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冷戰後俄羅斯海軍的發展如何?又是何時開始走向新的軌道?

冷戰後俄羅斯海軍的發展如何?又是何時開始走向新的軌道?

張浩,畢業於鄭州大學,知名軍事作者,季我努學社會員。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亞太日報評論員。研究方向為海軍作戰理論、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空中武器裝備等領域。文章散見於《兵器》、《艦載武器》等著名報刊雜誌及各大網站。代表性圖書為《預警機、電子戰機》(未來出版社),在軍迷群體中廣受好評。

在冷戰結束後,各加盟共和國爭著瓜分蘇聯的遺產,其中就包括海軍。留給俄羅斯的軍艦命運可以以「悲慘」二字形容,要麼被封存要麼被退役。在後來,為獲得短缺的經費,俄羅斯海軍也出售了很多軍艦。比如韓國購買了新羅西斯克號巡洋艦並把它拆掉了,基輔號和明斯克號巡洋艦被中國拿下作為了公園,還有1艘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被印度改造為自己用的航空母艦等。對於堂堂大國,俄羅斯海軍只留下1航空母艦、5艘巡洋艦和17艘驅逐艦等。但即使這麼點家底,無奈仍然沒有停止。由於俄羅斯經濟惡化,雄風不在,自然無財政能力來維護這些軍艦,這些軍艦隻有任憑歲月的風吹雨打,銹跡斑斑。

(遭到廢棄的海軍軍艦)

俄羅斯的海軍處於低谷之時,歷史的車輪卻滾滾向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海軍建設仍然進步神速,中國和日本的海軍建設也蒸蒸日上。而且,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仍然不和睦。西方繼續在挖俄羅斯的牆角,其周邊國家或主動或被動地投入西方的懷抱,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在被西方國家進一步壓縮。

(強人普京)

2000年普京上台後,其以強硬的作風將俄羅斯從低谷中拉出。這時,俄羅斯的支柱產業石油業也因油價上漲而獲利頗豐,經濟實力日益增強。為了應對西方的步步緊逼,普京首先做的是改革陸軍,同時大力發展空軍和戰略火箭軍,海軍依然處於不被重視的地位。

直到2007年,俄羅斯將注意力轉移到海軍的發展上,普京下達命令組建俄羅斯聯邦造船公司。同時,俄羅斯還出台《2010年前俄羅斯海軍政策要點》和《2011-2020年俄羅斯國家武器裝備計劃》,給予海軍軍艦發展以政策性的指導,海軍的發展從此駛入快車道。

(俄羅斯海軍軍旗)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韓尚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清末推行憲政,是真立憲還是假立憲?
恭親王增設天文算學館以培養西學人才,理學名臣倭仁為何會極力反對?

TAG:季我努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