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詩魔」洛夫去世 同餘光中一道被稱為「文壇雙星」

台灣「詩魔」洛夫去世 同餘光中一道被稱為「文壇雙星」

台灣著名詩人洛夫

【環球網綜合報道】繼余光中和李敖兩位文學大師「謝幕」後,島內文化界再傳噩耗。19日凌晨,有「詩魔」之稱的台灣著名詩人洛夫病逝,享年91歲。

「中央社」介紹稱,1928年出生於湖南衡陽的洛夫本名莫運端,初中開始接觸大量俄國文學,將名字改為略帶俄國味的洛夫,15歲那年以短文《秋日的庭院》獲得人生第一筆稿費,自此確立文學之路。1948年,他考入湖南大學外文系,為了闖天下,21歲離家,1949年參加國民黨軍隊,隨軍隊抵達台灣。自此他再也沒有見到母親,直到母親去世,他仍只能隔著台灣海峽相望。在台灣詩壇,洛夫和余光中這兩個名字總被聯繫在一起,被稱為「文壇雙星」。1979年洛夫訪問香港,余光中開車陪他參觀落馬洲邊界,輕霧氤氳,內地遠山隱約可見,洛夫寫下名作《邊界望鄉》:「一座遠山迎面飛來 把我撞成了嚴重的內傷。」他感慨道:「所謂近鄉情怯,大概就是當時的心境吧。」

1954年,洛夫與張默等人典當了手錶等合辦「創世紀」詩社。1959年,他隨軍轉赴金門,某日在石室聽到炮聲四起,於是在炮聲隆隆中疾筆寫出《石室之死亡》的開頭,以「八二三炮戰」為核心,詩中透露死亡的陰影與存在的無奈。不過洛夫也在金門認識陳瓊芳,日後成為他的妻子,兩人育有女兒莫非、兒子莫凡,莫凡曾與知名音樂人袁惟仁合組「凡人二重唱」。從軍職退役後,洛夫轉為教師,1996年移居加拿大,2016年返台定居。政大台文所退休教授陳芳明曾說,洛夫的《漂木》令他動容,尤其在晚年移居加拿大,選擇自我放逐,「在離鄉與歸鄉之間的拉扯,正好形成詩中的藝術張力。漂木的意象,既是詩人的寫照,也是這個大時代的縮影」。這首3000多行、1.5萬字的長詩堪稱中國新詩史上最長的作品,也被洛夫視為自己的心靈史詩,並憑此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2001年,洛夫被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台「文化部長」鄭麗君19日稱,洛夫是台灣現代詩的領航人,將呈請蔡英文明令褒揚。東華大學學者須文蔚說,台灣長期處於對立氛圍,政客一再挑動矛盾和衝突情緒,無根的洛夫的敏感心靈經常是受傷的。淡江大學學者楊宗翰說,台灣雖然是洛夫居住最久的地方,但大陸賦予他詩壇的地位更高,中國首屆「李白詩歌獎」就是由《洛夫全集》最終勝出,是他在詩壇被認可的崇高表現。(李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被檢方求刑30年 韓親信門共犯朴槿惠4月6日一審宣判
7名美國警察開65槍掃射嫌犯,一槍沒中...「再來點子彈!」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