二國雖然長期來一直在太空軍備競賽,並不遺餘力進行反衛星實驗,但對外宣傳都還比較低調,因為太空戰畢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而且聯合國也曾在1967年通過禁止在空間軌道部署武器的「外層空間條約」。歷屆美國總統至少在口頭上也反對將戰爭引向太空。特朗普可能是公然提出組建太空軍,把太空當做戰場,保護美國「正對太空投入巨資」的首位總統。所以有媒體稱:「此舉或引起新一輪危險的太空戰!」。人們有理由擔心,太空戰陰影是否正悄悄向我們走來!

早在冷戰時期美蘇就積極開展太空軍備競賽

早在冷戰時期美蘇政府和軍方就高度重視太空戰。美軍認為,海洋是20世紀的戰場,而太空將成為21世紀的戰場。太空已成為現代化戰爭的戰略制高點,在未來戰爭中,誰奪取了制天權,控制了太空,誰就可以進一步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並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俄羅斯軍方也認為,未來戰爭將以天基為中心,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控制了地球。

所謂太空戰,現在大家的共識,就是爭奪制天權為目的的作戰行動。說白了,就是摧毀敵方衛星(或稱天基武器系統),保存自己衛星。因為只有首先將敵方所有用于軍事目的的衛星摧毀,我方完全控制了太空,解除了對我方的威脅,並能迅速導致敵方地面所有通信、導航等陷於癱瘓,飛機導彈無法作戰,使敵軍不戰自潰。

美蘇(俄)雙方太空軍備競賽的主要方式就是進行反衛星試驗,因為它可以堂而皇之用空天防禦的名義,公開宣稱為了保衛自己的空天,需要巡查、攔截和摧毀那些對本國構成威脅的衛星。不像發展其他太空武器容易受到譴責。不過一些專家學者指出,用於反衛星的衛星自身就是危險的太空武器。反衛星試驗就是為太空戰做準備!

和當年核武器競賽一樣,美俄二個軍事大國都聲稱反對將戰爭引向太空,反對發展各種天基武器和反衛星武器;反對在太空部署武器;同時又都聲稱,只有當自己擁有強大的反衛星武器時才能保衛自己的空天,才能阻遏對方發動太空戰的企圖。但宣傳管宣傳,二國都在以前所沒有的速度加緊各種反衛星武器的研發和試驗。

美國是最早發展反衛星技術的國家。1959年10月,美國空軍一架B-47轟炸機向近地軌道發射了一枚衛星攔截彈,摧毀了軌道上一顆已經報廢的衛星,取得了世界上第一次反衛星試驗的成功。1960年10月,美軍又用一枚中程導彈進行反衛星試驗,上載100萬噸核戰鬥部,爆炸後能使1000km範圍內衛星都被摧毀,但在附近軌道正常運轉的其他國家民用衛星也嚴重受害,因此立即受很多國家政府強烈抗議。此後美國的反衛星試驗和武器不再公開使用核彈,而改用動能直接碰撞殺傷方式,或採用「核電磁脈衝彈」 來攔截目標。不過前者容易將目標碰撞成大量碎片,形成永久性空間垃圾。後者本質上仍是核武器,只是當量較小。

反衛星武器示意圖

1987年,美國在2個空軍中隊正式裝備了ASAT反衛星武器系統,該系統用戰機作為發射載體,配備56發反衛星導彈。這是世界上第一支服役的反衛星部隊,或者說世界上第一支太空部隊

另一超級大國蘇聯也早在1961年就開始反衛星試驗,曾試驗成功了二種攔截方案。一種是用反導導彈上加核彈頭方式,據說成功率為96%。另一是用動能直接碰撞殺傷方式,成功率小於60%。前者因核污染問題曾遭到媒體和專家們擔心和反對。但俄目前最新一代的A235反導系統,仍有一部分攔截彈(最高層的攔截彈)採用核爆炸形式。

上世紀70年代,蘇聯已研發出可投入實戰的反衛星武器,實際上就是顆反衛星的衛星。它被發射入軌後,依靠多次變軌機動,不斷接近有嫌疑的目標衛星。最後在相距1000米處可將目標摧毀。1968年蘇軍用一顆「宇宙-252」反衛星成功攔截一顆靶星。1972年蘇軍開始裝備這種反衛星武器,但蘇聯解體後此項工作就戛然而止。

俄反衛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對美國霸權地位的威脅

上世紀冷戰時代美蘇爭霸,二國競相發展,二國的反導和反衛星武器實力基本持平。蘇聯解體後,一時間無論反導還是反衛星武器,變成美國一家獨大。不過最近10幾年來,美國可能專註於反導,反衛星技術的進展緩慢。而俄隨著經濟好轉,又大力發展反衛星武器,並聲稱已能摧毀對俄安全構成威脅的各種天基武器和間諜衛星。俄羅斯擁有紮實和雄厚的基礎科研力量,但限於經濟實力,採取的策略是不求全面追趕,而是有重點地突破,力求以質量(即科技水平)取勝。西方媒體稱之為 「建造不對稱作戰武器庫。」

2014年11月8日,俄軍方宣布,它的A-235戰略反導系統以機動發射方式發射了名為「弩刀兒」的反導導彈,成功攔截一枚衛星目標,向西方顯示其世界領先水平的實力。相比之下,美國目前實驗性部署的GMD地基反導都是固定地下井發射,而且多次試驗攔截成功率不高,從而遭到媒體的質疑。

2015年8月俄成立空天軍,統管防空、反導和反衛星一切空天防禦任務。2016年9月,俄軍方曾高調宣稱,準備進行新的反衛星武器試驗。消息一公布,西方軍界就斷定是一顆名為 「宇宙-2504」的衛星。這顆衛星從入軌後,從2015年3月至7月進行了11次變軌行動。衛星每次變軌都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所以西方專家認定它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給它取個綽號「不老實的衛星」,猜測它是一顆攔截衛星,用於試驗反衛星技術。因為在2015年初,這顆衛星就曾飛掠過一顆美軍事衛星,收集這顆衛星的信息,並將圖像送回地面。

空天飛機X-37B經多次試驗,已證明具有快速發射,多次往返太空的軍事能力。

到了2017年美俄又再次為反衛星試驗打口水仗。2017年前幾個月,美國利用宇宙5運載火箭先後發射了四顆針對俄中的間諜衛星。俄羅斯不甘示弱,於當年年6月23日發射「宇宙-2516」航天平台,上載一顆「巡查衛星」。後者從平台發射出去,自行控制入軌;再根據地面指令不斷變軌,最後靠近被認為有間諜嫌疑的衛星,檢測它是否對俄構成威脅,評價其威脅程度;並揚言必要時將其摧毀。消息一傳出,西方媒體紛紛指責俄公然要擊落其他國家的衛星,是蓄意挑動太空戰。而俄媒回答,那只是「回應美國的類似行為!」

面對俄的一連串列動,美國方面不甘落後,且頻出新招。媒體最新資料表明,美國發展反衛星武器,除用衛星反衛星外,重點是積極用空天飛機作為平台。如美空天飛機X-37B經多次試驗,已證明具有快速發射,多次往返太空的軍事能力。美國專家認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更大的飛行器,就有可能承擔反衛星等空間打擊和全球快速打擊任務,為美國爭奪空間優勢。

這裡附帶說一下在未來太空戰實戰中,關鍵技術問題就是用什麼方法將對方衛星殺傷(失效或「致盲」)。上述用核彈或直接碰撞法都曾遭到各國人民非議,激光應該算是理想的武器了。目前激光武器的功率可以達到很高,但那是指地面武器設備而言,要把激光武器裝在飛機、衛星甚至導彈上,那是另一回事。主要問題是激光功率大時武器太重,即「質量功率比」(即一定激光功率所需的武器重量)太大。武器一重,載體無論是飛機、無人機以及衛星都無法承受。

蘇聯和俄羅斯的激光技術和地面激光武器歷來居世界領先地位。1975年10月,兩顆美國的導彈預警衛星經過蘇聯上空時曾連續發生多次致盲事故,據信事件的主角就是蘇聯部署在莫斯科以南50公里的氟化氫激光武器。所以西方媒體猜測,上述俄羅斯衛星宇宙-2504上很可能已裝有技術過關的激光武器,當它飛行至目標衛星一定距離時就用激光將其殺傷致盲。但具體水平不得而知。

至於美國激光武器的公開水平,離實用尚有不少差距。本世紀初,美國空軍和導彈防禦局研製出用於助推段反導的機載激光武器ABL而言,它利用波音747-400作平台,並已進行多次反導試驗;為此美軍方前後共耗資50億美元。但到2011年底,ABL卻黯然下了馬,原因是平台上裝載的激光武器功率達不到殺傷對方導彈的要求。

根據很多專家們的共識,作為作戰武器,激光武器的質量功率比應達到2-5kg/kW的水平,也就是說一兆瓦激光能量,武器重量不得超過5噸。但目前能實戰的激光武器水平(約為50kg/kW左右)距此尚有不少差距。不過近年來美國對開發激光武器表現非同尋常的興趣。2016年美國導彈防禦局宣稱,要為高功率激光武器的技術路線加大投資。此次特朗普要組建新的空天軍,意在督促美國激光技術儘快趕超俄羅斯。

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和平利用太空從來就是全人類的美好理想和願望。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在詩篇《九歌》中就有這樣的詩句:「登九天兮撫彗星!」。但今天某些國家視太空為稱霸地球的理想戰場;與全人類的美好願望背道而馳。聯合國雖曾在1967年通過禁止在空間軌道部署武器的「外層空間條約」,但並無實際約束力。此外也沒有其他具有約束力的法規出台。這正是全世界人民所擔心的。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3月14日發表了洛倫·湯普森的文章《特朗普組建「太空軍」的呼籲可能改變美國發動戰爭的方式》。文中指出,「特朗普總統是一支隨性的政治力量,他拒絕受官僚政治現狀所束縛」。因此 「此舉或引起新一輪危險的太空戰!」我認為作者的擔憂是有道理的。所謂「隨性」,應指冒險性和非原則性,他可以不顧國際法則的束縛,做出非理性的事情。不過這個世界不是單極世界,受壓國家一定會在政治、軍事、經濟上拿出各種反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巴基斯坦空軍成立新梟龍戰機中隊 裝備梟龍Block-2型戰鬥機
未來世界最大飛機研發再進一步:地面滑跑速度超過70公里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