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36年東北軍百萬精銳齊進發,無功而返,而我軍只有區區3萬人!

1936年東北軍百萬精銳齊進發,無功而返,而我軍只有區區3萬人!

說到蔣對我軍的愛恨情仇,由來已久,一直是老蔣心裡的一塊石頭。抗戰時期,蔣的國民部隊在正面戰場和日軍作戰,致使蔣的中央軍損失200多萬,這幾乎是他的全部家底,而我軍規模卻逐漸壯大,蔣感到事情不妙,再這麼和日軍打下去,自己肯定難控大局,所以,蔣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先清除我軍紅軍,再和日本作戰。

於是1936年中央軍、東北軍號稱百萬精銳之師對當時只有3萬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可是就這樣一場碾壓性質的戰役,反而以失敗告終,反而成就了國共第二次合作。

小編看來,陝北的進攻只是徒有虛名,驅虎吞狼而已。東北軍,西北軍,紅軍,哪一個其中一個失敗了,對於委員長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畢竟少了一些隱患嘛!

當時的少帥張學良本質上還是一個軍閥,或是軍閥的代表。而槍和人是軍閥的本錢,有了槍和人才有地盤。為什麼東北不抵抗?捨不得本錢。一個軍閥把槍和人打光了,運氣差連當一個平安寓公都不得。

所以進攻了沒幾天,損兵折將,又不給補充兵員。心態就變了,就要逼蔣抗日了。至於把張楊二人放到閩粵割據,且不說蔣會不會昏頭同意,也得問問兩廣軍閥。

這就是當時的軍閥局面: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為什麼?要保護自己手裡的資源。為什麼東北不抵抗,為什麼部隊面對日本人一觸即潰?打光了才是真傻冒。

所以這種心態,最後導致百萬精銳之師如同紙老虎,心不往一處想,氣不往一處打,都顧著保存實力。

其次一個原因,就從軍事上分析,紅軍擅長游擊戰,山地戰,林彪紅一軍團的部隊為例,那些倖存下來的,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可以說個個都有當時特種兵的身手。

而中央軍這塊,戰術呆板,在十年內戰中面對弱小的紅軍屢屢失敗,在抗日戰爭中面對強敵仍無半點長進。由此可見,中央軍的戰鬥力低下問題,完全是人的本質問題,缺乏靈活機動和與時俱進的頭腦,打仗完全依賴武器裝備,而我軍打仗是用大腦打仗,這是同中央軍的根本區別。

加上蔣動不動就要撤銷番號,東北軍越打越泄氣。後來我軍邀請東北軍一起聯歡,不光東北軍的士兵,軍官也被邀請參加,幾曲類似《松花江》的流亡歌曲一唱,再喊一陣「打回老家去!」,「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等的口號加強效果,東北軍官兵還不是個個熱淚嘩嘩的,哪裡還有心思繼續同我軍作戰。

所以,得人心者得天下!再強的部隊,如果缺乏信仰和核心價值觀,都如同虛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打扮的小鎂 的精彩文章:

What!成年人的大腦不會再產生新的神經元?

TAG:愛打扮的小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