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修心,才是最好的整容

修心,才是最好的整容

你之所以迷茫,是因為找不到自我

富書主播:木棉

主播荔枝號:牙璋辭鳳闕 (FM1965863)

一、活在別人的眼光里,還是活在自己的天性里

周末我參加了鎔錦健康教育平台的《回歸》課程。

很多人都是被這句「一日不回歸,時時在流浪」所觸動而去上課的。

也是在那堂課上,我看到了一個個卸下面具的臉龐。

這時,你會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生活在焦慮和迷茫中,不知所措。

一位大學教師,它有和睦的家庭,有令人尊敬的社會地位和工作,在外人面前看上去是那麼地樂觀自信,可是在訴說的時候她哭了,活了四十多歲的她心裡並不舒坦,甚至有些壓抑,總覺得缺少些什麼。

缺少什麼呢?

她說是缺少自我,現在的工作雖然人人羨慕,可是她並不喜歡,在家人面前也不怎麼表達自己的意見。

她聽不到內心的聲音,經常選擇跟從。

或者說,這麼多年她也許沒有意識去傾聽自己,直到再也堅持不下去,出來探尋一下究竟。

也曾看過一篇文章,一位60歲媽媽寫給女兒的信。信中說:

我最最遺憾的事情是自己沒能活成自己,而是活成了你們的媽媽,你爸爸的老婆,其他人眼中的普通女人。」這個活了大半輩子的人做的人生總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這大概是這些人的縮影,他們習慣於活在別人的眼光里,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天性里。

他們是賢惠的妻子,是勤奮的員工,是堅強的父親,可以不顧身體狀態頻繁深夜加班,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上,卻很少傾聽內在的聲音,這個最真實的生命呼喚。

二、沒有身心的統一,你很難活出真正的自我

一個想做自己而做不成的人,會不定期地煩惱、困惑,即便滿足於當下的生活,這種滿足也不是長久的,而是暫時的放下。

他總會重新想起那些年少時的夢想,或者為自己的軟弱嘆息遺憾,或者心裡還在蠢蠢欲動,身體已經行動不起來。

陳道明和靳東拍的特侖蘇廣告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靳東問陳道明:「你演過最難的角色是什麼?」

陳道明答道:

我想,怕是自己吧。每天我們向著更好出發,直到從無到有,直到擁有更多。直到真的擁有更多之後,才開始懂了,小到一棵牧草,一個想法,大到山丘湖泊,人生坦蕩。人生難得的不是可以把握住別的什麼東西,而是可以把握住自己。

著名情感專家蘇芩也說過一段非常動人的話:「人生旅途中,大家都忙著認識各種人,以為是在豐富生命。」

可是最有價值的遇見,是在某一瞬間,重遇了自己,那一刻你才會懂得,走遍世界,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條走回內心的路」。

當把你在社會上的名聲、地位、權力等都拿走了的時候,你還剩下什麼?

你不妨這樣問一下自己,那些還剩下的就是你心靈的素質,就是你真正需要重視的東西——自我

你習慣了問一件事情有沒有用,而不是問自己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否快樂;

你習慣了關注收入多少,而忽略了你付出了多少;

你習慣了向外索取什麼,而放棄了向內的反思。

你的焦慮、迷茫、抑鬱,眾多問題的出現就在於身心不統一,你已經很久不問候自己的內心了,因此,你活得不安靜、不明白、不快樂、不踏實。

三、審美和思考能力的缺失,是一個人迷茫的根源

身心不一的你,很難準確定位自己。

因此,會有諸如這樣的問題:

我要考研還是工作?

我本科學的環境,碩士學的管理,畢業後應該做什麼工作?

我平常沒有讀書的習慣,我應該讀什麼書呢?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我好像對什麼東西都不感興趣……

你會發現這些問題都是關於要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

我們的教育偏向於實用,不太注重探索,這容易讓我們形成一種功利的品性,而忽略了修心。

很多國家的教育從小就引導學生去學習宗教、哲學、藝術等可以真正引發人生思考和審美享受的課程,讓學生在思考、美和愛中去叩問那個人生的本質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以色列的教育堪稱全世界的典範,他們認為一個人的偉大源於對智慧無比的崇尚。

於是他們告訴孩子:「如果不得不變賣家產以度日,你們要先賣金子、寶石、房子和土地,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不可以出售任何書本。

他們重視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善於向孩子提問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這些有關審美和思考的培養,豐富了一個人的心靈,是沒有自我的人所極度匱乏的能力,也是他們迷茫的根源。

回望自己,縱然我們的家庭教育或者學校教育有它自身的缺陷,但是真正的教育永遠是自我教育,因為你才能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四、「做自己」並不簡單,所以才更珍貴

有的人很早就找到自己,知道自己生來的使命。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活得稀里糊塗,反而在大病或者瀕臨去世時,恍然覺醒。

做自己,是很昂貴的事情,找到自己的過程並不簡單。

因為「活出自我」並不是沒有約束的任性,而是綻放生命本質的自由。

中國親子學院創始人李擇軒女士的人生可謂跌宕起伏,與其說那是一部個人奮鬥史,不如說那是一個不斷尋找自我、超越自我的蛻變歷程。

剛畢業時,她不顧父母的阻礙,開起了養殖場,幾年後由於效益問題放棄了養殖,轉而做起了服裝生意。

因為眼光獨到,又富有經營天分,她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賺了錢的她經常做慈善事業,為偏遠地區的人們捐錢捐物。

幾年之後,雖然錢源源不斷地賺,可是她卻一天不如一天快樂。

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她,服裝生意誰都可以做,並不具有稀缺性,同時,幫助的人也很有限,發揮不出她個人最大的價值。

她一度因為實現不了自我而患上抑鬱症,由輕度抑鬱變為重度抑鬱,後來無意中的靈感,她找到了根治自己抑鬱症的方法並把它系統化,原創出了一系列身心靈課程,她終於找到了自己一生最大的使命。

如今,受她影響、幫助的人們已經多達百萬、千萬,她終於實現了其人生的最大意義——幫助人們找到他們的人生意義

五、做自己永無止境,你值得遇見更好的自己

做自己,最重要的宗旨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

修心才是最好的整容,一顆善良、豁達、有追求、有反思的心靈,才會懂得審視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坐標。

哈佛商學院教授揚·穆恩說:

走在人生路上,你到了一個岔路口——做什麼工作,學什麼專業,定居於什麼城市——去選令你更在意的、更激動、更好奇的,等到達下一個路口後,你繼續選讓你更興奮的……在你遇到的一個又一個路口,每次都去選你內心更認可的選項,那麼有一天,當你醒來你會意識到在做的事,正是自己激情所在。

「做自己」不是等來的,也不是說只有找到了喜歡的事情才去付出努力,而是不斷地去積累,把現有的事情做到極致,鍛鍊出能力,在體驗中去確認自己的愛好。

拿寫作來說,我收到很對讀者朋友詢問情感、心理、個人成長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有的問題我並沒有成熟的答案,但我可以去尋找。

在尋找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心理學、能量學、管理學、歷史學等學科的知識,發現自己原來對這些方面也頗感興趣,於是報名了心理諮詢師考試並繼續進一步學習了有關能量學的知識,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自我發現並成長的過程。

其實,這已經不僅僅是做自己,而是做更好的自己,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升級的過程,因為「做自己」永無止境。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生活 的精彩文章:

男人到底愛不愛你,生個孩子就知道了
母親是一寸寸變老的,而父親是突然老的

TAG:大眾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