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不造反?原來是一塊牌匾的作用!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不造反?原來是一塊牌匾的作用!

1864年7月,在圍困天京兩年之後,湘軍將領曾國荃率軍攻入城中,活捉洪仁達、李秀成等太平軍大小頭目三千人,歷經十三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消息傳到京城之後,慈禧太后為了嘉獎曾國藩,下旨升任他為兩江總督加欽差大臣,節制江、浙、皖、贛四省軍事兼地方政務。

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當湘軍捅破南京,將太平天國掃入歷史塵埃中的時候,清廷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湘軍造反的局面,已經做好了準備。

曾國藩很清楚,這時候的他以及整個湘軍,實際上處在異常險惡的政治局面中。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所幸的是,接下來,曾國藩在一個「退」字上做足了功夫,最終成功地避免了覆亡的命運。

曾國藩首先做的是讓功。他將戰功歸之於朝廷,歸之於友軍,又聲稱,自己做得很不夠。去掉頭上的光環,是為了減少射向自己的箭。

就算曾國藩最終造反,其中有兩人是他邁不過去的坎,左宗棠和李鴻章。左宗棠是由曾國潘推薦的,在叛變太平軍的時分,慈禧為了制衡曾國潘,重用左宗棠,在後來左宗棠興辦楚軍,那時分曾國藩是兩江總督,左宗棠是閩浙總督,此刻的左宗棠已基本能夠同曾國藩平起平坐了。就算曾國藩造反,也要衡量衡量左宗棠的份量。

在曾國藩打敗太平軍後,打到南京,那時分正是自己起兵的最佳時機,他必定也考慮過這件事情,他的部下都勸說曾國藩反,仿效趙匡胤黃袍加身,被曾國藩拒絕了。再說造反名不正言不順,怎麼成功。還加上湘軍內部分兩派,矛盾不斷,就算造反,人心不齊,是打不贏的,所以曾國潘選擇妥協,說了一句「倚天照海花很多,流水高山心自知」,來表達自己對清政府的忠心,在史上留下美名。

當時的李元度送給他的賀聯就是「王侯無種,帝王有真」,而曾國藩見後就撕毀了此聯,並且怒斥李元度。然而野心家不止李元度一人,那個時候左宗棠也送來一紙書信只見上面寫著: 「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而曾國藩看到之後就把最後那一句改成了鼎之輕重,未可問焉!。而水師彭玉麟也勸他造反,還有王闓運勸他造反,結果被他怒斥狂妄。這麼多人勸他造反,他都拒絕了,那到底是為什麼他才會不造反哪?我們看看慈禧的布局。

面對弟弟和眾多將領的勸諫,曾國藩的內心也開始猶豫,就算他不為自己著想,也要考慮幾十萬湘軍士兵的前途。可就在曾國藩猶豫不定時,局面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遠在京城的慈禧知道曾國藩不會乖乖交出兵權進行裁軍,於是她為曾國藩送來了一塊特殊的牌匾。

見過牌匾之後的曾國藩仰天長嘆,立刻跪下口頭謝恩,從此絕不再提造反之事。究竟慈禧送來的牌匾上寫了什麼,能夠讓曾國藩放棄唾手可得的帝位?

慈禧送給曾國藩的牌匾上面,只寫了四個大字——勛高柱石!其實這是慈禧的攻心之計,她清楚像曾國藩這樣的漢族士大夫,最看中的不是權力,而是名節。她這是在暗示曾國藩,你是清朝的柱石,要青史揚名的;如果你造反,你就是亂臣賊子,萬世唾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剛烈的漢子 的精彩文章:

郭威從任人宰割到公然稱帝,用數十萬骸骨見證,一將功成萬骨枯!
現代燒烤的起源原是明朝大太監劉瑾被凌遲,百姓食其肉泄憤!

TAG:剛烈的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