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梨的孔融為何會因「不孝」而死?難道長大之後變壞了
孔融這個人我們從小就認識,「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從小便在耳邊聽老師聽父母的講述,孔融的形象早早就在我們心中固定下來了,他就是」孝順以及尊老愛幼「的代名詞,但是從小就這麼優秀的人後來怎麼就被人以「不孝」的罪名給殺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
孔融
孔子的第19世孫
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孔融:孔融,字文舉。魯國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
然後我們再說一說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4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並且還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就這樣孔融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孔融讓梨」水墨畫
細說曹操
那麼他是怎麼死的呢?據史料記載當時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建安十二年,曹操北討烏桓,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當時,饑荒戰亂,曹操上表請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認為不要禁酒,而且言詞之中多為傲慢無禮。
孔融讓梨
株連全家
孔融已經看到曹操奸雄詭詐,已漸漸顯露,愈發不能忍受,所以說話偏激,常常觸犯了曹操。又曾經上奏認為應當遵照古時京師的體制,千里以內,不得封建諸侯。曹操懷疑他所談論的越來越廣,更加害怕他。然而,因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裝著容忍,暗中卻嫉忌他正確的議論,怕阻抗自己的大業。山陽人郗慮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視國法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寫信故意挑撥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對。曹操既積滿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慮的誣陷,曹操於是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禮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
曹操
可憐的孔融就這樣被誣陷致死,說實話他言詞太過於正直了,曹操是何等人物,他竟然選擇跟他對著干,可憐了這麼一位從小便出了名的歷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被稱為「千古帝王」的典範?
※崇禎不上吊不行嗎?
TAG:州昆說歷史 |