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大國發院: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底部企穩回暖跡象

人大國發院: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底部企穩回暖跡象

2018年3月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次會議對2018年2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楊瑞龍等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

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瑞明代表課題組發布了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報告指出, 2018年1-2月份,黨中央、國務院在國內外錯綜複雜的形勢下,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對外貿易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2%,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9%,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7%、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7.3%,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7%。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開局呈現出「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此外,三大「剪刀差」——PPI-CPI的「剪刀差」、PPI-PPIRM的「剪刀差」和M1-M2的「剪刀差」均出現回落,喻示著經濟的進一步向好。從短期來看,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底部企穩回暖跡象。

劉瑞明

然而,也必須看到,我國經濟正處在弱復甦向強復甦過渡的階段,「穩中向好」的基礎並不牢固,經濟運行中一些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因此,我國經濟可能呈現出「短期穩中向好」和「長期結構問題」並行的情景。如果要想實現長期持續的「穩中向好」,就必須儘快破除阻礙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體制障礙。尤其是,當前,由於「基礎性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構建,2018年1-2月份,與上年同期相比,房地產價格又出現了全國性普遍上漲問題,有可能對於「穩中向好」形成破壞效應。民間投資增長下滑壓力仍然嚴峻,實體經濟增長乏力等問題依然突出。對此,應該在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順利召開之際,以黨和國家的機構改革為契機,理順黨和國家的機構職能,進一步切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和落地,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經濟中的系列深層次問題,打造經濟的新動能,釋放新的制度紅利以保證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與會嘉賓圍繞2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和課題組報告成果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一、二月份的數據除了含有春節效應、基數效應和一些天氣因素外,實際上還存在一個換屆效應,據此判斷宏觀經濟的趨勢性和整體性還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另外,當前是全球金融周期的下行期,可以說,中國和世界一樣都處於金融脆弱期,需要在政策調整中不斷的釋放過去積累的風險,這是一個中期的共識,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共識。劉元春還指出,未來幾年第二輪穩增長政策的消化期會到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急劇攀升。為此,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有更高的前瞻性。對於當前中國經濟的改革,劉元春認為雖然社會對於改革的評價並不一致,但是目前改革的節奏、力度、方案都把握得非常好;其次,制度調整多,但是實質性的利益調整少;再次,能夠創造一種新的改革的動力機制,指明政策的正確方向和改革的價值方向的真正的頂層設計不多;最後,目前改革進入深水期,不僅要面對制度複雜性、利益的複雜性,還要面對歷史複雜性。

劉元春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表示,要冷靜看待2018年開局的各項數據,未來很有可能會有所回落。對當前的經濟改革而言,有幾個重要問題不能忽視。需要對改革的真正含義有一個共識,同時,改革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更要落實到改革框架的每一個具體層面,具體到每一個改革的細節上。

馬光遠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認為,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的表現符合之前的整體預測,一方面全球周期性因素對於中國經濟發展了正面積極效應;另一方面新動能對於中國經濟的企穩也發生了積極影響。中國現階段的改革有三個關鍵詞,一是質量,要積極發展質量;二是創新,要產生合力;三是美好生活,所有人追求美好的生活。這三個詞涉及到制度、政策的問題,更涉及到行為主體及落實問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改革在各個層面都積極可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在分析會中強調,一、二月份數據總體上要比原來預期的好一些,這說明中國經濟的轉化是比較成功的,而且這種狀況能夠持續保持,宏觀調控可以熨平一些短期不良波動,使它保持持續穩定的健康發展。

本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楊瑞龍教授主持。楊瑞龍教授表示,「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的品牌論壇「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在十周年之際重點打造的常規性活動,擬於每月舉辦一期。分析會突出「時效性、學術性、政策性」,旨在匯聚政府部門、行業和學術界的思想力量,針對宏觀數據進行及時分析,把脈中國經濟,提供政策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財經 的精彩文章:

預計美國的科技公司將把4000億美元移回美國
學者易綱:他最憂心忡忡的兩件事

TAG:騰訊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