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研究】羅英傑:大選結果無懸念,執政挑戰猶存

【俄羅斯研究】羅英傑:大選結果無懸念,執政挑戰猶存

原標題:【俄羅斯研究】羅英傑:大選結果無懸念,執政挑戰猶存


學人簡介


作者系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

國關國政外交學人第⑦QQ群: 636882692


學術交流 資源共享


內容提要


對即將開啟第四次總統征程的普京來說,競選獲勝的喜悅將很快過去,如何應對一系列國內外挑戰,在未來6年里給俄羅斯民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在國內,首先,如何有效振興經濟?再次,如何改善民生?在國外,未來6年,如何化解與西方的矛盾,為俄羅斯發展爭取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是對普京綜合能力的重大考驗。


正如外界預測的一樣,普京再次當選毫無懸念。目前,在俄羅斯根本沒有能挑戰普京地位的政治人物,這從其他幾位候選人的現有得票情況就一目了然了。


對於即將開啟第四次總統征程的普京來說,競選獲勝的喜悅將很快過去,如何應對一系列國內外的挑戰,在未來6年里給俄羅斯民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是普京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在俄羅斯國內。首先,如何有效振興經濟。


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俄羅斯民族復興的物質基礎。儘管普京自2000年入主克里姆林宮之後多次提出調整俄羅斯經濟結構,改變俄羅斯能源經濟狀況,發展創新經濟,然而歷史與現實的雙重影響使得國家資本主義逐漸成為俄羅斯經濟的代名詞,加之富豪權貴編織的牢固權力網路,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對普京能否實現其競選時承諾的在未來十年內使俄羅斯進入世界前五的行列,使老百姓的收入再增長50%表示擔憂。

再次,如何改善俄羅斯民生。


客觀地說,俄羅斯現有的國家資本主義有助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但是不利於民生的改善。在俄羅斯,政府大力扶持行業高度壟斷的大企業,而解決大部分就業的中小企業卻難有有利的發展空間,這與政府改善民生的目標實際上是相悖的。普京曾表示,在未來6年里將貧困人口減少50%,而這也需要從提高就業率等根本問題著手。


在國外。未來6年,如何化解與西方的矛盾,為俄羅斯發展爭取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是對普京綜合能力的重大考驗。普京在3月1日發表的國情咨文中曾說:「沒有人曾傾聽我們,現在請認真聽一聽。」這番話主要說給美國聽。


2017年俄羅斯在中東收穫了較為豐富的軍事、外交成果,普京也因此贏得了國內民眾的支持,這也是此次普京能夠順利當選的主要原因。


歷史證明,每當俄羅斯民族遭受外部較大壓迫的時候,總能喚醒並凝聚民眾的鬥志。3月18日,俄羅斯總統選舉投票率近67%,這使得之前擔憂投票率可能過低而影響選情的普京競選團隊鬆了一口氣。為此,普京的競選活動發言人孔德拉紹夫諷刺,「感謝英國通過無法接受的指控(因俄羅斯前特工中毒身亡,英國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而使俄羅斯人民團結起來」。

無論是暫時贏得敘利亞反恐戰爭,還是其他短期戰術上的勝利,都無法掩蓋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漸行漸遠的事實。冷戰後,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遏制與反遏制的結構性矛盾一直難解。


如今,這種難以調和的矛盾全面發酵,圍繞著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危機,俄羅斯與美國、北約、歐洲的博弈在擴大化。在東歐、波羅的海、黑海等地,俄與西方各種力量的實質性對抗在加劇。這些讓我們難以對普京新任期內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改善抱有良好的預期,至少目前,雙方關係還看不到轉圜跡象。


執掌俄羅斯權柄17年的普京,其強悍的俄羅斯性格、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對國家利益不遺餘力的追求和捍衛,使他擁有其他時期領導人難以比擬的個人魅力,同時,作為政治強人的普京,在這個新任期如何直面挑戰,有效應對,將直接影響俄羅斯的國家發展。


【重磅邀請】第十一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會議邀請函

【東南亞研究】陳奕平 王琛:大國關係變動下東盟國家的戰略選擇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平台觀點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20180320;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微信公眾平台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關國政外交學人 的精彩文章:

【開卷有益】國際關係學院楊建英新著《美國社會的「第三者」》

TAG:國關國政外交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