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onsenSys 預言:區塊鏈為金融弱勢群體帶去春天

ConsenSys 預言:區塊鏈為金融弱勢群體帶去春天

從社會影響的角度看,「為遊離於傳統金融服務體系之外的群體提供金融服務」正是熱門論調。傳統銀行體系提供的很多基礎服務缺乏透明度、交易緩慢、費用昂貴,隨著區塊鏈科技在全球走紅,加上越來越多的低收入人群用上了智能手機,引進加密經濟作為傳統銀行體系替代手段的時機已經成熟。

金融平等vs.經濟平等

在社交網路上,人們就「金融平等」的定義展開激烈辯論,特別是牽扯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比較時。接受銀行的金融服務,距離金融平等還任重道遠。

在美國語言環境中,金融平等更多被認為是更廣泛接觸金融服務,而不僅僅是經濟機遇。在很多趨於西方化的國家,銀行開戶與否和年收入常被列入衡量金融平等的關鍵考量指標。

針對沒有銀行賬戶的消費者調查,這 3700 萬人中約 2100 萬人曾持有銀行賬戶,但由於透支費用高昂,他們退出銀行體系

在美國,約有 15% 消費者(約 3,700 萬名成年人)沒有銀行賬戶。其中很多人年收入不到 2.5 萬美元。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這 3,700 萬人中有 2,100 萬人曾經有過銀行賬戶,但由於透支帶來高昂的費用,他們最終選擇退出銀行服務。當被問到他們未來是否願意再擁有一個支票賬戶或儲蓄賬戶時,其中 77% 的受訪者的答案是「不願意」。但是,由於沒有銀行賬戶,這些人無法獲取低成本的主流金融服務,個人資產損失或被竊的風險也比普通人高很多。

加密數字貨幣已經可以成為儲值工具

華爾街對比特幣持久不衰的非議之一就是它非常不適合作為儲值工具。

儲值工具指的是能夠保值而不會貶值的財富形式,譬如,黃金是遠遠好於牛奶的儲值工具,因為牛奶在自然條件下會變質。如果貨幣的經濟目的僅限於保值,很多加密數字貨幣都不達標。不過,具有強烈抗波動的穩定型數字貨幣已經亮相,市場正在出現數字加密型儲值工具,作為現有儲值工具的替代品。

和美元 1:1 錨定的數字貨幣 Tether USDT 原本是非常被看好成為儲值工具的寵兒,但在接連爆出欺詐和與 Bitfinex 交易所的共謀醜聞後,Tether 不再獲得主流資本的青睞。理論上,Tether 接受投資者的美元法幣,然後創造出等值的 Tether 幣,將其交給投資者。理論上 Tether 幣和美元 1:1 錨定。Tether 平台號稱吸納了 22 億美元存款,但在審計缺失的情況下,外界無法知曉這一數字是否真實。

替代選項已經出現。MakerDAO 團隊的 DAI 穩定幣被證明是實力頗為強勁的候選者,其採用了較成熟的加密經濟和去中心化結構,以確保其價值與美元 1:1 的穩定比率。在 2018 年 1 月數字貨幣市場的大崩盤行情中,DAI 穩定幣波動幅度不超過 2%。面對其它所有數字貨幣至少大跌 30% 的崩盤行情,DAI 最低僅跌到 0.98 美元。

伴隨著 DAI 穩定幣繼續堅挺的表現,DAI 可以更好的讓 DApp 為主流消費者提供與美元 1:1 的兌換,讓數字加密貨幣成長為具有經營效率的後台機制,而不是噩夢般用戶體驗的前台機制。

智能手機普及率vs.移動支付增長

全球智能手機普及率年復一年的穩定增長,事實上每 10 名沒有銀行賬戶的美國人中有 6 人擁有智能手機。不過沒有銀行賬戶人群中移動支付的應用率明顯較低。據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的研究報告顯示,沒有銀行賬戶的美國智能手機用戶中,約 39% 的人曾經用移動支付完成過至少一次購物、還賬單或收轉賬,而有銀行賬戶的美國智能手機用戶中,這一比例高達 64%。

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增長預測

沒有銀行賬戶的消費者為何不能充分使用智能手機的功能呢?

對他們來說一大門檻在於,沒有銀行賬戶的消費者的收入和支出嚴重依賴紙質賬單和現金,這些無法兼容移動支付技術。儘管全球智能手機已經普遍應用,移動支付產業依然受限於不可持續的銀行帳戶支出,以及這些消費者所熟悉的依賴於銀行的辦法。

只有降低銀行賬戶的使用成本,為現金儲蓄和紙質賬單提供更佳的流動性,移動支付產業才能激活遊離在銀行服務體系外的消費者。

區塊鏈支付技術將進入主流

在傳統銀行體系和那些應用了價格穩定代幣的 DApp 之間建立起流動性,是讓基於區塊鏈的支付技術進入主流的必經之路。

區塊鏈技術專家都期待在一個大一統的、去信任化的環境中,我們能夠讓弱勢群體參與到全球經濟中的能力最大化,但這就必須合理解決用戶體驗障礙。

想像一下讓普通消費者使用數字加密貨幣的複雜性,即使是有了像 DAI 這樣與美元幣值近乎接近的代幣,其用戶體驗的缺憾依然是加密貨幣成為主流社會普遍應用的主要文化障礙。

如果可信賴的穩定代幣能得到傳統銀行機構的支持,加密貨幣與法幣可以在現實世界中輕鬆兌,那麼移動應用行業便可以撬動 P2P 銀行業務,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動動手指,就將自己的資產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掌心。

當然,現有移動支付企業必須有足夠利益驅動去提供這種流動性,或者企業家必須聰明到能創造出支持上述構想的業界生態。很多銀行正努力爭取將法幣代幣化,旨在從區塊鏈技術應用中獲取商業利益,同時完全掌控全球的貨幣供應,很諷刺的是,這個世界通過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製造了「雙重支付」的怪現象。傳統銀行體系是否能准許遊離在其外的弱勢群體最終能取得金融自我主權,確實存在疑問。

一個去中心化的移動支付系統可以最終消除過高的金融業務收費問題,因為在區塊鏈上過高收費是不可能的。通過區塊鏈與金融的結合,我們即將邁進一個我們完全掌控自己資產的未來,一個交易速度極快捷、成本極低廉的未來,一個能確保所有人能有自由和機會真正實現經濟平等,而不僅限於金融平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聞ChainNews 的精彩文章:

Telegram 成為風投試金石:缺席者大筆殺入,精於加密的投資者卻敬而遠之

TAG:鏈聞Chain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