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春分,補陽氣正當時 6大春季養生秘笈一定要交給大家

今日春分,補陽氣正當時 6大春季養生秘笈一定要交給大家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

春分時節,天地陰陽交替

從這一天開始白晝時間長短相等。

天氣逐漸變暖

雖說此時才剛剛轉暖 可春天已然過去了一半

這個時節,陽氣大於陰氣

體內易肝火旺盛,身乏嗜睡

春天在四季當中 算是最美的季節

萬物生靈 都在吸收著自然的精華 開放著屬於自己的繽紛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身體也是如此,調養身體主要在春季

養肝舒筋 愉悅身心。

又俗話講食補乃大補也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後,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於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墒。「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養生亦如此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兩極除外),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歐陽修對春分也曾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無論南方北方,春分節氣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我國的台灣省更是蘭花盛開的時候。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輕鬆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春季吃什麼養生?

1.春筍 2.香椿 3.櫻桃 4.草莓 5.蜂蜜 6.雞毛菜 7.蘿蔔 8.豆芽 9. 薺菜 10.芹菜 11.韭菜 12.菠菜

以上的推薦大多都是春季時令蔬果,富含維生素 膳食纖維 養肝明目 不寒不燥。

食補的同時,也不要忽略運動,春季是一個踏春的好時節。天氣變暖 春暖花開 外出走走 不但能夠強身健體,更能夠使內心愉悅,趕走春困。

掃描上方二維碼 和糖媽一起談生活 聊育兒 講八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媽談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糖媽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