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感恩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感恩

1.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還記得幾年前轟動全國的「汪九刀」嗎?一日本留學生要從東京飛回上海。登機前,他致電母親急需生活費,表示自己「沒錢了,都要餓死了」。在遭到母親拒絕後,他憤然搭機回國。

在候機樓見到了前來接機的母親,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沒有一句貼心的問候,而是張口就說:「錢到底有沒有,給不給我」。

他留日五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來負擔。而母親每月僅有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為了供養兒子上學,她四處借錢,早已負債纍纍。

在聽到母親的一句「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後,這名青年從行李包內掏出兩把尖刀,朝母親連刺九刀,造成胃、肝等多處內臟破裂,一度生命垂危。倒地後,母親還朝兒子大喊:「你走呀,你走,媽媽不會怪你的。」

類似的事還有在去年,一位中年女子由於向環衛工母親要錢未果,竟然當街拽住母親頭髮拖行,並對母親大打出手。母親的同事稱,這位「女兒」無業,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長年向環衛工的母親要錢。

《詩經》中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生養之恩是最大的恩情。如果連對父母都不懂得感恩,甚至恩將仇報,這樣的人真不配人這個稱呼。

老話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對於外人的一點幫助,我們尚且心存感恩,面對家人日復一日的支持與幫助,怎能不常懷感恩之心呢?

不懂感恩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味索取而不知回報。幫他是別人的舉手之勞,他自是不必掛齒;不幫他是別人不近人情,小氣吝嗇。不懂感恩的人,永遠只強調別人的拒絕,卻從來記不住別人的付出。

曾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漠然視之。」

其實還可以更進一步,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是恩將仇報。

不懂感恩的人,註定沒有未來。

2. 感恩,先從家人開始

有一個故事說:有人問老師,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師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

學生又問:「為什麼呢,老師?」

老師回答道:「因為月亮是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耀。」

你或許會笑這位老師的糊塗,但我們身邊很多人就是這樣。每天照顧你的人,你從不覺得有什麼,若是陌生人偶爾幫助你,你就認為他人好。

你的父母家人一直為你付出,你總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還嫌煩。一旦外人為你做出了類似行為,你就會分外感激。這不是跟「感激月亮,否定太陽」一樣糊塗嗎?

《莊子》中說,「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踩了陌生人的腳,趕緊賠禮道歉;如果是兄弟的腳,關心一下罷了;如果是父母的腳,那就跟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越是跟你親近的人,反而越覺著理所應當,也越容易被忽視。所以,學會感恩,要先從家人開始。

梁啟超流亡期間,照顧年邁父母、年幼孩子的任務,就全落在了妻子李蕙仙一人身上。雖然妻子並未向梁啟超傾訴生活的不易,但在梁啟超寫給妻子的信中處處可見對妻子的感恩之情:「大人當此失意之時,煩惱定不知幾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卿明大義,必能設法慰解,以贖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謝而已。」

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什麼是本?天地是萬物的本源,先祖是族類的本源,而父母是個人的本源,愛人是家庭的本源。

感恩家人就是不忘本。不忘本,才能知道如何安身立命,如何為人處世。

好好對待家人,說舒心話,做體貼事,就是你的感恩。

3.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感恩

佛在《金剛經》中講:「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慧律法師解釋說:「世間一切乃眾緣合和,眾力所成,非獨一人所能,是故當懷感恩之心。」

意思是講,一個人自呱呱落地,到小學、中學、大學,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別人的給予,我們要抱著感恩的心去接受和回報他們。

懂得感恩,也是一個人有教養的重要體現。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感恩,越懂得用感恩之心看世界、看社會、看每個人。

之前看到過一個視頻,在走廊上,因為北京下暴雨,一外賣小哥因未按時送達,客戶在家門口數落辱罵了小哥三四分鐘,最後還把飯菜扔在地上。外賣小哥只能撿起餐盒,默默離去。

這位客戶不知道的是,由於道路積水,外賣小哥不能騎車,徒步送餐時還摔了一跤,把雨衣划了大口子,為了保證客戶能吃到熱乎的飯菜,他只能拿起幾個簡易的黑色塑料袋披在身上,保護好餐箱。

一個人修養的高低,往往不是表現在他對待上司、朋友、同事的態度上,而是看他是否尊重「比他地位低」的人。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越高級的人,更懂得感恩,懂得尊重別人的不易和努力。

在胡適出國留學的十年里,江冬秀一直把自己當做已經過門的媳婦。江家本來是望族,在家裡,江冬秀有自己的丫環婆子,凡事都不用自己動手。

但是她卻親自來胡適家照料胡適體弱多病的母親,胡適一去十年,她就照顧了十年。

一方面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一方面為了報答妻子的盡孝之義,胡適這個新文化的楷模,欣然踏進了舊式婚姻的殿堂,與他的小腳妻子相守一生。

他和江冬秀,一過就是幾十年。他對妻子溫順服帖,是出了名的怕太太。如張愛玲所說,他們是舊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胡適懂得感恩,知恩圖報。

古人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一個經常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助人為樂,更容易感到幸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感恩。永懷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人生才會充實而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子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孔子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