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晚報》60周年:新聞報道背後的故事

《北京晚報》60周年:新聞報道背後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迎來了又一波改革開放的浪潮。《北京晚報》與時俱進,高調推出了《經濟廣角》板塊,由蘇文洋負責的這個版面,廣邀作者為改革的新形勢鼓與呼!文洋是我多年好友,頭腦靈活,見識廣博又點子多,是搞新聞專業的一把好手。我雖不是作家,但此時正任《當代電影》副主編,也算是編輯記者的同行,便也被文洋列為約稿的作家。從1991年直至1996年,共為《北京晚報》經濟版寫了十一篇文章,每篇文章背後都有一段不平常的故事。

吳祖光學電腦淺嘗輒止

寫此文的三年前,一位京城作家訪美帶回一台電腦(PC機),當他興緻勃勃向文友介紹用電腦創作的妙境時,遭到了抗拒,他們質疑:「電腦能代替人腦嗎?」「電腦寫作不干擾、阻礙文思嗎?」可是誰曾料到,三年後的1991年,京城作家、編輯、記者群最熱衷的話題就是電腦,一場偉大的科技革命,正發生在我熟悉的作家、編輯朋友中間。

史鐵生幾乎是京城第一位使用電腦寫作的作家。鐵生下肢癱瘓,每日坐在輪椅上伏案筆耕,苦不堪言,他的哥兒們多,有專玩電腦的朋友勸鐵生改用電腦,鐵生執意不肯。他說,有時換一種稿紙都會寫不出東西。何況,鐵生還寫得一筆漂亮的好字呢!熱心的朋友也是不管如何,硬是把一台嶄新的電腦送到他面前!鐵生無法抗拒了,他像小孩子玩電子遊戲一樣興趣盎然,情不自禁地開始在鍵盤上練習打字。結果呢,兩年里鐵生用電腦寫稿,勝過他以殘疾之軀爬格子,佳作連篇。

更讓我想不到的是,由頑固的電腦寫作反對者,變成堅定的支持者的典型例子,恰恰就發生在我家。我丈夫劉樹綱(曾任中央實驗話劇院院長)是劇作家,已是知天命之年,寫了幾十萬字竟把右手拇指寫成了腱鞘炎重傷,疼得不能握筆,不得不開刀。在醫院手術台上,手外科主刀醫生田偉問他:「手都寫成這樣了,為什麼不用電腦?」傷痛的教訓和刺激,使劉樹綱轉變觀念,在手術恢復期就苦背五筆字型輸入法,併購置了電腦開始操練!田大夫得知這消息,一天下班後特意騎車轉到我家探望,一是告誡他手型的保養與使用,二是鼓勵他堅持使用電腦,此外他也是要學習使用電腦製作病案影像資料和教學幻燈片等。田偉現在已是著名專家、積水潭醫院院長了,也許他還記得這電腦來臨時代的小插曲。

還有一段我十分尊敬的老作家吳祖光先生關於電腦的趣話,著實令人感動,值得一記。

祖光先生當年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也興緻勃勃地加入學習電腦的行列。老人家請陳建功、劉樹綱幫他聯繫電腦公司的朋友,送一台電腦到他家,並請陳、劉二位去教他使用,從如何開機到如何打字,十分認真。老人家年輕時教過國文,會拼音,當時敲出了一行字:「小鳳從外面跑進院子」。大約一個多星期後,祖光先生忽然來電話說:「樹綱,請你和及明、建功到利康烤鴨店小聚。」赴約後老人家才告知,這是「謝師宴」,也是與電腦的「告別宴」。祖光先生下了很大功夫,還是習慣不了使用電腦寫作。大家都笑著說,「吳老是大書法家呀,沿用傳統的筆耕,則會留下多少漂亮的書法手稿啊!」老人家充滿童心地對現代科技的孜孜追求,認真的「告別宴」,不也是一段文壇佳話么!

這篇文章發表即獲好評。在那個時期,頭腦敏銳的企業家們很快捕捉到文化人渴望家用電腦的經濟信息,爭相開闢這個覆蓋面很大的市場。《北京晚報》、北京作協和電腦公司,適時在北京飯店舉辦了「作家換筆大會」,將寫作者們進入電腦時代推向了一個新高潮。

老演員買切面有錢沒錢?

我從事電影編輯工作多年,又住在帽兒衚衕文化部宿舍大院,認識不少藝術界人士,每天在大院里也會碰到不少銀幕上、舞台上熟悉的面孔。江女士是我敬重的一位老演員,某日在糧店偶遇她去買切面。售貨員禁不住問:「怎麼天天吃麵條?」「吃麵條省事又省錢。」「省錢?你們當演員的還沒錢?」江女士笑而不語,看著我有些尷尬。

當演員的還沒錢?當演員的就有錢?這是一個誰也無法準確回答的問題。

我認識江女士多年,她的話劇藝齡近40年,職稱被評為二級,每月基本工資加上補貼等總共180元左右。但當時話劇不景氣,中年女演員沒什麼戲可演,杯水車薪的「外快」收入,充其量也只能補貼一點油米柴鹽的日常生活,你能說她有錢?

可是,當時的報紙上也披露過,某某歌星登台一場開價××萬元;某笑星「走穴」一個月,凈掙××萬元等。聽到這些、看到這些,你能說演員沒錢?

我們的前輩、好友鄰居田成仁,原中央實驗話劇院的著名演員、導演,他大半生獻給話劇舞台,創造了許多動人的形象,那年他飾演主角的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一炮打響,紅遍全國。可有誰知道,他幾十年演話劇、導話劇的場次補貼費,累計起來也抵不過當時一部電視劇的片酬。

這篇文章僅僅涉及到改革開放初期,藝術與金錢的表面,並沒有深入研討下去。

「圓領衫」迷住了香港學者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北京城市生活的一大景觀,就是街上流行的「文化衫」。

寫文章之時,我並沒有調查和考證,突然湧現的五彩斑斕的「文化衫」,是否發軔於北京?又怎麼一下子就傳播得遍地開花了?這似乎成了一種時尚,在圓領衫上寫字畫畫,勵志的、調侃的、幽默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煩著呢別理我」……令人眼花繚亂,忍俊不禁。兩個陌生人碰到一起,看到對方文化衫上有趣的字句,也會莞爾一笑。我最早得到的一件文化衫,是朋友相贈的「愛你沒商量」,且有劇組宋丹丹、謝圓、英達、蓋麗麗等演員的簽名,這件「文化衫」我當然無法穿出去,權當紀念。

我的一位香港朋友是位文化學者,來北京我們接待他,向他談起正在興起的「文化衫現象」,他十分感興趣,甚至學究般地激動了起來!他請求我儘可能多地搜集文化衫上的詞句,並為他開列出來;我們不僅滿足了他的「文化」要求,而且硬是陪他轉了兩天商店,專門購買了許多件「文化衫」。如獲至寶的他說,回到香港,要大大宣介北京的「文化衫現象」!我們笑了,這位老朋友畢竟是文化學者啊,要在文化衫上做學問。其實,這文章背後的故事,也是引發我寫《圓領衫上的搖滾》文章的起因之一。

就像當年青年人迷戀迪斯科一樣,許多年輕人喜歡上了這場圓領衫上的搖滾。我在文章中曾寫過:也許這股熱潮還會持續,也許是轉瞬間即逝,市場風雲變幻莫測。果然,熱鬧了幾年,街市上已很少見到它的蹤影了。倒是一位英國男子江森海,2005年在南鑼鼓巷開了一家創意小店「創可貼8」,從4萬元起步,如今做到了年銷售額400萬人民幣。把「文化衫」的創意延續了下去。這都是後話了。

如今,翻開這些已經泛黃的報紙,追溯當年,它承載著多少難忘的歷史記憶。感謝《北京晚報》給予了我機會,讓我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站在大時代的前沿,捕捉改革的氣息,感受朝氣的新鮮的生活,與萬千群眾一起同呼吸共命運,使我終身受益。

謝謝你,《北京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晚京生活 的精彩文章:

古代男女「配飾」多:佩帶香囊習慣從上古流傳至清 唐朝流行魚符
小貓困高架橋兩年全靠大爺每天拋食 而老人其實並不具備喂貓條件

TAG:北晚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