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科技創新傳承非遺 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啟動

新科技創新傳承非遺 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啟動

非遺展演環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教學,青年朋友們踴躍參與。 陳馨怡 攝

中新網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杜燕) 今天,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在京啟動。未來6個月,大賽將面向全國大中專院校學生以及熱愛文化事業的企事業單位、設計公司、獨立設計師、創客等徵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VR、短視頻作品,引導青少年記錄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創新,弘揚傳承中華文脈的寶貴精神。

記者從啟動儀式上了解到,此次大賽共分為感知文脈、致敬匠心、創新傳承三大主題。參賽選手可圍繞文物、古建築、民俗、曲藝、工藝等創作內容,還原展現傳統技藝場景、人文內涵,探尋從事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保護事業的個人或團體的美德故事、精神世界,彰顯社會各界為保護、繼承、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的努力和成效。

非遺展演環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教學,青年朋友們踴躍參與。 陳馨怡 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專家、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巴莫曲布嫫在啟動儀式上結合大賽主題,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維度發表主旨演講。她表示,此次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的舉辦,是針對青少年人群精心設計的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參與式保護行動,賦權青年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傳承中華文化,並在文化實踐和傳播實踐中提升發展自我。

她認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VR技術代表了新人類的發展方向,在現代科技與人文攜手的最佳時代,青年學好用好VR技術有助於從多方面了解、再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人類故事。

普米族青年歌唱家茸芭莘那是來自雲南普米族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她多年來呼籲保護少數民族文化。茸芭莘那在啟動儀式上向青少年發出倡議:從我做起,做中華優秀文化的守護者與傳承者。

在非遺展演環節,河北豐寧滿族剪紙、彩塑京劇臉譜、濰坊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教學,讓前來參與活動的青少年深深感受「活」起來的文化魅力。

「傳統藝術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外來文化的衝擊,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影響。」活動現場,河北豐寧滿族剪紙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石俊鳳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向年輕人演示「剪紙」秘訣,她說:「此次活動將傳統藝術帶進校園,極大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為吸引更多的年輕朋友喜愛京劇藝術,彩塑京劇臉譜代表性傳承人林泓魁在製作臉譜過程中有意地加入了時尚元素。他表示,傳統文化與VR技術的融合跨界,能將中華文化故事講得更豐富、更引人入勝,希望青年朋友們踴躍參加比賽,做新時代的傳承人。

據悉,作品徵集時間為2018年3月至7月。在此期間,大賽還將舉辦青少年博物館採風體驗日、「創見非遺」VR非遺展進校園等系列落地體驗活動,為參賽者提供專業指導和創作靈感。(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德新政府不被看好 半數民眾希望默克爾提前下台
黃大年、南仁東獲「感動吉林」人物稱號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