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倒霉不要緊,要緊的是一輩子持續的倒霉,比如嘉慶

倒霉不要緊,要緊的是一輩子持續的倒霉,比如嘉慶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么要放棄永生

嘉慶童年像

乾隆皇帝25歲繼位時,懷著對康熙皇帝的無限緬懷對天起誓:

「蒙上天眷顧,得以繼承帝位,不敢奢談超過聖祖仁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在位一個甲子就退位,傳給皇子。」

確實六十年之後乾隆也得八十五歲了,自己能否活到那個年齡還不知道。

然而六十年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轉眼到了乾隆皇帝兌現諾言的時候,於是乾隆帝在乾隆六十年臘月宣布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大年初一舉行「禪位」儀式。

十五子來繼位這個好生奇怪,前面14個哥哥,後面兩個弟弟,怎麼就輪到他,何況他生母還是普通的貴人。

原因就是乾隆自己活的太長了,1 3 4 5 6 8有嚇死的、累死的或熬死的, 2 7 9 10 14 16沒成年就掛了。

11 12 13三個是懷珠格格里那位皇后生的,雖然沒有死,但是忤逆皇帝,削髮去了,17比較貪玩,也沒戲。

所以只剩老15,俗話說的好:生一窩老鼠不如生一條龍啊

所以在登基前,老15還算走運…

厄運就此開始

正月初一禪讓儀式準備就緒,文武百官和番邦使者全部到齊準備參加皇位的交接儀式及對新帝的朝賀。

然而真正到禪讓皇位這一刻乾隆皇帝才發現自己對皇位竟是如此地眷戀和不舍。

禪讓儀式的吉時已到,卻遲遲不見乾隆老佛爺的儀仗出現,文武百官隊伍中官員不禁互相交頭接耳低聲細語。

此時總管太監跑到大學士劉墉的跟前低聲耳語:

「乾隆爺不肯交出玉璽!」

劉墉心中一震:禪位典禮已經安排妥當,這個節骨眼卻不肯交出玉璽,自古哪有沒有玉璽的天子呢?!

劉墉嚴肅道:「再去!」

不一會太監又來報:「還是不交!」

劉墉心急如焚,著急忙慌地趕往乾清宮,只見乾隆皇帝正緊緊地攥著玉璽。

和珅正在乾隆身邊貼心伺候,見劉墉前來怒斥道:「你不主持大典,來此作什麼?!」

劉墉不慌不忙說道:「陛下,先前文武大臣聯名奏請皇上暫緩禪位,但是您果決定下禪位,絕不違背六十年前對上蒼的起誓,頒旨歸政於太子,如此聖舉讓滿朝文武不勝欽佩。如今卻不肯傳出玉璽,陛下知道自古無無寶之主,沒有玉璽怎麼算是皇帝啊?!如若陛下擔心太子繼位後處理政務有閃失,臣可以命人打造一方太上皇印鑒,加於玉璽之上,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乾隆聽罷這才愁眉舒展,戀戀不捨地拿出了玉璽。

最終禪位典禮順利進行。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愛新覺羅永琰繼承皇帝位,也就是嘉慶皇帝。

按正常的套路這個玉璽事件應該只是嘉慶帝繼位的小插曲,然而這只是一個開端,這位年輕的皇帝這一生遭遇了種種悲催的事,下面我們就來細數下吧···

嘉慶帝

01

大事還是我辦

其實在禪位儀式的前一個月,乾隆皇帝就傳下了一道聖旨:

「我明年歸政之後,所有上之事必須上奏至太上皇帝,奏對都要尊稱我為:太上皇」。

乾隆皇帝將皇位禪讓出之後自稱太上皇,仍居住在養心殿掌握朝政。

嘉慶元年正月十九日,身為太上皇的乾隆出席了接見番邦使臣的儀式,當場說道:「朕雖然歸政了,但是大事還是我辦!」

嘉慶二年,自己正房老婆死了,不敢發大喪,老乾隆躺著吩咐,他還在一邊陪著笑、陪著喜…

雖然乾隆自稱太上皇之後僅活了三年,但是這三年的任期給嘉慶心中造成的陰影面積:無窮大。

《清史稿》記載:「上為太上皇帝,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宮中時憲書用乾隆年號。」

「侍坐太上皇,上喜則亦喜,笑則亦笑」

02

我避諱別人

嘉慶本名叫永琰,但是繼位之後改「永」作「顒」。

歷史上君主的名字都要避諱,比如唐太宗名叫李世民,所以整個唐朝為了避諱太宗名字,所有奏疏中的「民」多稱呼為「人」。

康熙名叫玄燁,官方要求玄字要缺筆書寫。

雍正名叫胤禛,繼位之後出於避諱他的兄弟們全都將「胤」改成了「允」。

但是到了嘉慶繼位,由於乾隆老佛爺還沒有死,乾隆帝一言九鼎,竟下令:

「永」太常用,避諱的話非常不方便,所以不如皇帝自己改名字吧。

於是嘉慶帝本名永琰中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

嘉慶帝真的是欲哭無淚啊,自古都是臣民避諱君上,怎麼到了我這竟是皇帝更改名諱以方便臣民。

不過從嘉慶開始,清朝皇族的輩分都是生僻字。

03

「二皇帝」和珅

嘉慶繼位後乾隆太上皇專政,所以嘉慶帝這個皇帝幾乎就是個擺設。

由於乾隆八十幾歲的高齡早已經老眼昏花口齒不清,只有寵臣和珅能夠聽懂乾隆說什麼,乾隆就命令寵臣和珅每次上朝的時候站在乾隆和嘉慶旁邊替乾隆傳達旨意,所以和珅形同攝政。

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後來在回憶錄中記載:「清朝人都稱和珅為『二皇帝』」。

當時朝堂上能與和珅抗衡的大將軍福康安和軍機大臣阿桂在嘉慶初年相繼去世。

嘉慶帝孤立無援,只得處處小心,甚至連自己身邊的太監宮女都不敢信任依賴,唯恐他們是和珅派來的「間諜」。

在嘉慶帝繼位之前,和珅很早就聽說了乾隆決定禪位給皇十五子永琰的消息。

為向新帝表達忠心,和珅不顧朝臣不得結交皇子的禁忌,暗中送當時還是皇子的永琰如意一件。

永琰雖然對和珅非常厭惡,但是畏懼太上皇和和珅的勢力,也只能委曲求全。

繼位後,有一次嘉慶故意寫下《詠如意》數首,讓身邊的太監看到,這個太監果不其然是和珅安排在嘉慶身邊的卧底,當晚便拿著嘉慶的詩呈報給了和珅。

和珅看到之後長舒一口氣:「豎子還是太嫩了!」

自此放鬆了對嘉慶的警惕。

嘉慶孝淑睿皇后

04

十年不生孩子

嘉慶皇帝一生只有五個孩子,繼位之前,只有皇二子和皇三子在世。

嘉慶繼位之後第二年皇后喜塔臘氏崩,嘉慶四年太上皇駕崩,嘉慶皇帝便開始了長達5年的守孝期。

加上隨後白蓮教起義爆發並持續長達九年之久,嘉慶帝政務繁忙,因此嘉慶即位後的十年時間裡後宮一無所出。

直到嘉慶十年,皇四子愛新覺羅.綿忻才出生。

傳言嘉慶皇帝晚年曾有改變儲君的打算,並將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面的遺詔拿出來準備修改。

不過因為嘉慶皇帝死的非常突然,以至於死的時候沒有寫好新的遺詔,最終群臣商議道光皇帝繼位。

05

被廚子刺殺

嘉慶八年,嘉慶皇帝從圓明園回紫禁城路上經過順貞門,突然一個人手持短刀向嘉慶的儀仗衝過來,侍衛們個個呆若木雞,只有定親王綿恩等六人上前與刺客搏鬥最終將刺客制服。

經審問,刺客陳德自稱失業之後自尋短見,不小心混進人群驚駕。

大臣們對此案敷衍潦草,將刺客謊定為白蓮教餘孽便草草結案。

嘉慶帝無奈之下只能將刺客一家處死,沒能繼續深究此次刺殺案背後的內幕。

《清史稿》記載:「乙酉,還宮,入順貞門,奸人陳德突出犯駕。定親王綿恩、額駙拉旺多爾濟及丹巴多爾濟等擒獲之,交廷臣嚴鞫。獎賚綿恩等有差。·····己丑,詔曰:「陳德之事,視如猘犬,不必窮鞫。所慚懼者,德化未昭,始有此警予之事耳。即按律定擬。」是日,陳德及其二子伏誅。」

嘉慶帝估計該罵娘了:這估計是史上最荒誕可笑的皇帝刺殺案了吧,一個廚子失業就想殺皇帝,你他娘的騙鬼呢?!

06

農民起義攻入皇宮

嘉慶十八年九月,在直隸省、山東和河南等地爆發了林清、李文成領導的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以「若要吃白面,除非林清坐了殿」等口號調動了大量農民參加暴動。

由於暴動發生在京畿,聲勢浩大,此事極大震驚了嘉慶皇帝。

起義軍在河南和山東的行動雖然失敗了,林清領導河北的農民仍按計劃在京城發動了起義。

九月十五日,數百人的農民起義軍分兩路從東華門和西華門攻入紫禁城,加上宮內太監和宮女的策應,起義軍甚至一直打到了養心殿。

清政府情急之下調來了火槍軍,起義軍寡不敵眾最終行動失敗。

由於清政府的血腥屠戮,攻入皇宮的起義軍士兵無一倖免。

事發時候嘉慶帝正在熱河圍獵,聽聞起義軍進攻紫禁城趕忙迴鑾。

後來嘉慶帝親自下令將林清、通逆內監劉進亨斬首。

由於起義軍攻入了皇宮,嘉慶帝認為非常丟人,所以親自下《罪己詔》:

「大內突有非常之事。漢、唐、宋、明之所未有,朕實恧焉」。

這場起義中皇次子用洋槍擊斃數人,受到嘉慶皇帝表彰封為智親王,從此被確定為皇儲,也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故宮隆宗門上,至今還有白蓮起義留下的箭簇

《清史稿》記載:「是日,奸人陳爽數十人突入紫禁城,將逼內宮,皇次子用槍殪其一人。一賊登月華門牆,執旗指揮,皇次子再用槍擊之墜,貝勒綿志續殪其一。王大臣率健銳、火器營兵入,盡捕斬之。」

07

被雷給劈死了

關於嘉慶皇帝的死,也非常有戲劇性。

嘉慶二十五年,嘉慶皇帝從圓明園前往避暑山莊,然而到避暑山莊沒住幾天,突然就去世了。

在《清實錄》裡面記載:

「此次蹕圖,偶感暍暑。」

可是大家都知道中暑是死不了人的,所以嘉慶的死因就很蹊蹺。

有一種現代醫理說法是中暑引起了心腦血管疾病,嘉慶帝就突然暴斃而亡。

但是在坊間流傳一個版本:嘉慶皇帝到了熱河避暑山莊之後就帶著人馬出去圍獵,一貫忙碌的嘉慶帝終於有機會放鬆一下,這天興緻高昂,縱馬馳騁就是不提回宮,以至於天色黑了才肯返回。

此時突然天色大變,雷電交加,嘉慶帝在傾盆大雨中縱橫馳騁,突然一個霹靂下來,正好擊中了人群中為首的嘉慶帝。

嘉慶帝應聲落馬,當眾人扶起的時候發現嘉慶帝已經斷氣了。

08

嘉慶朝何以衰敗

前面乾隆六下江南奢靡腐化導致的虧空要他來還,後面兒子道光帝不爭氣引發的鴉片戰爭要自己來背,如果嘉慶皇帝泉下有知,自己躺著又中了槍,該從棺材板里跳起來了吧。

但為什麼他一點辦法沒有呢?

大環境下,大清在雍正是入關的尾聲,權力的洗牌形成了定局,同時開疆拓土到乾隆也走到盡頭。

到了這個老實人嘉慶手裡,任何一點彈性的空間都沒有,豐收年頭還好點,華北一鬧災荒就咩有一點辦法,因為朝廷收入沒有任何彈性,這點在清朝末年闖關東(開拓新土地)可以看出來。

經濟不增長,人口一直在膨脹,嘉慶又沒有像李鴻章一樣去美國看看,糊塗到連開金礦都不允許,理由是開礦導致民眾圖利,容易鬧事。

舉一個嘉慶守舊的例子:他每年狩獵的時辰、路線都要和祖上的一摸一樣,不能有半點變化,遇事就下罪己詔。

也就是他早掛20年,真到了鴉片戰爭的1840年,倒霉催的可能更慘。

這樣一看大家應該可以了解道光的節(kou)儉(meng)了。

我老家有一戶人家,兩個孩子,家裡電燈泡是3w,電視只看天氣預報,2009年的時候一年電費是10元人民幣,孩子近視,成績自然極差…一家人在村裡出了名的節儉,攢了十幾年的錢給人騙去辦廠,然後不還了(開始說是高利返還)…

嘉慶啊,

這就是命

要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這幅日本國寶級名畫,一本正經的教日本人怎樣用屁打仗……
皇帝的老婆們到底有多漂亮 真是難為畫師了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