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應不應該吃水果?
最新
03-21
有人說,一吃水果血糖就高,所以不敢吃水果。
水果為什麼不能吃呢?糧食的升糖作用比水果要高得多,即便是吃起來很甜的西瓜,適度、適量地吃一點,影響也不是很大。
糖尿病患者應不應該吃水果?應該,因為水果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首先,水果能促進消化。有的人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後,吃一點水果會感覺腹部不脹了,很舒服。
其次,水果還能平衡人體的酸鹼度。有人吃肉較多容易尿酸高,吃水果有利於尿酸的排出。
最後,水果有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水果里的果膠、果糖、鉀元素、維生素等對人體腸道健康和整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並不反對餐後馬上吃水果,因為這樣有利於消化。
吃完水果之後,什麼時候監測血糖?建議吃水果後3~4小時監測。如果吃水果後1~2小時監測血糖,一般情況會比不吃時高,而3~4小時後這種吃水果後的血糖升高效應就會消失。
曾經有一位女患者,在確診糖尿病之前,喜歡大量地吃各種水果,但肉和主食吃得不多。患病之後,她擔心血糖升高,完全不敢吃水果,主食也吃得很少。結果,人整天昏昏沉沉,一點兒勁都沒有。我告訴她,既然一直吃水果還可以接著吃,只是要根據血糖情況適當減量。之後,她整個人覺得舒服多了,血糖也不像原來那樣忽高忽低了。
關於吃水果的數量,我建議適可而止。比如蘋果、梨、橙子等每天不超過250克,可以在運動前吃,既能幫助肌肉更好工作,也能在運動中消除果糖攝入的影響,一舉多得。
對於水果的品種,建議少吃荔枝、芒果、香蕉、桂圓等熱帶水果,因為這些水果含糖量相對較高,但也不是說不能吃,只是要少吃。


※糖尿病人慘遭截肢!原因竟是1個小小的雞眼,專家嘆息早治早救命
※糖尿病越來越嚴重竟是因為這些做法!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