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6個「廣西之最」,你遊覽過多少個?

這6個「廣西之最」,你遊覽過多少個?

中國南疆第一關——友誼關

友誼關

位於憑祥市西南端中越邊界山坳零公里處,左、右輔山夾峙,扼中越交通咽喉,距憑祥市區18公里。因地勢險要、地位重要,自古有「南疆重鎮」、「邊陲屏障」之稱。漢時名雍雞關,後相繼名雞陵關、界首關、大南關、鎮夷關、鎮南關,1953年更名睦南關,1965年經國務院批准命名友誼關,關樓鐫刻的「友誼關」門牌為陳毅題寫。友誼關與山海關、紫荊關、居庸關、雁門關、娘子關、平型關、武勝關、嘉峪關齊名,為中國九大名關之一。

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大新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

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位於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與越南接壤的歸春河中,中越邊界線上,瀑布大部分在中國一方,小部分屬越南。歸春河為中越兩國界河,河水被雄踞河中的浦湯島阻流,從島兩邊奪路激石,彙集成30多道大小長短不一的湍流撲下斷崖,從不同的角度形成三疊瀑布,寬120米,落差約70米,縱深約60米,流量50立方米每秒~60立方米每秒。崖壁下承接來水的龍潭面積約6000平方米,深6米~7米,可蕩舟。瀑布頂部浦湯島右側約50米處,立有中越邊界西路53號界碑。

數量、密度居世界第一的天坑群——樂業大石圍天坑群

樂業大石圍天坑

樂業大石圍天坑群集中分布在距樂業縣城約28公里的西北部岩溶峰叢區域,近2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目前已發現天坑27個。樂業天坑群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天坑數量最多、分布密度最大、最集中和坑底原生態植被發育最好的岩溶天坑發育區,堪稱「世界頂級的岩溶天坑博物館」。

嶺南最古老的運河——興安靈渠

興安靈渠

興安靈渠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鑿成通航的人工運河,與陝西的鄭國渠、四川的都江堰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不僅是嶺南最古老的運河,也是中國、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靈渠位於桂林市興安縣境內,是秦始皇進軍嶺南時為運送糧秣軍需,命監御史祿率士卒修鑿的。全長34公里,主體工程包括攔河大壩和南北二渠,以及鏵嘴、泄水天平、36座閘水陡門等。其中鏵嘴主要功能是將湘江水分流,70%的水經北渠流入湘江,30%的水經南渠流入灕江,故有「三七分派」之說。

世界規模最大的崖壁畫——左江崖壁畫

寧明花山石壁畫

是左江流域懸崖峭壁上彩繪的統稱,分布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沿岸及附近峰林地帶,涉及範圍200多平方公里,已發現的崖壁畫共有82處,寧明花山崖壁畫是其代表性傑作。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寫道:「雖連峰夾嶂,遠不類三峽,湊泊一處,促不及武彝,而疏密宛轉,在伯仲間。」徐霞客將左江風光與三峽和武夷類比,覺得毫不遜色。

關於崖壁畫的社會功能,專家們則作出了多種假說:一是祈願水旱無憂,二是保障人丁興旺,三是護佑戰爭勝利。

天南傑構」——容縣真武閣

真武閣

位於玉林市容縣城東公園內。唐代著名詩人元結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時,在容州城東築經略台。後人於1377年(明洪武十年)在高5米的經略台上建真武廟,1573年又把真武廟增建成三層樓閣,即現今的真武閣。閣高13.2米,寬13.8米,進深11.2米,矗立高台,氣勢軒昂。其建築學上的傑出之處在於利用斗拱槓桿原理,巧妙地維持整座建築的平衡。全閣純木構造,用20根圓木巨柱豎於圓石墩上,其中8根支柱直通樓頂支撐整座樓閣,在千噸重壓之下,柱腳居然離地3厘米;用近3000條格木構件榫卯逗接梁枋檐柱,整個樓閣不用一釘一卯;最精巧、最奇特的是2樓的4根大內柱為懸柱,承受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瓦檐的沉重荷載;真是匠心獨運。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5次地震,3次強颱風,仍安然無恙,是江南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真武閣)中唯一沒有進行重修而完整保留的一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少爺 的精彩文章:

清朝初年對台灣實施遷界禁海策略,為什麼沒能成功收復台灣
村莊前後有深谷,20戶人家不是守寡就是離婚,風水先生說是兇險地

TAG:六少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