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那些事兒一: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秦漢間的三個楚人第1期)
(一)前言
他奮六世餘烈,掃六合,履至尊,締造大秦帝國。
他自認為功蓋三皇五帝,乃除謚號,自稱皇帝。又廢分封,推郡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又遷移天下十二萬豪富到咸陽。車同軌,書同文字,統一度量衡,實現大一統,奠定後世兩千多年的制度格局。
他北伐匈奴,收河南,因地制宜,築長城,征取百越之地,置之為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締造中國。
他焚書,他坑儒,他遭千古罵名。他留青史,垂千古。
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二)秦始皇的那些事兒
1.未立後
這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觀始皇一生,未曾立後,連他的後宮都幾乎沒記載。他13歲為秦王,22歲受成年禮,39歲建秦帝國,49歲逝世。
其中,13歲到22歲最有可能立後,但始皇沒立。而21歲到39歲就更不可能,因為他忙,忙著統一六國。而39歲後就更不可能,因為他功蓋三皇五帝,人間還有什麼女子配上他?同時,他又熱衷長生不老,在他看來,生命明顯比皇后重要。
這樣,我認為有很大可能是受其母親趙姬的影響。因為趙姬私生活極亂,先私通呂不韋,後寵嫪毐,並生二子。據說,她的肉體需求極其強,絲毫得不到滿足。
這讓秦始皇蒙受陰影,以致於對女性極其嚴格,尤其貞節。在始皇第五次東巡中,祭祀大禹後,刻石道:
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為寄猳,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這就使得嬴政對皇后的要求極其高,一拖再拖,以致於未曾立後。
2.未立太子
據記載,「始皇有二十餘子」,有人統計是二十三個,姑且至少吧。而留下姓名的有四個,分別是長公子扶蘇、公子高、公子將閭、胡亥,此外還有10女兒。至少43個兒女,也說明始皇生殖能力強。
但始皇未曾立太子。
最有可能的長公子扶蘇也在公元前212年因進諫而被始皇派遣去上郡跟隨蒙恬。
始皇到平原津病了,也未曾想過立太子,「病益甚」才寫詔書,還不是直接說立扶蘇為太子,而是:
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
不經讓人發笑,可從另外一面也能說明,始皇不相信自己會死。也可以大膽猜測,在他自以為功蓋三皇五帝後,他就未曾想過死亡,或許不是沒想過,而是意識到了,但對此採取逃避態度。立太子,恰恰讓秦始皇面對死亡。所以他才饑渴地求仙。
正如此,才讓扶蘇回咸陽主持喪事,言下之意是扶蘇繼承大位,而潛意識也在逃避。
如果他知道他死後身體發臭,乃至腐爛,他不把當時所有極其酷的刑法用於趙高、李斯才怪。
秦始皇的一生,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十分很具特色,真的很秦始皇。對我們來說,也算是一種遺憾吧。不過,如果嬴政真的這麼做了,秦始皇還是我們腦海中的秦始皇嗎?


※周恩來總理120周年誕辰,十五句周總理話語,向周恩來總理學習
※康熙王朝漢人三部曲:周培公、李光地、姚啟聖,你傾心誰?
TAG:非常茴香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