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為什麼喜歡教育人?

滴滴為什麼喜歡教育人?

4月末,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規模超過55億美元。在之前幾輪籌資中,滴滴已籌集了逾100億美元資金。4月融資後,滴滴的估值達到500億美元,已成為世界上估值第二高的私有科技初創企業,僅次於優步(Uber)。

高頻率、大規模的融資,讓日本媒體很好奇,日經新聞昨日撰文稱:滴滴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目前的現金餘額驚人,也許高達130億美元。這家公司為何能融這麼多錢?

文章對滴滴前景有所質疑,指出滴滴在無人駕駛、適應監管新規、國際收購等領域面臨眾多難題,但也指出,大量的融資可以讓公司在公開募股前走得更遠。尤其在無人駕駛方面,要對付百度,蘋果,谷歌和福特汽車等巨頭,需要大量資金用於研發和併購。公司總裁柳青曾任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市場可以期待滴滴未來出現更多收購。

實際上,滴滴的目標已從「一站式出行平台」變為推動交通變革的「世界級科技公司」,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成為智能交通技術的領導者。每日經濟新聞援引互聯網觀察家王冠雄觀點稱,以滴滴在國際化和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它的真正價值線應該是至少千億美金級別公司。

對滴滴前景的兩大質疑

日經新聞對滴滴公司前景提出了兩大質疑:

1、網約車新規的衝擊

去年末,北京,上海等城市出台網約車新規,要求汽車共享平台只能使用本地司機和本地牌照車輛。該規定將影響滴滴平台大部分司機,對汽車分享的核心業務構成衝擊。

新規執行的嚴格程度還不清楚。值得關注的是,滴滴和此前的Uber在中國的網約車服務一直處於法律灰色邊緣,直到2016年7月才合法化。

2、無人駕駛技術的兩面性

雖然在理論上,無人駕駛技術將大大降低滴滴的成本。曾有報道指出,司機傭金、保險費和司機招募費用佔到公司經營費用的三分之二。

然而,無人駕駛技術也將衝擊大網約車服務的商業模式和競爭優勢。在一個地區擁有更多司機、可以短時間來接送乘客,這讓行業新進公司難以與滴滴競爭。但無人駕駛技術成型之時,駕駛員網路將被淘汰,滴滴的傳統優勢也將不復存在。因此,滴滴與Uber面臨向新技術轉型的戰略需求,必須尋求新的競爭優勢。

滴滴的轉型

實際上,隨著補貼大戰落幕、兩輪平台合併,滴滴已經開始轉型。

滴滴CEO程維在去年底就曾提到,滴滴第一個五年願景是打造「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第二個五年希望打造世界級科技公司,推動未來交通和未來汽車變革。現階段正是滴滴開啟第二個五年的序章階段。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在程維的設想中,滴滴出行將成為智能交通技術的領導者,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改變人們的交通出行。投資共享單車平台ofo正是其在智慧出行的又一次布局。

公開數據顯示,滴滴每日處理數據超過2000TB,大數據資源便於滴滴以後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發。此外,滴滴還希望解決交通部門改善交通擁堵、交通安全問題。

王冠雄也指出,滴滴積累了深厚的技術能力,管理層有國際化布局,手裡又有充足的現金。可以說,滴滴已經拿到了全球市場的「門票」。

無人駕駛投資狂潮

再聯繫到近年來無人駕駛領域的全球投資狂潮,滴滴融資「輕鬆」便不難理解。

華爾街見聞旗下「全天候科技」曾介紹,目前無人駕駛在全球熱得發燙,除了初創的無人駕駛公司,全球知名的VC投資基金,對沖基金,互聯網巨頭等均加入到這場關乎未來的卡位戰中。這裡有谷歌、Uber、通用這樣的美國跨國巨頭,有老虎基金這樣的資本大鱷,也有阿里、騰訊、百度這樣的中國巨人。

正如日經新聞的說法,「滴滴作為一家明星創業公司,有大量資金希望投資它,不用白不用,不急用錢時融資總比急用錢時再融要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紀實 的精彩文章:

TAG:車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