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分化的趨勢不可阻擋

銀行分化的趨勢不可阻擋

炒股,看雪球就夠了

每晚雪球菌給您離真相更近的剖析

銀行到底是同質化的還是不同質化的,這個課題銀粉們已經爭論了很久。支持同質化的現在都蹲在低市盈率的銀行中,比如浦民興。支持非同質化的主要集中在少數估值較高的銀行行里。同質化和非同質化衍生出2種不同的投資策略:立足龍頭強者恆強或者估值回歸頻繁搬磚。2016年之前,搬磚模型顯然效果更好,但是2017年搬磚黨被悶殺在浦民興等標的中。那麼究竟有沒有同質化這種情況呢?

我挑選了幾個行業競爭比較充分,龍頭地位比較明確的公司和行業,比如:格力/白色家電,茅台/白酒,寶鋼/鋼鐵,太陽紙業/造紙,上汽集團/汽車整車,萬科/房地產開發。將個股走勢疊加行業指數後,發現如果拉長時間看龍頭個股的走勢遠超行業指數。而且這一分化趨勢在15-16年有一個比較明顯地加劇。結合最近幾年我國的經濟變化看,一系列比較明顯的事件和這種分化正好吻合,那就是經濟降速下台階,供給側改革和我國經濟進入到新的經濟發展階段。我國的經濟已經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但是還沒有滿足人民群眾對於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這就決定了,整個行業的空間增速有限,競爭加劇。競爭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始大規模蠶食落後企業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提升。

如果放眼世界經濟發展史可以看到,無論是日本和美國都經歷過類似的階段,經濟增速下台階,但是龍頭企業的利潤反而一飛衝天。GDP增速下降但是股市指數卻迭創新高。其背後都是市場集中度提升,利潤空間增厚的原因。那麼,具體到銀行業,是否也具有這種變化條件呢?

銀行的利潤來源於整體經濟的利潤空間,因此銀行的息差,不良基本上是隨著整體經濟波動的。雖然,不良有一定的滯後性,但是總體趨勢還是隨經濟大勢波動。所以,拉長到超越經濟周期的長度看,息差和不良的波動都會被熨平。所以,比較銀行間利息盈利能力的指標就落在了維持相對息差和相對風控水平的上。但是,我長期觀察發現,銀行的風控自己可控的範圍其實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大。因為,風險和利率是相伴的,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高收益低風險的資產存在。所以,控制了風控自然犧牲了利率。最終,銀行放貸的盈利能力關鍵就落到了吸收低息負債能力的比拼上。

回首,銀行業過去20年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中國的銀行業分為3個階段:

1,98年到08年,經濟增速和貨幣增速齊飛,

2,08年到16年,經濟穩步向下貨幣泛濫,

3,17年至今,經濟底部盤整,貨幣增速穩步走低。

而且,這種劃分不僅僅是跟宏觀經濟相關,更和另外2個因素相關。這就是,巴三協議(2008年)和金融降槓桿(2017年)。我相信巴3協議,對老資格的銀粉都不陌生。表面上看巴3主要是控制銀行的風險,但是實際上巴3的一個副作用是壓制了銀行規模擴張的利益。因為,過快的規模擴張必然帶來的是對資本金的饑渴。而資本金的累積速度主要取決於銀行的總資產獲利能力ROA。也就是說只有提高ROA才可能實現內生性增長。銀行的盈利分兩塊: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想獲得高ROA必須提高息差和非息收入。而上面一段分析過了,息差的關鍵是比拼吸收低息負債的能力。而非息收入的多寡則取決於銀行構建的生態圈對於客戶的粘性。想做好客戶粘性,就要做好零售銀行和交易銀行。

如果說巴3還只是一個軟約束的話,那麼金融降槓桿就成了一個硬約束。以前只有軟約束的時候,銀行還可以通過做同業業務鑽風險資產計算上的漏洞。現在,直接把M2壓住了。結果,就是銀行在規模無限制的道路上狂奔20年之後,終於開始踩剎車了。這就意味著,銀行業的市場開始進入到行業空間增速有限,競爭加劇的階段。

所以,未來銀行業的分化將會逐漸加劇,那些能夠獲取低息負債的銀行,能夠通過生態圈增加對客戶粘性的銀行,未來會有有更多的利潤空間補充資本金,有更多的資本金擴展業務,進一步增大市場份額,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分紅能力也會逐漸提升。而平庸的銀行沒有低息負債,只得去拼搶高風險客戶,繼續玩增發攤大餅的遊戲,資本金都不夠更談不上提高分紅比率了。最終,2種銀行的估值會分道揚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球 的精彩文章:

選股就是選女婿
2018年,會有哪些投資大機會?

TAG:雪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