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的混亂時代,為什麼最後是司馬懿來終結?

三國的混亂時代,為什麼最後是司馬懿來終結?

前段時間,電視劇《軍師聯盟》第二部上映,又歇起了一陣三國熱。

這一版的故事主角,依然是講司馬懿,這位三國最後的贏家。

司馬懿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是很有智謀,野心很大,而且特別能忍。

人生的前半段一直活在裝傻和打醬油之中,但後半段就開掛了。

跟諸葛亮鬥智斗勇,又把曹魏家的政權給顛覆了。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三國的混亂時代,為何是被司馬懿終結的?


生逢亂世

生活在東漢末期,那個時代主題只有一個,就是亂世。

自黃巾起義之後,天下戰火紛飛,朝廷成了擺設。

但即使這樣,最糟糕的秩序也好過沒有秩序,天下迫切重建政治結構。

原來的漢家集團是靠不住了,各路軍閥開始你方唱罷我登場。

一開始是董卓、袁術、袁紹,後面是曹操、劉備、孫權。

後面這三位是真正的英主,他們都想著稱帝,去重構社會秩序。

當時的東漢王朝,是由五股力量相互制衡,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

皇帝、宦官、外戚、軍閥和世家大族把持了官僚系統。

來到三國時代,宦官和外戚被清洗了,皇權也沒啥權威了,剩下軍閥和世家大族博弈。

軍閥和世家大族這兩股力量,互相制衡又互相依賴,沒有軍閥就沒有武裝力量,沒有世族又無法長久維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路豪傑都拿出了試錯的方案。


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老闆確實很霸道,控制皇帝號令天下,但是劉備和孫權根本不鳥曹操。

這樣曹操不就是自娛自樂嗎?不對,曹操真正想號令的,是他管轄區內那些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都是飽讀詩書之人,忠於朝廷和天子。

現在天子都聽曹操的話,其他人就不敢反抗了。

這一招很快就奏效了,潁川一帶的名士,像荀彧、荀攸、程昱等人紛紛投靠曹操,這是曹操解決軍事力量和世家大族關係的辦法。

但這個版本有個缺陷,就是本質上這些人還是終於漢朝,雖然暫時為曹操效力,但曹操不能篡位。

曹操腳踩兩隻船,過得很辛苦,當不成皇帝,新的秩序就無法構建,曹操也無法完成歷史使命。


嚴刑治蜀

接下來就輪到諸葛亮出場了,他在蜀漢任用平民為官僚隊伍,用嚴刑壓制世家大族。

諸葛亮為啥敢這麼干?因為他打出的口號是北伐曹魏,興復漢室。

不過諸葛亮這個版本的難度更大,畢竟蜀漢國力是三國里最弱的,諸葛亮要壓制世族,就必須不停北伐。

但打仗是消耗國家財政和資源的,蜀漢的人力物力就那麼點,最後都折騰完也沒前進一步。

諸葛亮的措施,也就失敗告終。


九品中正制

再下一個,是趕走漢獻帝,自己當皇帝的曹丕。

這是一種選官制度,就是把天下人才分成九個等級,那個時候還有沒有科舉考試,所以就由一種叫「中正」的官員來評定。

皇帝原來就是軍閥,把持軍事力量。把讓誰當官的權力交還給世家大族,誰當官你們說了算。

意思是我把一部分政治資源交還給你們,你支持我的皇權和政府,行吧?

雖然曹丕對世族讓步,但問題是,曹家的根基太淺。

後來司馬懿和兒子奪權時非常輕鬆,幾天就搞掉了政敵曹爽,甚至司馬昭殺了皇帝,也沒人說什麼。

曹家的皇權,就是個空架子,一踹就翻。


司馬懿的答案

漢家天子不在,曹家不受支持,司馬家是世族,自己人掌權,可好?

事實證明,司馬懿的版本,最接近成功。

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之後,還滅了蜀漢和東吳,建立了統一的政治體系。

不過後面司馬家陷入了更大的混亂,後代子孫互相廝殺,搞出了著名的「八王之亂」。

一直到隋朝,混亂的局面才得以統一。

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時代主題,這是給各路英雄的考卷。英雄們上戰場,給出自己的答案。

歷史的機會就擺在那,大家各憑本事,一個不行,換另一個上。

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只能等時間去檢驗。

人不是歷史的主導,在漫漫長河裡,人終將匯入歷史。

其實現代人也一樣,面對各個機會窗口,大家都躍躍欲試。

一波人上去,就有一波人下來,抓住機會的,就成了風口上的豬。沒抓住的,就成了炮灰。

要構建一個持續、穩定的商業機構或管理機構,同樣需要時間去沉澱。

物競天擇,只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的個體或組織,才能完成歷史的使命。

當然目標越大,壓力越大,想想那些富豪們身上的壓力,作為普通人是不是多了一些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達LD 的精彩文章:

海瑞:不懂人情變通,被同事排斥,職場一定混得不如意!

TAG:林達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