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吳版《隆中對》:魯肅提出比諸葛亮早七年,東吳結盟的源由

東吳版《隆中對》:魯肅提出比諸葛亮早七年,東吳結盟的源由

不論是演義版還是三國志,在孫劉聯盟這件事上,魯肅的表現總是相當熱情,甚至不顧東吳的利益。所以,很多人認為他太老實,總受諸葛亮的欺負,其實並非如此。

魯肅

公元208年,孫權一舉攻破夏口,天下為之震驚,因為這意味著孫權的勢力向西擴張,下一步將覬覦江陵,貪圖荊州。曹操忍不住了,他對荊州覬覦多年,豈能讓孫權佔先,而且袁紹勢力已剿滅,北方再無敵手,可以放心南下荊州。劉琮的投降讓曹操喜出望外,卻讓劉備大難臨頭,在這個關鍵時刻,並無官職的諸葛亮挺身而出,自薦去江東求救。

曹操

此時,孫權是什麼態度?答案是觀望中。孫權知道,曹操不是沖他來的,劉備也自然不是曹操的對手。他考慮的是,曹操打敗劉備後,還會不會進軍東吳?如果幫助劉備抵禦曹操,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因此,諸葛亮的使命很艱難,可是實際上,真正促使孫劉聯盟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魯肅。

魯肅和諸葛亮

魯肅是在周瑜推薦下投奔的孫權,兩人第一次見面就有了《榻上策》,即為東吳版的《隆中對》,《三國志》有記載。

孫權問: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這與劉備問諸葛亮一樣,請教方法。)魯肅答: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魯肅潑了一盆冷水,認為孫權當不了齊桓公和晉文公,如今的曹操如同昔年的項羽,孫權只能做皇帝。)

魯肅和孫權

接下來,魯肅分析天下形勢,認為大漢沒有希望,曹操勢力已成,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當北方有變,再向西進軍,佔據整個長江流域,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是一個宏偉藍圖,再看看魯肅《榻上策》的具體步驟:第一步鞏固江東,與中原的曹操,荊州的劉表成鼎足之勢;第二步適當時奪取荊州,進而佔據整個長江流域,形成南北對峙;第三步稱帝建國,以圖天下。

魯肅

諸葛亮不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魯肅同樣如此,並且比諸葛亮早了七年。兩人的主張十分相似,都是「先三分,然南北,後一統」。只不過諸葛亮說的三家是孫權、曹操、劉備;而魯肅說的三家是曹操、劉表、孫權;儘管人不同,其實就是中原、江東和荊州三方。之後孫劉聯盟雖然時有磕磕絆絆,但在諸葛亮和魯肅的斡旋下,一直都未破裂。

參考文獻:

1.《三國志·周瑜傳魯肅呂蒙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西漢軼事:項羽封地在東邊,為什麼自稱「西楚霸王」?
漢朝軼事:衛子夫被漢武帝帶走時,平陽公主上前討好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