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會用人懂權謀,深諳君臣大義,為何卻頻頻上演兔死狗烹的悲劇

慈禧會用人懂權謀,深諳君臣大義,為何卻頻頻上演兔死狗烹的悲劇

慈禧太后是一個過大於功的人,她會用人、懂權謀這一點是不可置疑,這位晚清政壇上的女強人可謂「巾幗不讓鬚眉」,但是她做的一些事也非常不厚道,經常過河拆橋,讓很多為她曾經賣命的人為之心寒,為之傷感。其中有三個人最為典型。

其一是勝保。勝保是一介武將,蘇完瓜爾佳氏,滿洲鑲白旗人。咸豐十一年,對於勝保來講,是一個關鍵的年份。咸豐帝去世,小皇帝載淳、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受制於掌權的載垣、端華,肅順等八大臣。勝保立即上書:「昌言將入清君側,肅順等頗忌憚之。」勝保明確表示了自己的立場,表示堅決支持慈禧太后執掌大權,公開支持太后垂簾聽政。

這道奏摺給慈禧帶來了很大的鼓舞,因為勝保手握兵權,屬於實力派,慈禧很需要他的支持。如此,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就有了軍事力量的支持,心裡就更加有底了。

辛酉政變成功後,勝保居功至偉。當然,開始的時候,慈禧還是感激這個大功臣的,同治二年(1863)授欽差大臣,督辦陝西軍務,委以重任。可是,不久後慈禧得到密報,說勝保居功自傲,有不法行為。更重要的是勝保自恃在政變中立有功績,散播內部機密。

所以,慈禧認為勝保已經由功臣變成了心腹大患,一定要除掉他。這年十二月初四日,慈禧密詔多隆阿率部前往陝西,以「諱敗為勝,捏報戰功,挾制朝廷」等多條罪狀,將其治罪,押送回京,次年七月賜令自盡。

其二是恭親王奕訴。咸豐帝病逝,慈禧兒子載淳繼位,慈禧急於扳倒八大臣,搶班奪權,沒有人支持怎麼能夠成功呢?其中,最得力的支持者,就是奕訴。奕訴在承德就與慈禧密謀,準備發動政變。並提出建議,要想制伏八大臣,必須回到北京。

所以,整個政變過程,在奕訴的精心謀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最終,慈禧和奕?勝利。慈禧為了回報奕訴,給他議政王的封爵,並食親王雙體。可以說,這個時候,慈禧最信任的就是奕訴。

然而,這種局面僅僅維持了4年的時間,慈禧覺得奕訴妨礙了自己專權,就開始找借口,準備踢開奕訴。終於,她利用了一個叫蔡壽祺的奏摺,指責奕訴貪墨、驕盈,攪權、徇私,就要拿奕訴開刀了。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終奕訴不得不向慈禧屈服。

經過這次鬥爭,給了春風得意的恭親王以當頭棒喝。之後,他們叔嫂分分合合,慈禧一步步拿掉了奕訴手中的權力。到最後,奕?認清了慈禧就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人,同時,也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是慈禧的手下敗將,因而最終對慈禧是畢恭畢敬,唯命是從。

其三是趙舒翹。趙舒翹(1847-1901),字展如,號琴舫,陝西長安(今西安市)人。同治十二年(1873)中舉,翌年又中進士,光緒二十一年(1895)升任江蘇巡撫,光緒二十三年(1897)內召入京,次年晉陞為刑部尚書。

光緒二十五年(1899)升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軍機大臣兼管順天府尹事。這一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清廷命趙舒翹與剛毅調查回奏,他本認為「拳匪不可恃」,但屈從大學士剛毅之意,提出「撫而用之,統以得帥,編入行伍」,以便「因勢利導」的政策,慈禧太后接受了這一建議。

翌年(1900)七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趙舒翹隨慈禧太后逃到西安。侵略者同清廷代表談判時,把趙指為支持義和團的「禍首」,威逼清廷嚴懲趙舒翹。

本來趙舒翹是慈禧很信賴的大臣,多次委以重任,並多次得到賞賜。尤其在戊戌變法中,趙舒翹堅決站在慈禧一邊,主張對變法的譚同等人無須審判,立即處斬。故而深得慈禧賞識,為鞏固慈禧的統治立下了大功。

可是,這個時候,慈禧要過河拆橋了。為了表示誠意,慈禧先將趙舒翹交部嚴處,列強不答應;接著,改為斬監候,還不答應;最後改為斬立決。最終,慈禧給予照顧,改為賜令自盡。

光緒二十七年正月初三(1901年2月21日),趙舒翹吞金及砒霜均未死,監刑人陝西巡撫岑春煊再三催逼,趙的親眷只好以綿紙遍糊其七竅,再灌酒而悶煞,反覆數次才將其致死。當然還有許多這樣的人,曾被慈禧利用,最終又被她一腳踢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孝庄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讓順治不能釋懷,此後母子反目視如仇敵
雍正賞識一個打雜的,多大的官都願意給,然而他卻只要了從七品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