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魏武揮:真的有那麼多韭菜么?

魏武揮:真的有那麼多韭菜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兩年韭菜這個詞特別流行。

這個詞有一種「高維」打「低維」一打一個準的味道。

割韭菜被視為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利用某種信息不對稱,設局騙人。

當對某件事進行割韭菜的評述時,就是率先爬上道德高地:你欺負人!

我總感覺,割韭菜和我弱我有理有一定的關聯性。

我弱我有理這句話,相信各位並不陌生。

割韭菜,比我弱我有理高級,屬於「ta弱ta有理」的升級版,並且強調了控訴者悲天憫人的蒼生情懷。


人性,根子無非就是兩種:恐懼和貪婪。

在不使用暴力的情況下去說服一個人,本質上,就要訴諸恐懼,或訴諸貪婪。

訴諸恐懼的案例有:殺毒軟體(或以保衛電腦安全為名的軟體)。

早些年間,流傳中國人最願意花錢購買的正版軟體,就是殺毒軟體。即便操作系統windows都習慣使用盜版貨。

但後來興起了一股免費殺毒軟體的潮流,這就不僅是訴諸恐懼了,還要訴諸貪婪:看,是正版免費的!

可惜的事,天下並沒有什麼免費的午餐,有些著名的安全軟體,對用戶的騷擾,已經板上釘釘,還美其名曰「三級火箭」。

這算不算割韭菜的行為?

算,因為大部分電腦使用者就僅僅是電腦使用者,他們無非就是上個網打個遊戲處理個文檔。

這個大部分包括我在內。

我對windows的環境失望透頂,最終放棄了使用近二十年的微軟,投奔到以前覺得特裝逼的mac陣營去。道理就一條,不想做韭菜。

但我也知道,有些做韭菜的,其實沒什麼選擇。比如特別愛好打電腦遊戲的,到底mac上遊戲不夠多。或者是年紀比較大的,切換系統意味著切換操作習慣。我用了好幾年的時間,至今我覺得我有點邯鄲學步的意思:mac操作不熟練,但win操作也已經不熟練了。


不過,很多韭菜,就不是那麼回事。

比如說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各種P2P事件。

我並不認為所有的受害者都叫韭菜。因為很多人其實有的選,無非就是貪念驅動下被人收割了。

這個貪念是什麼呢?

就是火中取栗,收手要快。

他們並不是不知道那種邪門的收益率其實是不可能維持住的,但他們還是要投入進去。無非就是覺著自己藝高人膽大,擊鼓傳花,我有本事傳得快。

卻不料手還是慢了。

這個叫願賭服輸,學藝不精,所以得認栽。

就兩字:活該。


知識付費,太多人罵這個叫割韭菜。

說起來無非就是這麼幾個詞:製造焦慮,然後兜售所謂解決良藥,其實壓根治不了。云云

知識付費的確是有訴諸恐懼的一面:再不緊跟時代,你就被拋棄了啊。

我記得前陣有句刷屏名言:時代拋棄你,都不會和你打個招呼——不過那句話可不是知識付費,這句話背後的那篇文章,是可以免費看的。大家轉得很歡(jiao)樂(lv)。

但知識付費同樣有訴諸貪婪的一面。

前陣子我看到行內一個大咖的公開課,看了十分鐘,大致就是一個感覺:好吧,這不都是一本叫《思考快與慢》里的東西么?這位大咖倒也沒藏著掖著,也是直接在分享中提到這本書的,講授案例時也是說是從這本書里看來的。

《思考快與慢》,全書40萬字,全開本,420頁。價格嘛,倒是可能比一堂知識付費便宜,碼洋69元。

這裡的貪婪不是金錢上想佔便宜,而是想貪方便求捷徑。

我沒耐心看,聽人講一講不就好了嘛。

問題在於,你不是沒得選:你可以選擇抱起這本厚書看啊。


春節的時候,有一些群三點鐘都不肯睡覺。

有人就戲稱那些都是韭菜群。

還有人說,當大媽都在談論區塊鏈談論比特幣的時候,這貨可能就要爆了。

不過老實講一句,中國大媽的確會去買黃金,中國大媽成批殺入各種幣,你見過?

我真沒怎麼見過。

我認識一些炒幣的人,還都是關係很好的朋友,我深知他們從來就不會把這類幣看成像法幣一樣的東西,無非就是去炒一炒,或者割了別人,或者被別人割。

如果最終崩盤,我很難說他們是什麼韭菜。

就像我至今不會認為,誰在樂視那隻股票上是什麼韭菜。


在一些傳銷案里,大致有這幾種人。

操盤人,或者說設局者,他們當然不是韭菜

其實已經明白這是個局,還願意往裡鑽,是因為想割別人的,他們不是韭菜

一時不察入了局,但打算逃出由於種種原因未能逃脫,這些人是韭菜

被徹底洗腦,深信不疑還願意幫助前兩種對付第三種人,這些人也是韭菜。

其實我們很難分辨誰是第二種,誰是第三種。

第三種是標準韭菜,他們沒得選。

當我們高呼你們在割韭菜時,就必須問一句,那些所謂韭菜,有的選嗎?

如果有的選,

大家都是成年人,行為自負吧。

沒必要等著什麼人跑出來喊:ta弱ta有理啊!


真正的韭菜,一種是沒的選。

還有一種,在我看來,大致上屬於對某些其實根本不成立的東西但又深信不疑的。

不過有趣的事是,如果大部分人都這樣,

我們就很難再說是韭菜行為了。

比如,

面膜使用者?——這可是恐懼與貪婪並存的一貨啊。

(鈦媒體作者介紹:魏武揮,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伙人,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微信公號ItTalks)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空氣污染防不勝防,肺毒清除妙招特此呈上
人人都想登上區塊鏈的快車:巨頭、黑灰產、炒幣大軍皆來搶食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